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研究了包覆红磷以及Mg(OH)2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阻燃作用,考查了聚乙烯熔体粘度、包覆红磷、活性Mg(OH)2分别对HDPE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包覆红磷和Mg(OH)2在阻燃体系中按2∶1的比例加入量16wt%时,体系阻燃性能最优;通过共混高流动性的LDPE共混体系的阻燃性和力学性能最好,所制备的材料适合挤出建筑阻燃穿线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玲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2):39-43,71
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作为无卤阻燃电缆材料为主体,Mg(OH)为主阻燃剂,重点探讨了Mg(OH)2阻燃剂的用量,粒径大小,表面处理方法阻燃协同剂对体系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含Si环氧丙烯酸酯/纳米SiO_2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备耐热、阻燃性能优异的新型含Si环氧丙烯酸酯(EA)纳米涂层,以KH-570改性纳米SiO2和有机硅改性EA作紫外光(UV)固化组分,并在配方中加入纳米Mg(OH)2,制备了系列UV固化新型含Si EA纳米涂层。通过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研究紫外光固化体系涂膜耐热、阻燃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有机硅改性EA中添加KH-570改性纳米SiO2,可以提高纳米涂层热稳定性、阻燃性,同时使其保持优良透明性;当改性纳米SiO2含量达5%时,涂膜耐热、阻燃性能均最佳;同时在体系中加入Mg(OH)2,可进一步改善体系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胶囊化红磷(MRP)和酚醛环氧树脂(NE)复配阻燃剂,以ZnO为阻燃增效剂,制备了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无卤阻燃ABS。研究了ZnO用量对ABS阻燃性能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ZnO即可显著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当MRP/NE/ZnO添加量分别为9%、21%和4%时,阻燃PP的氧指数达34%。TGA、FTIR和体视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nO可以催化MRP/NE间的酯化交联反应.促进材料成炭,增加残炭含量。提高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磷进行双层微胶囊化包覆处理,使其稳定性、吸水率、PH3发生量等指标得以改善。测试了其用于HDPE和PMMA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生物膜材料——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膜,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光率测试表征了共混膜的结构形貌,同时分别考察了溶液pH、NaCl溶液浓度对共混膜吸水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吸湿性、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结果表明,共混膜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明胶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和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和盐敏性,良好的吸湿性和力学性能,为共混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题目 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使用的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往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的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Hg(OH)2,树脂的可燃性大大降低.该Mg(OH)2的生产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高温和剪切力的作用直接引发淀粉与丙烯酸酯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讨论了各种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接枝物在淀粉聚乙烯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和剪切作用力可以引发淀粉与丙烯酸酯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接枝物作为增容剂,对淀粉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学性能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用氟钛酸钾与钒酸盐、钼酸盐组成的阻燃体系对羊毛纤维进行阻燃处理,所得的羊毛纤维用热分析、剩碳率、氧指数等分析方法对其热降解行为进行研究.实验证明:经过阻燃处理的羊毛纤维剩碳率和氧指数升高,阻燃性能增强.根据阻燃羊毛纤维的热降解行为的变化,对不同的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将所制备的PER-APP-LDHs、MgAl-LDHs分别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阻燃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拉伸实验、弯曲实验及缺口冲击等方法研究了MgAl-LDHs与PER-APP-LDHs的添加量对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PER-APP-LDHs添加量为40 wt%和50 wt%可使阻燃复合材料分别达到UL-94垂直燃烧测试的V-0或V-1级别.相同的阻燃剂添加量下,PER-APP-LDHs/PP较MgAl-LDHs/PP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阻燃性能,且PER-APP-LDHs/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1.
1.电离方程式的判断例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2SO4=2H+1+SO4-2(B)Ba(OH)2=Ba+2+(OH)2-(C)Al2(SO4)3=2Al3++3SO42-(D)Mg(NO3)2=Mg+2+2NO3-(1996年山西竞赛题)解析选项(A)、(B)、(D)中均出现离子符号的书写错误;根据溶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双辊混炼机制备了共混型阻燃聚丙烯(PP)材料,并用热重(TG—DTG)方法研究了PP、PP/MPP、PP/PEPA和PP/MPP/PEPA在N2气氛下以不同升温速度时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以此探讨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的关系。试验发现,加入阻燃剂后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利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法求取了材料的活化能,发现两种方法求取的结果相一致.添加阻燃剂后,材料的活化能均比PP高。说明阻燃剂使PP提前分解成炭.产生隔热、隔氧作用,阻止了PP的进一步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13.
