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赛前或训练前如何饮食?这一直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六十年代早期,运动员运动前吃牛排和鸡蛋。七十年代初,赛前和训练前大量食用碳水化合物(糖类食物),依据为碳水化合物是运动的主要能源,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后来由于这种饮食产生的一些问题,使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现在是八十年代,我们终于发现了比较理想的赛前和训练前饮食——液体食物。越来越多的竞技运动员和健美者在运动前即刻避开固体食物,食用液体食物。这样做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2.
<正> 1、饮食与训练大强度的训练应安排在饭后3—4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后空腹进行。由于饮食是补充肝糖源贮存以保证获得足够能量的基础,所以运动员应在运动前1—2小时吃少量的食物,应避一在情绪紧张的情况下进膳,在运动前建议吃流质易于消化的食物。影响进膳时间的因素之一是膳食的构成。诸如,谷类食物,疏菜等是最佳的选择,而快餐及浓缩能量的食物则应避免在运动前饮用。在训练前不足一小时把葡萄糖或蔗糖混合饮用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混合  相似文献   

3.
康杰 《体育科研》2016,(4):1-10
运动员的日常饮食会影响其运动表现,而在训练和比赛中过程中不同的食物选择也会影响其训练和比赛的状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减少疾病和损伤的发生风险,还会提高肌肉及其他组织的训练适应性。通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2012年运动营养指南的解读,对运动营养指南各个部分的生理学原理、研究依据、示例、具体建议进行阐释,使其更容易为教练员、运动员及科研人员所理解、掌握。虽然没有所谓的"全能饮食",但还是有很多可以让运动员吃得更好的方法应用于特定的比赛和专项中。  相似文献   

4.
1. 儿童青少年运动员应该食用多样化的食物,其中,蛋白质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2%-15%,碳水化合物至少占55%,而脂肪至多占30%。日常生活中如何吃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呢?膳食指南宝塔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2.有些营养素对热爱运动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员非常重要,要保证摄入充足,这些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维生素B6、维生素D、铁、钙、镁、锌、铬。科学合理、包罗各类食物的平衡膳食,对青少年运动员最大程度地全面摄取各种营养素,满足生长发育和运动训练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3.鼓励儿童青少年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前、中、后进行补液,以避免脱水的发生。4.如果膳食合理平衡,就没必要额外补充营养品。  相似文献   

5.
凡是从事过游泳训练的人们都知道划水掌的用途,也知道划水掌的使用方法。但是,如何正确的使用划水掌?如何运用划水掌来尽快地提高运动成绩?这可能是许多人都没有注意或认真研究过的问题。在多年的训练、教学中发现: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在选用较大的划水掌后,动作规范程度徘徊不前或是出现下降;而经过较长时间的运动员仍选用较小的划水掌训练,对运动成绩的提高也起到了制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正确对待和尽快消除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疲劳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也就是机体超过正常运动而严主的暂时性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亏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时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身体机能的变化。在运动训练中大家统称为疲劳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这是教练员们常说的一句话,所以产主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不必担心,更不可怕。对于疲劳,有的教练员认为:“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训练和恢复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恢复过程的性质既可以促进运动能亢的提高,也可引起运和能亢的下降。所以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因生理失调或病菌感染而生病,这是人人知晓的普通常识。但是,运动员参加竞赛时会得某种和平时常见疾患一样的病,却是不管吃什么药物都不能治愈,可就不是大家都知晓的一种“怪病”。在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摔跤运动员中,就有一位得了这样一种“怪病”。当他进入赛区后,突然出现腹泻现象,影响了赛前训练。领队,教练和运动员自己都非  相似文献   

8.
王跃新 《游泳》2004,(6):23-23
外出参加国内、外比赛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有些运动员到国外的炎热或高原环境下进行专门性训练,而在这些地区所能得到的食物也许与在自己熟悉的家乡的食物非常不同。有时,食物是预先安排好的,如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居住的运动员村就是这样。有时,特别是在训练营地,后勤小组的一名成员负责安排运动员的饮食和比赛/训练时的食物。而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的饮食需要。  相似文献   

9.
不同强度训练时男子摔跤运动员血清性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24名男子摔跤运动员不同强度训练课时性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时间大强度训练课后血清睾酮、皮质醇没有变化;较长时间中等强度训练课后激素变化不明显,训练课后20小时(次日晨)上述指标与训练前比较也无差异,提示这样的训练没有造成体内激素平衡紊乱。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适时地监测这些指标,对于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训练负荷以及训练后恢复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老师,您好!我经常在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的问题,请问有什么食物能减轻这种酸痛吗?选择这些食物有什么技巧吗?答: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是非常正常的,正所谓"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因主要是运动中肌肉出现的微小损伤,同时运动过程中乳酸的堆积,进一步加强肌肉的酸痛感。可以从减少肌细胞膜的损伤,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减少乳酸的堆积这几个方面出发来选择食物。  相似文献   

11.
急性运动损伤后恢复训练时间要适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动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肌肉拉伤、韧带扭伤、骨折等急性损伤。急性运动损伤不仅可以使有高度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无法正常参加训练或比赛,并且对运动员的心理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急性损伤后如果过早地参加训练,往往会延长损伤部位的恢复时间,甚至可能会造成新的损伤。而每次重新损伤后,组织又需要再次恢复,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形成某些运动职  相似文献   

