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男篮决赛阶段144名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攻守效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年龄结构极不合理,比例失调,22岁以下运动员占总数的53.5%,29岁以上运动员仅占总人数的12.5%;运动员平均每场上场时间分别为23~28岁年龄段21min2s、29岁以上17min54s、22岁以下14min19s,三者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2.
李震  康玉冰 《体育世界》2010,(10):97-98
本文通过对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的全部球员的年龄、上场时间以及比赛技术统计进行了统计分析,同国外强队球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球员运动寿命有所增长,原来的篮球运动员年龄阶段划分方法已不能适应如今篮球运动的发展;我国男篮球员年龄结构构成不合理;年轻球员所占比例过多.老队员所占比例过小;我国球员以22-28岁的后卫、前锋以及29岁以上的中锋为主力球员。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象:河南9所大学体育院系337名教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结果与分析1.河南省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35岁以下教师过多,36~50岁教师不足,51岁以上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各年龄应按以下比例分布:35岁以下的约占25%,36~50岁的约占50%,51岁以上约占25%。从整体上讲,教师的平均年龄控制在40岁左右为宜。2.河南省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太合理,研究生学历教师与国家教育部要求的还有很大差距;河南省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教师性别结构上存在着缺乏女教师的现象。全国普通体育院校…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全运会体操比赛于1975年9月13日至9月2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等29个单位,323名女运动员,台湾省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比赛.比赛分甲、乙两组,甲组进行规定和自选动作比赛,乙组只进行少年乙组的规定动作比赛。比赛大会显示了我国女子体操发展迅速,大批新手已较成熟。在323名女运动员中,年龄在17岁以下者共有193名(约占60%),20岁以上的老将仅有10名。全  相似文献   

5.
谢建丽 《游泳》2001,(1):26-26
为进一步推动冬泳活动的开展 ,加强对冬泳活动的科学研究 ,江苏省徐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对参加2000年1月第5届全国“维维杯”冬泳锦标赛的202名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分析如下 :一、冬泳运动员中以中老年人为主体。在202名被调查者中 ,40岁以下的只有50人 ,占24 .8 % ,年龄最小的25岁 ,40岁以上的有152人 ,占75 .2 % ,年龄最大的79岁。二、冬泳运动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较高。在被调查的运动员中 ,初中文化程度的25人 ,占12 .4 % ,高中文化程度的58人 ,占28 .7 %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及高级专…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本届全运会羽毛球赛,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盛会。有24个省、市、自治区和人民解放军的羽毛球代表队共371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中男运动员191名、女运动员180名。老将只39人(1953年1月1日前出生的),新手约占90%。17岁以下的运动员占全部运动员的一半以上,最小的只11岁。共进行了1485场比赛,历时12天。在十一个项目的比赛中,福建队获得五个项目第一(男团、男单、男双、混双、少年男双),湖南队获得女单、女双第一,辽  相似文献   

7.
谭恺  刘骁 《四川体育科学》2013,(6):78-80,97
对公开赛时代至今的四大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的年龄特征分析,探讨冠军和首次夺冠的运动员年龄特征,旨在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参考。结论显示:冠军年龄结构特征正态分布效果较好,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显著特征,形成了各具特征的3个年龄段——16-18岁的低龄段、19-28岁主体年龄段和29-33岁的大龄段;首冠年龄分析揭示出不同实力球员的竞技发展期;参照年龄特征发现目前中国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的技能水平高峰期显现较晚。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我国优秀青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特征,为地方队教练和基层教练的训练和选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2名我国优秀青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利用Monark 839E功率自行车和metamex 3b最大摄氧量测试仪,分别测定队员的10 s,30 s,60s无氧功和最大摄氧量.结果:青年男子运动员10 s,30 s,60s无氧功分别为9.84±0.72 w/kg,9.02±0.43 w/kg,7.20±0.57 w/kg,最大摄氧量为68.73±4.78 ml/min·kg;青年女子运动员10s,30s,60s无氧功分别为8.67±0.69w/kg,8.12±0.41w/kg,6.67±0.42 w/kg,最大摄氧量为56.76±3.91 ml/min·kg.结论:青年男子、女子的10 s无氧功明显低于速滑运动员,但是30 s和60s无氧功明显高于速滑运动员,该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可穿戴电子设备,对2019赛季“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级联赛”19岁以下年龄组的一支参赛球队的24名青年运动员参加的8场正式比赛的赛前热身活动和比赛负荷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1)该运动队的赛前热身时间平均为(27.8±4.6) min,首发球员和替补球员在赛前热身活动中的各项负荷量化指标皆体现出极其显著的中等至非常大程度差异(P<0.001,ES值介于0.72和3.17);(2)首发且打满全场的运动员赛前热身活动的跑动总距离占比赛跑动总距离的18.6%±3.2%,加速度负荷总量占24.5%±4.1%,首发打满全场、首发被换下、替补45 min以上和替补未满45 min四组不同出场时间的运动员的赛前热身活动的各项负荷指标占比赛负荷指标的比重皆体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3,ηp2介于0.10和0.44)。研究认为,赛前热身活动的负荷量应该被计入比赛日的负荷总量,用于足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管理与训练任务设计参照,且不同出场时间带来的负荷差异应该被纳入考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1988—2016年中国乒乓球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为出发点,对我国38名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训练年限及参赛年龄进行深度分析,旨在探索影响我国奥运会夺金乒乓球运动员年龄结构的因素,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乒乓球奥运会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呈递增关系,男子运动员增长的幅度大于女子运动员;激烈的内部竞争机制促使奥运参赛年龄结构的成熟化;竞赛规则的改变对夺金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科学化训练和体育价值的体现与奥运参赛夺金运动员年龄结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羽毛球工作者,对在第三届全运会羽毛球比赛中出现的新人新事无不欢欣鼓舞,在比赛中看到的一些问题亦不能若无所思。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同志们商榷。第三盾全运会羽毛球比赛共计有371名男、女运动员参加。其中只有39名运动员超过22岁以上,其余都是22岁以下的青少年运动员。这样多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参加全国性比赛,我国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单从这一点看,即可看出我国羽毛球运动日益广泛普及、蓬勃开展的景象了。从比赛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都具有较顽强的意志品质。如有些新手虽处于被动,但仍然积极地前奔后  相似文献   

