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武术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有关武术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文献。对武术档案的深入研究是武术史研究的一个的新领域,对武术史研究在现阶段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突破目前武术史研究的范围,提高武术史研究的水准。进而为武术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考,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术史》是我国第一本断代体例的武术史著作。该书按照"宏观把握国家形势"、"中观借鉴体育分期""、微观依据自身发展"的原则,借鉴学术界已有理论成果,将新中国六十年的武术发展分为"新中国武术事业的初创和发展"、"武术在探索、创新中前进"、"挫折中求生存的‘文革’武术"、"历史转变时期的武术发展"、"大幕徐启的武术改革"、"蓬勃发展的中国武术"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独立成章,逻辑清晰、内容详实,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3.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素材和基础"没有史料"历史的研究便如同空中楼阁"无法进行"武术史研究也概莫能外#所以"史料的丰富程度与武术史研究的进展是息息相关的#应该说"武术史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由于其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所以其史料散布于史籍和古人留下的诸多著作和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字当中#但丰富的另一面"却是武术史研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由于宋以后中国武术的社会底层化"使武术在宋以后资料尽管十分丰富"但同时也十分斑杂"这就直接导致了武术史研究中史料选择的难度"给武术史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唐以前的武术史更因其年代久远"缺…  相似文献   

4.
武术史研究是针对于武术这一文化现象发展历程的研究,在这其中,既有宏观的对于广义的武术发展的研究,也有微观的对于某个拳种甚至于某个招法的研究.当代武术史研究大多是对微观现象展开的研究,对武术的细枝末节进行相对细致的考察,但对整个武术的宏观发展历程却反而关注不够,使武术史的研究与当代武术的发展不相对应,这使当代武术史研究很难为武术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应该说,这是当代武术史研究的很大缺憾.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武术史属于体育史研究的范畴,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侧面。一般来说,所谓历史学是研究过去的事实或本象的一门科学。但,历史学不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对过去知识的认识(当然,这样的历史研究不能说是不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形成现实的基础是过去,当以前发生的事象是形成后来事象的条件时,那么,历史就是展望将来的一面镜子。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正在积极地开展着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实际上这项工作正是对昔日武术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对武术的历史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对过去武术的事实和本象进行着  相似文献   

6.
刘军 《中华武术》2004,(6):25-25
中华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营养,使中华武术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基础。正是由于地域和气候等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华武术才产生明显的东方体育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1.现状分析 几千年来武术一直是人们健体防身、保家卫国的一种手段,在冷兵器时代尤为突出。20世纪40年代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武术也开始了它的历史转型。新中国的诞生,推动中华武术踏上了新的历史跑道,武术开始了它的时代巨变。从功能目的来讲,武术由以前以技击为主的训练方式发展为“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技击(实用)武术”三块内容。  相似文献   

8.
以口述史的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对武术散打当今发展现状、武术散打的社会地位以及武术散打口述史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武术散打口述史研究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提出发展武术散打口述史的发展策略。发展策略:①强调武术散打口述史工作者的多元化;②扩展武术散打口述史研究范围;③更熟悉的掌握访谈技巧;④加强已有口述史料的运用,促进散打口述研究的系统化。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峨眉武术史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特别是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探索的领域与提出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取得了一定可喜成果。然而,也应该看到,由于整体武术史研究的薄弱及其他种种原因,目前峨眉武术史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为此,文章就目前论著中比较突出的若干史实问题、资料注释规范及基本史料的类别等不揣陋识,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武术影视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且在电影历史出现了一个新领域——武术电影。武术影视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而且更对中华传统武术推广传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同时,有关武术影视与中华传统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受到体育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将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纳入中华武术发展议题中,对中国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进行理性评价和客观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武术影视的发展现状,武术影视的现存问题,以及武术影视对中华传统武术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期的武术影视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武术事业更好、更快地传播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被世界誉为中华魂宝。无极武术作为种类繁多的中华武术门派中的一个,显示了自身的无穷生命力。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们有幸结识了无极武术的第六代传人——高铁静师父,从那天开始,我8岁的儿子开始学习无极武术,也从那天开始我逐  相似文献   

12.
方道行 《武当》2013,(10):54-55
唐豪是我同近代著名的武术家,是一位武术史和体育史的拓荒者,一生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武术史料。1959年,他病逝后,这些史料(据说有三麻袋)交成都体院整理出版,可惜“文革”中毁于一旦。这些武术史料的亡佚,是中华武术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下面的一些武术史料,是唐豪生前赠送.虽属凤毛麟角,然历尽劫难能够保存下来,也就倍感珍稀,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当代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新时代赋予了它与其它年代不同的内涵,为中华武术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黄婷 《拳击与格斗》2020,(2):138-138
口述史研究在中国各学科中的发展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趋势,口述史运用在体育的研究是一大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口述史在武术方面的意义.近几年,社会各界逐渐关注体育口述史的研究,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运用口述史方法研究武术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增加了武术史料研究范式;(2)增强武术史料的可靠性;(3)学术方面的价值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武术史的研究,对深入认识传统武学的价值有重要意义.中华武术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来自民间的口传史,原始性与多元性交错并存.本文就武术史料来源的现状及武术期刊承载的任务、运作的方式,阐述了武术期刊如何进行武术史料的搜集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高飞 《武当》2000,(1):4-5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在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武当武术,以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在中华武术中成为与少林武术相媲美的最具魅力的两大传统流派之一,千百年来,辉映华夏武坛。  相似文献   

17.
武术史研究存在如下重大阙失:中国武术的真正诞生时代似不必也不能追到原始社会;尚未引入使用于武术史极为重要的口头史研究方法;抗战期间武术家政治立场和活动性质未予辩明评价;武术史中旧的神话尚未彻底清理又有新的神话出现。  相似文献   

18.
陕西,古称三秦。“自古秦地多强将”,千百年来,陕西武风盛行,名家辈出,在中华武术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秦剑照空天自碧 中国古代武术重点在于兵器的实用。据史籍记载,历史上曾出现过湛卢、鱼肠、青虹、紫电等名剑。然而,这些剑至今已见不到实物,人们所能看到的著名古剑莫过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秦剑了。唐代浪漫诗人李贺在一首《秦王饮酒》的诗中写道:“秦王  相似文献   

19.
武术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标志拉开了开发我国体育产业的帷幕。接着,我国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也相继步入市场,开始了职业联赛的尝试,其成果已初见端倪。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奇葩。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武术传统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价值愈发显得突出。通过纵观中华武术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横观国际、国内体育发展现状,并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探讨开发武术产业,对推动中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和口述史法分析村落武术的演化,探讨村落武术文化。主要结论:孙庄武术的兴起缘于对抗盗匪,20世纪40至70年代中期,村落武术处于不温不火发展状态,后随着农民闲暇时间增多,村落武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村落武术文化。1986年后,在社会现代化的冲击下,村落武术没有跟随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