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国建立职业体育联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西方国家职业体育联盟的主要经验及运行特征。在我国体育职业化进程中,职业体育俱乐部提出了成立职业体育联盟的利益诉求。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及有关法规的要求看,在现阶段尚不具有建立职业体育联盟的条件。在未来体育市场比较健全、法律环境比较完善、社会体育组织比较发达的情况下,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可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结合协同学分析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条件.探寻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结论:开放性与非平衡态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前提条件;竞争与协同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NBA文化的形成与支配作用是NBA职业体育联盟自组织发展的关键.探寻CBA的自组织发展,得到以下启示:(1)遵循职业体育的自组织演进规律,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2)以提升球员及球队、俱乐部实力为根本原则,加强国内及国际间的竞争与交流;(3)传承与创新:把发展CBA篮球文化作为我国篮球职业化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3.
体育俱乐部模式与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春宇  徐明魁  杨芳 《体育学刊》2004,11(4):139-140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一方面,高校体育俱乐部推动和维护了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高校体育俱乐部在一些方面也妨碍和限制了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实现,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一、成立校长联合会成立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后,各高校校长组成联合会,以管理者的身份讨论与决策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中各项重大事务,让他们亲自参与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领导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及场馆设施维护建设的重视。同时,也使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组织管理层次化。  相似文献   

5.
论职业体育的市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体育的生产者包括俱乐部和联盟,消费者包括观众、广告赞助、媒体和地方政府。其主要的市场特征包括三点,即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联盟、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俱乐部和深入参与生产的各种类型消费者。这三个特点决定了职业体育特殊的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从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权利义务、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和民主决策三个方面讨论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管理上的法律问题。作为企业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其基本权利为企业法人财产权;其特殊权利是指俱乐部依法所享有的各项优惠权利。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外部关系包括:俱乐部与政府、协会及其他俱乐部之间的关系。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机构设置尚未形成现代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其内部监督机制和民主决策方面都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研究美国职业体育组织和运动项目协会等组织机构的章程、相关管理条例和现实运行情况,重点对美国职业体育联盟及其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职业俱乐部与职业联赛的关系、职业联赛与运动项目协会的关系、职业联赛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职业联盟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等四个方面归纳了其特点,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谈了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体育联盟形成的经济学依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职业体育联盟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以职业体育联盟的核心产品——竞赛的独特性为切入点,分析其相互竞争、相互依存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共生性与职业体育联盟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形成市场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才能实现俱乐部之间的共生,说明成立职业体育联盟是发展职业体育产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创建新型体育俱乐部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体育俱乐部等的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学校体育停滞不前、社区体育发展滞后、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生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当前新一轮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成功,为它们和谐共发展寻找一个切入点,设想创建一种新型体育俱乐部。对新型体育俱乐部的创建模式、作用、特点和运行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分制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学分制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形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俱乐部运行初期,尤其在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观念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采取俱乐部活动和学分挂钩的评定方式,是激发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有效方法。加强对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目标、价值的宣传教育,规范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各项管理,分析俱乐部发展过程中各种制约因素,是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沿革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是有待进一步认识的新生事物。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 ,回顾业余体育俱乐部、职业体育俱乐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认为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从业余体育俱乐部演变发展而来的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项目的商品价值不断得以开发利用的产物 ,是与业余体育俱乐部有着本质区别的竞技体育的组织形式。职业体育俱乐部演变发展的历史 ,对完善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规范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提高联赛质量的视角,对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俱乐部许可证制度进行研究。认为: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从俱乐部合并和俱乐部关联现象,对俱乐部业主资格进行限制;从俱乐部数量,设置俱乐部的竞技标准、经济财务标准、治理结构标准以及俱乐部的迁移等方面,对俱乐部资格进行限制。对联赛中俱乐部关联现象进行限制,有利于保持联赛结果的唯一性;对俱乐部迁移进行限制,有利于促进联赛稳定;俱乐部许可证制度系列标准的设置,有利于控制联赛运营成本,实现联赛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数量统计法,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深受大学生的喜欢,是促进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并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个性塑造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实施中,应加强对课外俱乐部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体育设施,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和意义的宣传工作,促进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阳光工程,学校的体育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改革、创新中求发展。而在学校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个必然趋势。针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个创新,也是学生进行课外活动重要的补充,通过俱乐部的学习和锻炼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及终身体育观念;学校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能大大地提高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并对外开放公共设施也为全民健身计划中让体育走进社区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了解了我国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组织机构、开展活动、会员及吸纳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财务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参照日本、德国等大众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出将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集中在中、小学,目前俱乐部规模不宜过大,数量不宜增长过快,发展小型俱乐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各种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开展非常普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极大。美国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开始于大学体育和职业体育,美国体育成功的关键是大学有组织地广泛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以及各职业体育联盟精心组织、推广和经营其赛事。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户外运动俱乐部实地调查,分析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中出现的俱乐部行政管理缺失、户外运动组织安全隐患以及户外运动市场不规范等现状问题。相应提出加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强化俱乐部资质认证和年审达标、增加户外运动盈利点、组建户外运动俱乐部联盟等措施来规范和发展壮大我国户外运动市场。  相似文献   

18.
走上市场经济的中国职业体育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比赛中也出现了"赌球"、"黑哨"等违背体育精神的现象。通过对赛事参与者中的,管理者、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道德问题做出分析,并就构建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中国职业联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普及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部分高校的体育师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师生对体育教学的心理倾向、学生的体育兴趣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论证了在安徽省高校普及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同。但由于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资源的制约,只能在条件较好的高校实施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结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以遏制学生体质下滑。结果表明:采用"四自主、一干预"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形式",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干预模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