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译本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也不是在真空中被接受的,任何译本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在进行翻译批评的时候,必须考虑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制约,才能保证翻译批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文选取了民国著名翻译家周瘦鹃对《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的译本,从其语言风格,翻译策略,语言形式三个方面探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狄东睿 《内江科技》2014,35(11):139-139
<正>本文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起源、概念和历史意义出发,简要阐述了多元系统理论的特点,并对多元系统理论中三组重要对立概念进行简述,总结了多元系统理论的翻译策略。根据这些特点讨论了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王慧丽 《内江科技》2011,32(1):34-35
ItamarEven—Zohar通过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翻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为框架,探讨五四时期中国的翻译状况,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多元系统理论的思想来源;二,理论内容;三,多元系统理论的应用;四,多元系统理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翻译理论把"忠实"和"对等"作为评价译作的标准,但把这两个原则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不够科学和客观。基于传统翻译理论所呈现的弊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应运而生。它视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行为,强调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选择。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译者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呈现不同的翻译风格,取得不同的翻译效果。总体而言,两个译本都实现了翻译目的,满足了读者的期待,因此都能被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诗歌翻译批评是文学翻译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方面,长期以来诗歌翻译批评沿袭着诗学的批评模式。而黄国文教师突破了传统思维的限制,摒弃了批评的主观随意性,运用语言学理论对诗歌翻译批评进行了深入研究,开辟了诗歌翻译批评的新视角。基于此点,本文在分析翻译批评现状的基础上,对诗歌翻译批评的语言学模式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李业霞 《科教文汇》2010,(7):107-108
翻译批评对翻译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批评作为连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不论对译者还是读者都有重要作用。研究翻译批评,首先要弄清其主体和客体。翻译批评的主体即译者,是翻译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拟对翻译批评的译者权限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对翻译批评的研究有所帮助,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翻译批评对翻译质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批评作为连接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不论对译者还是读者都有重要作用。研究翻译批评,首先要弄清其主体和客体。翻译批评的主体即译者,是翻译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拟对翻译批评的译者权限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对翻译批评的研究有所帮助,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是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发展了霍姆斯的描述翻译理论和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形成了一套描述翻译学理论和方法。本文介绍了图里翻译思想的三个方面,依据其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探讨译语文化对翻译活动的规范以及描述性翻译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超 《中国科技信息》2007,(24):275-276
国内翻译界中翻译批评的缺席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健康发展无疑是不利的,分析与比较中西方翻译批评发展过程与理论基础,对我国翻译批评走出尴尬局面、重新定位、建立独立的批评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邢怡 《科教文汇》2009,(26):252-253
“互文性”是欧洲学者克里斯蒂娃发明的术语,简单定义为“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作为一个多元、动态的理论,互文性自出现以来就以其强大的活力与包容性在不同领域不断发展。而当今的翻译也已成为一门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集实践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多元学科,因此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中“水”这一意象的互文运用来探讨互文性对词义拓展和联想以及对后世翻译实践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它也成为翻译批评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刘姝虹 《内江科技》2008,29(1):21-21,77
上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文学翻译理论中首次引进了"多元系统论",并把翻译文学纳入特定的译入语文化,探讨其在多元系统中的"中心-边缘"地位,概括了使翻译文学处于中心地位的三种情形。本文将从多元系统论中翻译文学所处的中心或边缘位置来探讨多元二分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批评与英语专业本专科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郝芹 《科教文汇》2009,(13):131-131
人们在关注翻译教学质量时,往往只重视翻译理论的讲解、翻译实践的完成,而忽略了翻译批评对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从英语专业的教学要求、翻译批评的概念入手探讨翻译批评与英语专业本专科翻译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涂宇明 《科技风》2014,(14):227-228
接受理论文学翻译模型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创新,而且在翻译实践活动和译本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用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和指导翻译实践活动。本文简介了接受理论文学翻译模型,并从接受美学角度对文学作品的重译,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的关照和翻译的对话性特征这四个概念进行了相应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翻译家辜鸿铭自己的话特别翻译对其翻译选材、翻译方法的特别之处做了总结。通过运用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发掘了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动机、策略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并解释了其翻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方科大 《科教文汇》2011,(8):142-143,153
本文基于近些年英语小说译介到中国过程中所产生的译作质量不高,对原作风格没有很好再现的现象.以现代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为例.选取两个时代的汉译本进行局部比较后.发现译法选择不当容易歪曲原作风格。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翻译批评需要建立完善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晓丽 《科教文汇》2010,(11):141-142
本文用翻译家辜鸿铭自己的话"特别翻译"对其翻译选材、翻译方法的特别之处做了总结。通过运用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发掘了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动机、策略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并解释了其翻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了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四个译本,以翻译的三个标准:语言标准、真值标准、和美学标准为尺度,从是否按照语言的系统的规律解读和构造译文,是否遵循原文所传达的语义,是否带有一定的美学特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品鉴。四个译本分别为:白之(cyrilbirch)1972年的译本、康宁汉的译本、胡士光的译本和陈国华的译本。  相似文献   

18.
王瑛 《科教文汇》2009,(20):260-261
过去20年里,中国学者开始了对翻译单位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大部分研究没有注意到翻译单位和文本类型的关系。但是,根据翻译类型学,原文本类型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而翻译单位正是翻译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通过对翻译单位定义的分析,借助翻译类型学理论,对法律文本《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进行原译本对比,以确定法律文本英译汉的翻译单位。  相似文献   

19.
《华夏集》是庞德翻译作品中的代表作,已成为英语诗歌中的经典作品。但是由于其创造性的翻译,背离了传统的翻译标准,这个译本在国内的评论界历来备受争议。如果从庞德诗学思想出发,就会发现,这些“背离”之后主导思想,也就会对他在这个译本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从新雏度来认识。从庞德的诗学历史观和诗歌本质观两方面,探讨了其诗学对译本选择和翻译标准的影响,并分析了在译本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赖晓鹏 《科教文汇》2008,(4):165-165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策略,而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批评家们对跨文化翻译活动中的归化和异化原则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视角,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做一些比较和分析。文章认为,两个译本在言语信息的传达上都可谓经典之作,但是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则有很大区别: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杨宪益夫妇的译本主要采用异化原则,而Hawkes的译本主要采用归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