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本文从一元强酸与弱酸滴定的误差公式判断用强酸进行分步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一、准备阶段 1.试剂:标准液、待测液、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一般为甲基橙和酚酞.强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强酸和弱碱中和滴定时,可选朋甲基橙;弱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成深色更便于观察.闪此,诚滴定酸更适宜用酚酞,酸滴定碱更适宜用甲基橙.  相似文献   

3.
从动力学角度,讨论了影响强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的释放速度,计算了动力学影响所引起的转化率,理论极限,并对不同PH值下的转化率进行了比较,为减少滴定误差进行了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康德的“制作”理念,从学生自身出发,“制作”了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对比了强碱滴定强酸的曲线,以及从平衡常数角度解决了电离与水解程度大小的问题,不仅解决了教学重点难点,而且由此所带来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深广度都得到了加强,化学思想中的量变到质变的思维方式将长时间内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滴定出强酸-弱酸混合体系中所含强酸的量,需考虑在不同的准确度要求条件下,混合酸体系中弱酸的浓度范围要求。基于混合酸滴定过程终点误差的2个来源分析,提出了混合酸体系中终点误差(TE)计算的新方法。在指定的终点误差要求和强酸的浓度范围条件下,计算了HCl-HAc、HCl-六次甲基四胺盐两种混合酸体系中HAc、六次甲基四胺盐浓度范围要求,随着各酸碱指示剂变色点pH值的增大,两弱酸浓度的上限要求逐渐减小。在|TE|=1%条件下,当HAc、六次甲基四胺盐浓度分别低于1.18和0.135 mmol/dm3时,可采用任意酸性指示剂准确滴定0.1 mol/dm3浓度范围的HCl含量;而当两弱酸浓度分别低于10.6和10.5 mmol/dm3时,准确滴定出混合酸体系中1.0 mol/dm3的HCl含量亦可采用任意酸性指示剂。  相似文献   

6.
以质子平衡为基础,探讨了电导法滴定强酸与弱酸混合体系的终点误差及影响因素,并对终点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研究表明:Etl受滴定剂和强酸浓度的影响较大;Et2则受被测物浓度和弱酸的解离常数的影响较大.采用每段半程画线的处理方法比用传统的每段全程画线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石永才 《新高考》2010,(2):34-35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强酸强碱中和滴定是中和滴定的理论基础,其中的误差分析着重考查学生正确思维方法的建立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中和滴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强酸强碱中和滴定是中和滴定的理论基础,其中的误差分析着重考查学生正确思维方法的建立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近几年来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强酸与强碱、强酸与弱碱等中和反应之间存在何种差异,运用真实实验或是pH传感器等难以进行平行的对比实验.鉴于课堂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易把控等问题,在学生亲自实验的基础上,以化学软件"Crocodile Chemistry"为工具,模拟多种类型的酸碱中和滴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握本质,体验不同类型中和反应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准确滴定的判据是分析化学滴定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它是进行滴定分析方法建立与评价的依据。笔者依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知识点的前后衔接性,将络合滴定和质子酸碱滴定均作为酸碱滴定来处理,抓住化学定量分析的允许误差要求不大于0.1%,依据滴定终点溶液各组分的浓度特性要求,引导学生推导准确滴定与分步滴定的判据,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  相似文献   

11.
根据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的物料平衡方程和电荷平衡方程,计算酸碱滴定误差,方法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2.
提出利用化学计量点的质子条件式,可以简易导出各种情况下的酸碱滴定误差公式.  相似文献   

13.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设计出一全面正确处理酸碱滴定过程一系列问题的综合程序,该程序能计算混合酸碱溶液的pH值、化学计量点的pH值、滴定突跃范围以及滴定误差等数据,并能绘制滴定曲线,自动选择指示剂,还可为实际滴定分析提供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方程,并讨论了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及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酸碱平衡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对多元酸 (磷酸 )的滴定体系进行处理 ,准确计算了其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值 ,并绘制出其滴定曲线 .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根据滴定反应的完全程度(反应率)绘制酸碱滴定曲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从CBE和MBE、PBE以及溶液本身平衡出发来推导滴定误差公式的三种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配位滴定的讨论,介绍了根据物料等衡式和配位平衡式推导出的方程来处理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其结果更准确,更合乎实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颅通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