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璨 《科教文汇》2010,(2):39-39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大卫·霍克思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版《红楼梦》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本文着重比较分析两个版本中第三回的翻译,包括译者译风、语篇意识、文化负载词等,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大卫·霍克思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版《红楼梦》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本文着重比较分析两个版本中第三回的翻译,包括译者译风、语篇意识、文化负载词等,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与技巧。  相似文献   

3.
聚焦     
《世界发明》2007,(10):10-10
胡玫让选秀有了新玩法关于"胡玫版《红楼梦》"和"选秀版《红楼梦》"到底怎么拍的消息,在经历了众多的报道之后,胡玫本人终于站出来表示,决定放弃拍《红楼梦》,而选秀版《红楼梦》的投资方华录百纳老总罗立平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将把新版《红楼梦》拍摄期提前,近日将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4.
宋莹 《科教文汇》2012,(25):147-148
本文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角度对《红楼梦》两译本进行文化翻译解读,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互文现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互文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由平冈龙城、幸田露伴共译的《国译汉文大成红楼梦》是《红楼梦》日译史上最早的一个前80回全译本。伊藤漱平的翻译版本为平凡社昭和33年(1958年)初次印刷的《中国古典文学全集第二十四卷》。两个译本都属于《红楼梦》比较早期的翻译,但是翻译方法和特点却不尽相同。本文旨在通过第三回贾宝玉出场的两套服饰的翻译,探究两个版本在古代服饰翻译上的特点,进而寻找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刘立云 《内江科技》2008,29(6):30-31
翻译活动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文化现象存在可译性。本文从杨宪益的《红楼梦》英译本对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红楼梦》英译本部分章节中涉及文化因素的译文,讨论了文化翻译中所使用的方法,阐述了翻译中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要从词语上入手,在整体上把握,传递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理论。这个理论在翻译上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语义翻译结合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有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总得来说,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这里以《红楼梦》英译为例,探讨纽马克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理论。这个理论在翻译上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语义翻译结合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交际翻译有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总得来说,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这里以《红楼梦》英译为例,探讨纽马克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韩菲  罗雷  苏曼 《科教文汇》2013,(28):133-134
互文性对文学文本翻译有着一定的解释力。在后现代文本理论中,《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跨文本语际翻译中已进入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与他者文化相互对话、碰撞。本文从互文性的视角分析了《红楼梦》在跨文本语际翻译过程中的源语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及其和译入语文化的关系,突出其日益明显的文本交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华文学著作中的瑰宝。其诗词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隐寓了人物的生活遭遇和结局,丰富和渲染了作品的主题。"红诗"的翻译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翻译美学、微观语言学角度,对戴维·霍克斯和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翻译的《咏月诗》其一的两种译文进行比较赏析,探讨《红楼梦》诗歌英译的美学价值,阐明在诗歌英译时要做到"音美"、"意美"和"形美"。  相似文献   

11.
王厉 《科教文汇》2009,(19):250-251
本文以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红楼梦》回目的翻译为例,对比了中英文化下翻译的方法、理论、风格的差异,揭示了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同时得出翻译理念以及译者风格的不同,同样可以产生出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翻译作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是一部经典的戏仿体作品.这部小说采用了戏仿这一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本形式,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进行了解构与改写.本文从分析人们对传统童话所抱有的幻想与理解出发,研究了巴塞尔姆是如何具体地从人物与剧情等角度戏仿和颠覆经典童话〈白雪公主〉,进而探讨了该小说对传统价值观颠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儒道佛三者合一既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又是宗教信仰。本文运用翻译目的论,从《红楼梦》杨译和霍译不同的翻译目的出发,研究两者在宗教文化词语上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田明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169-169,17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个《红楼梦》的完整英译本先后在北京、伦敦出版,译者分别是中国的杨宪益先生及其夫人戴乃迭和英国的霍克斯先生。杨氏夫妇在翻译当中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而霍氏则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无论是《红楼梦》这三个字的翻译,还是对“红”字的处理,以及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词语的翻译,均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异化的翻译方法更有利于传播源语文化,而用归化的翻译方法翻译的译文则更容易被目的语的读者所接受。事实上,归化和异化并存于每一篇译文当中,没有绝对的归化和异化。所以我们应以客观,辨证的态度对待归化和异化,不应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  相似文献   

15.
宫崎骏动漫《天空之城》可称动漫中的经典之作。天空之城香港版精彩的翻译也带领中国观众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拉普达"之旅。本文将分两部分对香港版翻译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香港版翻译的魅力所在,学习研究香港版在翻译时运用的技巧与方法。其次,找出笔者认为香港版翻译中欠妥的地方并进行试译,以求找到更符合原剧剧情的翻译。  相似文献   

16.
肖兵 《学会》2005,(10):28-29
前不久,我在〈学会〉发表了〈驻守边缘:论学会的性质与现实处境〉、〈边缘突围:论学会的出路与改革战略〉,现在想谈谈学会的改革过程与实现路径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红楼梦》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检索及对比,比较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译本和英国汉学家霍克斯译本中汤剂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得失异同,总结其翻译特点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谢敏 《科教文汇》2012,(29):135-135,137
本文以《红楼梦》的两个不同译本为例,简要分析了翻译过程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陈俊 《科教文汇》2008,(10):183-184
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力图在译本差异性的背后寻求影响翻译规范的因素,来批驳用静止眼光评判译本优劣的传统翻译批评理论,并说明多元系统理论对中国翻译批评方法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20.
张庆安 《知识窗》2012,(5X):71-71
<正>现行人教大纲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选编了鲁迅《〈呐喊〉自序》一文,该文是鲁迅十分重要的一篇作品,文章语言朴素、简洁,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给人以强大的感染力。文章第二自然段开头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