一、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例如: ①2Na+2H2O=2NaOH+H2↑ ②Mg+2H2O=Mg(OH)2↓+ H2↑因Mg(OH)2极难溶,阻止了反应进行,故反应微弱.但可用镁粉除去酒精中残留的少量水,制取100%的乙醇(绝对酒精).反应如下: Mg+2C2H5OH→(C2H5O)2Mg+H2↑ (C2H5O)2Mg+2H2O→ 2C2H5OH+Mg(OH)2↓ ③2Al+6H2O=加热2Al(OH)3↓+3H2↑比镁反应更弱,肉眼不能观察到现象,但却是Al溶于NaOH溶液的反应基础.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上述反应向正向移动.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问题最好的方法.就人教版中沉淀Mg(OH)2在NH4Cl溶液中的溶解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为验证其合理性,我们选用CH3COONH4(溶液呈中性)代替NH4Cl,做了验证性实验.证明Mg(OH)2溶解,是因为Mg(OH)2(s)≒Mg2++2OH-,NH4++OH≒NH3·H2O,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解决了习题中的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及界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转矩流变仪考察了影响聚丙烯共混体系流动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三元乙丙橡胶(EPDM)含量的提高,其流变性能变差;功能化聚丙烯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其流动性;随着润滑剂氧化聚乙烯蜡的加入,可显著改善其流动性,但过多时流动性并不显著提高。几种偶联剂处理填料滑石粉/聚丙烯树脂共混体系,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硅烷偶联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题目 (节选自2005年台州市中考题)金属镁在现代材料工业中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海水中含有约0.129%的镁元素,总储量约1800亿吨.使用NaClH或Ca(OH)2均可将海水中的MgCl2转化为Mg(OH)2沉淀.已知NaOH每吨2300元,Ca(OH)2每吨1200元.从生产成本考虑,应选择哪种原料?试通过计算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一化学第五章的学生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在Mg与H2O的反应中,Mg与冷H2O反应缓慢;加热时随着水温的升高,Mg与H2O反应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加入的醋酸试液慢慢变成了红色,这说明有较多量的自由移动的OH-生成,同时,有大量气泡逸出,收集该气体,点燃,有爆鸣声,这说明该气体是H2故此反应式为Mg+H2O=Mg(OH)2+H2↑停止加热后,一会儿,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将这一问题提出来后,老师引导我们分析,这是因为Mg(OH)2的溶解度变化造成的.加热时,在沸水中Mg与H20的反应速度最快,此…  相似文献   

18.
以改性纳米SiO2、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磷酸酯三丙烯酸酯(TEAP)及TDI-TMP加成物作紫外(UV)配方体系的功能成分,制备了含P、N及Si三重固化丙烯酸酯涂层。通过红外、紫外-可见、热重及阻燃性能测试仪等研究了不同阻燃体系下不同固化方式对环氧丙烯酸酯(EA)涂层阻燃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体系双键转化率随纳米SiO2含量及固化重数的增加而提高;可见光透过率随KH-570、TDI-TMP的加入而改善;涂层阻燃及热稳定性随阻燃成分与其含量,及固化重数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DR法和NBT光照还原法分别测定了槲皮素与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的配合物对·OH和过氧基O2·^-的去除率,并与槲皮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不同体系产生的自由基·OH和O2·^-,合成的六种金属配合物都能在特定的浓度范围起到最佳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自制的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对棉纤维进行阻燃处理,考察处理液浓度,处理温度、时间和烘干温度对棉纤维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浓度8%,温度60℃,处理时间1h,烘干温度120°为较适宜的处理条件.通过垂直燃烧测试,可知棉纤维的阻燃性能达到了B1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