12.
在水球训练或比赛中,成绩的首要制约因素是碳水化合物!本文将阐述关于摄取何种碳水化合物,什么时间吃,在耗尽身体储备的时候如何恢复(关于蛋白质和脂肪将会在以后讨论)。如果运动员想要进行高效的训练或比赛,每当运动时就需要足够的肝糖。这可以单纯地从食物中获取。频繁的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会减少肝糖的储备。表现不佳和疲劳的潜在因素是因为肌肉中的肝糖水平下降。研究已表明,体内的肝糖会在1小时持续的运动后开始逐渐被耗尽。如果不通过饮食和休息来恢复,它会被完全耗尽。  相似文献   

13.
所谓过度训练(overtraining),是指运动员接受过量训练,经过适当的恢复期仍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动水平。运动成绩下降是诊断过度训练的必需条件。那些训练态度积极、没有经验、自我训练、停训一段时间后又积极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更易出现过度训练。 1 过度训练的表现过度训练的表现很多,依照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差别、运动项目的不同以及其它因素而表现不同(表1)。 2 过度训练的诊断过度训练的原因因人而异。目前还不能靠一项诊断试验就可诊断过度训练。需要综合的指标,观察它们在恢复期后能否恢复到基础不平。这些系统和指标包括:  相似文献   

14.
刘双红 《冰雪运动》2010,32(5):70-74
为系统研究单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单板滑雪运动员在训练中均出现了心理疲劳现象。其中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是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而注意力疲劳、情绪不稳定则是心理疲劳的主要表现。为此,针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包括科学训练、心理辅导和营养补充等应对措施,促使运动员恢复心理健康,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5.
马拉松跑全程42195米,运动量大,体力、热能消耗也大,必须给予适当的补充。平时训练可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米、面食等为主,辅之以含较高蛋白质、脂肪食物如禽蛋、鱼肉等,以维持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体力。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马拉松运动员尽管吃的脂肪很多,可是却没有一个是肥胖的人。因为这些脂肪已  相似文献   

16.
李子文  王威 《中华武术》2021,(1):83-83,3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营养品越来越被运动人群关注,运动营养品的出现对运动员的成绩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运动员服用营养品的时间不对,该饭前吃的营养品他却饭后吃;还有个别运动员有从众心理,见到别人吃补铁的营养品自己就买补铁的营养品吃,自己身体需不需要也不知道;更有甚者滥服运动营养品,知道营养品是好东西就不加节制的多吃、当饭吃等等,这些情况实在令人担忧。运动营养品科学的使用是好的,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下面笔者以800米运动员为例,谈一下运动营养品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的腕舟状骨骨折,在运动创伤中是经常发生的,此种损伤的诊断和处理并不困难,但往往因为没有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处理不当,或固定时间太短,或石膏松动后没有及时修复而起不到应有的固定作用,造成迟延愈合,或不愈合,因而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同时也给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是通过十三例的总结,以引起注意,提高对腕舟状骨骨折的诊断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最初参加长跑锻炼者,往往会遇到右上腹或全腹疼痛。如果腹痛发生在运动开始后不久就出现,疼痛部位多发生在上腹中或上腹右侧,其次是上腹左侧或脐周围。引起这类腹痛的原因往往是运动前喝水过多或饭后立即参加运动,胃受食物的充盈而引起牵扯痛或胀痛。  相似文献   

19.
在中长跑、自行车、竞走、篮球等项目训练或比赛中时有腹痛发生,轻者经过调整呼吸深度及运动速度、局部按压等处理即可缓解;重者造成运动员停止运动。引起运动中腹痛的常见原因有: (1)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运动速度过快,造成静脉血流不畅,使肝脾淤血肿大,使被膜神经受牵拉而引起的腹痛多在右上腹或左上腹。 (2)由于训练水平较低,运动中呼吸过快、过浅或寒冷刺激,引起呼吸肌痉挛,这时的疼痛部位多在左右季肋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摔跤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梅  曹佩江  陆鹏 《体育与科学》2006,27(6):90-92,84
研究目的:膳食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营养素的需要和维持体能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对训练起重要的保证作用,与膳食营养在竞技体育中重要位置不相适应的是运动员膳食的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它长期影响训练的效果和训练后的恢复。本研究通过调查备战十运会的江苏省摔跤队的膳食状况,对其做出评估,为平衡膳食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食物称重法,称量并记录每个运动员所吃主副食的熟重、剩余重量,计算出所吃食物生重。记录运动员饮水量及营养品服用量,用软件计算出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及食物构成。将计算结果与运动员每日膳食营养供给标准,食物摄入供给标准进行比较做出合理评价。研究结果:江苏省摔跤运动员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多不合理,碳水化合物78%不足,56%的运动员脂肪和蛋白质超过推荐标准。中餐、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超标比例较高,早餐不足。运动员各种矿物质摄入都超过推荐值,运动员的维生素摄入相对不足,VA、VC、VB1、VPP不同程度地缺乏。运动员每日的摄入量变化很大,最大幅度可达到83%。运动员进食的多少与运动量、运动强度、饭菜的内容以及个人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