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教师都希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对教师的教学流程反应怏.“对话”自然而平等,自如而平行.有效而沟通,显然学生也无小希望课堂轻松些、活泼些。看来课堂教学的生命重在“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活"与"实"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英语教学既要夯实学生的基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活"中有"实"",实"中体现"活",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凝翔 《小学生》2010,(2):40-4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干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读”进书去,“学”出书来。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注重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落实到教学中时,课堂教学就会有高质量。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落实到位,怎样才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呢?本文试就“教师主导的内容”“落实学生主体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想推进素质教育向前发展,就必须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活”起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怎样爿‘能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同样一堂课有人讲得生动活泼,学员听来兴趣盎然;而有人则安排得如“死水一潭,微波不兴”。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笔者认为关键是两个字“活”与“趣”,尤其是成人中专的课堂教学,更要如此。所谓“活”与“趣”,是就师生两方面而言的。“活”是指灵活、活泼、活跃。教师教法灵活,课堂气氛活泼,学员思维活跃。“趣”就是意趣、趣味、兴趣。教师授课有意趣,语言有趣味,学员感到有兴趣。课堂教学讲求“活”与“趣”,这样才会使学习成为一项轻松愉快而引人入胜的活动。“活”与“趣”相辅相成,以培养和发展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归宿,亦…  相似文献   

7.
一、"参与"中的"活学"获"活评" 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是注重教师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同时,进入职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时学习上的"后进生",因此,课堂教学难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活"字来,难以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邹小云 《考试周刊》2011,(36):229-230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占领这个阵地的制高点,就必须认真研究课堂实效。课堂内容要精、讲解要实、方法要活。本文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从“精、实、活”三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课堂气氛要把握“严”与“活”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注重调节学生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也就是“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10.
纵观教学的各种改革模式,都涉及两部分内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或者说是学生的学习应分为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二者就像雄鹰的一对翅膀,只有两只翅膀都健康、健壮,雄鹰才能搏击蓝天,鹏程万里.这就是建构式课堂同样需要兼顾课前与课堂,做到建构式课堂的“三部曲”.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先导后教,让学走在教的前头;注重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性;培养自主能力,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然而,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既获得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据很多有经验的政治教师的体会和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处理好以下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一、课堂气氛要把握“严”与“活”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注重调节学生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即应该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哪些方面应该严肃呢?首先,课堂纪律要严肃。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教学“活”与“实”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世纪伊始的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近八年,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以教师控制为特征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否定或摒弃,新的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或师生“对话”为主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但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要么片面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而使课堂教学过程近乎“放羊式”,要么片面强调师生“对话”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热闹的“满堂问”或“满堂答”。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课堂气氛的宽松性 著名教育家詹姆斯曾经说过:愉快的、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能有效地促进师生双方积极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较大的效益。要做到课堂气氛的宽松性,首先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恿想,替之以“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娱乐;其次,允许学生错误,树立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都是在不断的错误中得到深化的观念,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只是答案,而不是自己,同时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活”,堪称教学之精髓。广大教师必须放眼于“课堂”这个主战场,向45分钟要质量,把握整体,才能把课教活。下面就此问题,浅谈我的一点看法。一、“活”与课堂气氛活跃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活”的前提。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很难设想,压抑、沉闷、昏昏欲睡的课堂气氛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课堂活跃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如果把课堂活跃当成课堂教学的目的,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惟一手段,一味追求场面的热闹,从“满堂灌”走向“满堂笑”,就大错特错了。结果呢,学生所学了了,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片面追求…  相似文献   

15.
徐小萍 《考试周刊》2011,(16):130-131
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发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表达、思考和做事的习惯,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从英语课堂活动、英语探究性学习、面向全体的英语学习开展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讨,以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力求达到"活""新""实"等三个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备课要考虑好如何组织教材、确定教法等问题,做到“手中有法”。对教材要做教学方法的加工,既要注重保持数学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我以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具有“博”、“活”、“情”、“实”四个要素。一、“博”。指教师的讲解要有广度和深度。它以教师本身的学识和修养为基础,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上。作为学生引领者的教师,首先应有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教师的学养越高,引领学生所达到的境界越高。我们常说,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运用"空白",是一种艺术。它既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空白",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做到在课堂上不让一个学生有偷懒的机会;而教师自身要少讲,即使需要讲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教师讲得是知识的规律,是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 备课求“实”。备好课是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 担的前提和基础,它要求做到实在、实际、实效。实在即认真分析课时教材的内容,确定出具体而正确的教学目标,拟定好详实而可操作的使用教具和学具的计划等;实际,即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及重、难点,确定教学各个环节;实效,即所写教案要切实指导教学,写在纸上,备在心里。只有教师备课时想到了学生,既注重教法,更注重学法,才能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缓解学习压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授课求“活”。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中心环…  相似文献   

20.
李国华 《教师》2008,(13):39-39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教师先就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听课也就要适应这种转变,其功能就要由过去注重学习与模仿转向注重研讨与探索,要由只重数量转向更重质量。而要提高听课效率,听课者要注意实现“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