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公正行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行政人员只有在行政活动中不断反省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否定“经济人”角色,肯定“公共人”角色和自觉实现“经济人”角色向“公共人”角色观念的转化,才能使自己的行政行为符合行政伦理道德,实现公正行政,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的中介。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包括作者权利的意识、作者责任的意识、作者群体的意识和读者定位的意识、读者反馈的意识等。编辑、作者和读者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编辑的作者意识与读者意识对出版物质量的高低及出版系统运行的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出版系统保持自身整体有序、稳定状态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约翰·福尔斯的作品《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作者的角色加以审视,发现传统小说中作者的角色在这部作品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福尔斯所采用的作者和人物对话的处理方式,表现出他对传统小说全能作者角色的一种否定。他所主张的是与人物处在平等地位上的作者角色。他不仅给人物和读者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而且还毫无保留地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理论。在解放了人物的同时,作者也实现了自己的角色转换。作者这一高高在上的“上帝”终于走下了神坛,站到了和众生平等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4.
《寻常的困惑》是一则很短的故事,但它的题旨却很使读者“困惑”。如何开启“困惑”之门,只有用深层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重内因,轻外因,从偶然之中挖掘必然,才能将作者的“心迹”和“叙事轨迹”展现在读者面前,才能发现卡夫卡作品的微言大义,才能从他那些离奇古怪、匪夷所思的描写中找出理性的蛛丝马迹,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作品的主旨和要义。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报海刊林中,和所有的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们一样,党报副刊编辑所肩负的是一项特殊的劳动,其职业的艰辛和涉及知识的广泛,是任何领域的学者专家都不能比拟的——他一身兼三职:既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品评鉴别,又要站在作者的立场对作品精雕细刻,使之成为多数人所钟爱的精神产品,还要站在把关者的高度,审时度势,统筹全局,把一个个完美的版面奉献给人民大众。而在编辑机构这一“复杂机体”的“有机运动”中,副刊编辑还要扮演如下角色:在规划选题和组织稿件上,他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在对稿件修改加工,删繁就简上,他是语言文字的工匠;在发掘主题,裁决处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主体意识”是指作者对自身作为主体在主宰客体(作品)时的胆略、才识、作用的反映和认识,它是“主体素质”的活力基础,是创作过程与读者反馈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主体意识”的意义在于,意识中有“我”,作品中才能表现好非“我”,作者主体意识的丧失,必然带来作品主心骨的丧失——审美追求的丧失。因此,我们呼唤作者的自主、内省、超越和尽职,以此来冶炼“主体意识”,促进“意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管理中,教导主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导主任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地位及其作用,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导主任的多重角色具体表现为较长长的助手、教学管理的专家、教师教学的榜样、学生的导师、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协调者。因此,教导主任应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助手意识、沟通与协调意识、创新发展意识,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写作在本质上是自适以他适,自超以他超。写作的“超拔”性对作者而言是自超,对读者而言,则是他超。一部好作品应该有意味,只有当意味包含了真诚与智慧,才能产生好作品。写作还应当遵循一定规律:重过程,轻结论。  相似文献   

9.
编辑在和作者与读者的交往中 ,根据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 ,形成了编辑特有的行为规范。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尊重作者的劳动 ,维护作者的权益 ;坚持质量标准 ,择优录用稿件 ;无私奉献 ,甘当无名英雄 ;多出精品 ,为读者服务。编辑的这些行为规范 ,是对各种职业道德共同要求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园长扮演着引领者、观察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园长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升开放日活动的质量,形成和谐的家园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所谓角色,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及这种位置要求的行为模式.秘书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行为模式,显然秘书也是一种角色,并且有其特定的内涵.从事秘书工作的人,除了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以外,具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活动,规范自已的行为模式,归属自己的角色位置,才能更加完善地做好秘书工作.秘书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角色的内涵究竟包含着什么?秘书角色其主要行为特征表现为提供辅助性服务,其内涵的本质为:依存领导,为领导服务;潜在的影响领导的决策.因此,秘书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实际上是一个角色组,配角是秘书角色的实质内涵,是其基本角色;但在特定的场合和条件下,可以潜在地转化,成为“半个领导”.秘书角色具有双重性,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就业适应能力不强而"回流"或频繁跳槽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给就业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高职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稳定率,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树立"职业人"的社会角色意识,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增强就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确保成功就业。一对社会角色意识的认识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很多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它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理论基础,关注读者及阅读接受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研究中关注作家、作品的局限,超越前人引入了读者的要素,其核心是把文学观念由作者——作品转到了读者——作品,突出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决定作用,强调文学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如果在作者——作品——读者链条中,让读者成为空白,那么作品的审美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笔者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说:“真实生活情境和舞台上戏剧情境之间有相似之处,每个组织中的人们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帮助人们明确地决定每个角色接受哪一种‘表演’。”所以,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只有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拥有和谐的生活,美满的事业。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角色效应”?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我在参加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幼儿角色游戏观摩活动时,向扮演不同角色的九名幼儿分别提问:“您喜欢干这工作吗?”其中有六名幼儿回答“喜欢”。有两名幼儿说“是老师要我做的”。有一名幼儿不高兴地回答:“我要当医生,是老师让我当炊事员。”在回答为什么喜欢这项工作时,有三名幼儿说不出。扮经理的幼儿回答:“我可以管他们,做得不好的扣奖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就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笔者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本文主要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