12.
1.教练员基本情况1.1年龄结构由调查结果可知,目前河北省各市体校排球教练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这一年龄段。26-30岁年龄段占35%、排在第一位,31-35岁年龄段占32%排在第二位,25岁以下年龄段占25%排在第三位,根据教练员的职位和工作需求,从事教练员这一职务需要一定的运动经历和执教经验。河北省教练员年龄层次结构比较偏年轻。1.2学历结构与在进修状况调查结果统计,河北省各地市体较排球教练员的  相似文献   

13.
1980年全国女子篮球锦标赛,聚集了全国青年和成年最优秀的24支队伍,各队水平接近;技术有创新,战术有发展;新苗辈出,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大有发展.四届全运会以后,各成年队经过一年来的调整,新队员补充近半,不少新秀一到成年队就打主力.成年组各队平均年龄比四运会降低0.37岁,20岁以下的队员约占三分之一,最小年龄17岁.身高1.80米以上的队员29名,占20%;1.85米以上10名,约占7%,  相似文献   

14.
调查表明,我国现在23─26岁的优秀男运动员有9人,22─26岁的优秀女运动员有11人。按照击剑运动员稳定成绩年龄段男29─32岁、女27─30岁来看,到2008年我们这些运动员还是大有可为的。2005年初,我国派出50余名年轻选手参加了世界杯大奖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等一系列国际比赛。其目的就是锻炼队伍、挖掘新人、增加国际比赛经验。从比赛成绩来看,我国年轻选手在不同的国际比赛中有20人次获得名次,占总参赛人数40%。在获得名次的16名选手中,大部分已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也是将来承担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人选。16名运动员平均年龄,女重为23.5岁;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15名专业皮划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葡萄籽提取物干预,分析实验中和实验结束后男女皮划艇运动员的抗氧化能力与运动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以便针对不同性别的运动员采取不同的运动补剂,使运动营养品更有针对性.方法:验前,晨起空腹采取指血.实验开始后,每日早餐后30min分别服用葡萄籽提取物胶囊两粒,连续给药干预至实验结束.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22天、干预第43天晨起空腹采取指血.实验干预期间,要求记录训练日记并观察8km越野跑的成绩变化.结果:预后第22天女运动员的MDA的下降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干预后第43天女运动员的SOD值升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干预后第22天比干预前男运动员组8km越野跑时间减少了49s,女运动员组时间减少了1min20s,女运动员8km越野跑成绩的提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5).结论:萄籽提取物更能有效提高女运动员机体总的抗氧化能力和运动能力,减轻大强度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81名13~17岁的女长跑运动员(运动员组)和153名相同年龄结构的普通女初中生(对照组)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如下: 一、长跑训练延迟月经初潮年龄:运动员组的初潮龄为13.67±0.97岁,对照组为13.20±0.96岁,运动员组比对照组明显延迟了初潮龄(P<0.005)。初潮前参加1年以上系统训练者(38人)的初潮龄为14.02±0.65岁,而初潮后开始训练者的初潮龄仅为12.72±0.58岁,前者初潮龄也明显大于后者(P<0.005)。运  相似文献   

17.
对世界优秀女足队的年龄结构及我国12支优秀女足队的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世界优秀女足队最佳年龄结构为23~27岁,我国优秀成年女足队年龄结构目前较为年轻化,且女足运动员年龄在28岁以内,与运动成绩呈正比关系。应抓住我国优秀女足队年龄结构目前呈年轻化的特点和年龄结构日趋成熟的有利时机,进行科学化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争取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不同年龄男子和女子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及其相关指标,并对17名女子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察。结果显示:男子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4.621±0.671l/min,20岁以上组的平均值为4.841±0.741l/min,均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女子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3.711±0.432l/min,18岁组和20岁组的平均值达到4.011±0.531l/min和4.031±0.341l/min,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相近。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99名男子和192名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及其相关指标,并对17名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进行了连续6年的观察。结果显示:我国男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4.621±0.67 l/min,20岁以上组的平均值为4.841±0.74 l/min,均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我国女子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平均值为3.711±0.531 l/min,18岁组和20岁组的平均值达到了4.011±0.531 l/min和4.031 0.351 l/min,与世界级优秀选手的最大吸氧量值相近;赛艇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值,但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20.
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运动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了解运动员的思想状况。笔者就此做过调查,本文将调查结果做浅显分折。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从事田径、游泳、举重、体操、射箭、武术、摔跤、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专项三个年龄范围(16岁以下,17岁至19岁,20岁以上)共80人(约占本院运动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二)方法以问卷方式为主,辅以随机调查与专题谈话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