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学报应加强组稿策划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彭熙 《编辑学报》2004,16(4):281-282
对影响高校学报源头质量的组稿工作 ,从转变组稿理念入手 ,剖析重视组稿策划与高校学报质量的关系问题 ,以正确认识组稿的客观规律为中心 ,探讨如何灵活运用组稿策划策略 ,扩大组稿范围 ,确保组稿质量 ,从而提高学报的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组稿工作是提高学报质量、推动学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结合自身编辑工作实践,提出了高校学报编辑组稿之策略:调整目标定位,不断扩大组稿范围;根据选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组稿方式;把握好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机遇,注重在校研究生的稿源;依托本校强势学科,提高专业稿件的质量;开拓新选题,增加新稿源;发挥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体现编辑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组稿要依托高校的特色专业,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组稿.联系相关学院、重点实验室及各级课题组,密切联系高被引作者,了解专业发展态势,掌握学科发展新动态,了解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多层次组稿可以主要针对热点问题组稿、利用学术会议组稿、挖掘填补空白的学术问题组稿以及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组稿.制定吸引优质稿件的措施,吸纳向高水平、高被引作者投稿,并加强文章的推送与传播,提高高校学报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校学报专业特色和服务特色为基础,以某大型石油国企和高校单位组稿为例,论述发挥学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以作者带动课题组,以课题组带动单位学术进步的学报征稿体系。  相似文献   

5.
稿源是刊物的源头活水,处于竞争弱势的高职学报要特别重视组稿工作,要从自发来稿阶段转向自觉组稿阶段,主动出击以获得高质量的稿件,以彰显学报个性,使高职学报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之路。但是自觉组稿面临吸引力不强、优质稿件稀缺、关系稿难以拒绝等现实困难,需要提高高职学报影响力,多渠道组稿,优化选题,借助核心作者群获得优质稿件,创新审稿机制,拒绝不合适稿件。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应打造质量精品。具体来说。应改变学报组稿方式。创办特色栏目,以与时俱进意识和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来提升学报质量,从而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英文版学报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淑兰 《编辑学报》2002,14(2):121-122
通过当面交流和电话调查,对我国高校25种自然科学英文版学报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前瞻.认为英文版学报要尽快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应注意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争取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2)健全英文版学报的编排标准和规范;3)搞好编辑部建设;4)缩短出版周期,完善发行渠道;5)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英文版学报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当面交流和电话调查,对我国高校25种自然科学英文版学报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前瞻.认为英文版学报要尽快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应注意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争取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2)健全英文版学报的编排标准和规范;3)搞好编辑部建设;4)缩短出版周期,完善发行渠道;5)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多年的特色栏目建设,成功者寥寥无几,更多的学报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当中:稿源面临枯竭,组稿成本上升,质量难以保证,影响力难以提升。笔者通过分析所在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中的困境,提出了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10.
陈华  巩倩  李锋 《编辑学报》2010,22(3):270-271
通过办刊实践的回顾,探讨高校医学学报如何更好地为医学科研教学服务的途径.认为准确地给高校医学学报的办刊需求定位、读者群体定位、组稿范畴定位和编审质量定位,是刊物服务于医学科研教学一线人员、提升医学学报办刊质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韵  袁醉敏  陈华平 《编辑学报》2015,27(2):163-166
近年来《浙江农业学报》进行各种尝试,探索出一种较为便捷、有效的征稿方式,即通过网络资源大量收集农业各学科的专家信息,组建审稿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专家潜在的投稿意愿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可能为本刊投稿的专家作为审稿专家.目前,通过这一审稿与征稿相结合的方式,本刊聚集了一批既是审稿专家又是潜在作者的“粉丝”队伍,其在优质稿源的征集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不同发展时期的国际组稿定位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编辑学报》2016,28(5):498-499
国际稿件数量和分布是衡量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内容国际化的显著指标,如何正确、有效地做好国际组稿工作对上述指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将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简要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稳定期3个不同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刊物的国际化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国际组稿工作的定位和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掌握学术动态是做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要求,也是提高青年编辑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获取、分析、整合各类学术信息的过程,不仅能发挥青年编辑学习能力强的优势,还能促使他们累积专业知识、熟悉网络科技信息检索技术、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形成敏锐的思维能力和洞察力,为提高他们的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等重要编辑工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使青年编辑在办刊中能够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期刊编辑.  相似文献   

14.
鞠衍清 《编辑学报》2014,26(1):32-34
对L省35家高校自然科学版学报英文编辑情况进行了调查。所存在的问题既有语言使用方面的,也有编辑规范方面的,其中一些错误非常明显,反映出对英文编辑工作的重视不够。要进一步提高英文编辑质量,需要其主办单位、出版单位以及管理部门及行业学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学报编辑的创新思维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先桃 《编辑学报》2003,15(5):316-317
创新思维能力在学报编辑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创新的学报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报,没有创新思维的编辑不可能编辑出有创新思想的学报。掌握和运用好创新思维方法,是学报编辑综合分析能力的体现,只有用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编辑成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浅析网络学术期刊对学术交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网络学术期刊的概念;通过对图书情报学、经济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四种学科的72种中英文网络学术期刊进行分析,探究网络学术期刊提供的信息级别、网络学术期刊的学科属性和语种对学术交流的影响,发现网络学术期刊提供的信息级别越高,它对学术交流的影响就越大;由于各学科人士对互联网的认可度、技术掌握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致使不同学科的网络学术期刊对学术交流的影响亦有不同;目前,英文网络学术期刊对学术交流的影响要大于中文网络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然药物》创刊8年、全英文出版2年即被SCI收录,成为我国第2家被SCI收录的药学期刊。本文在回顾该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该刊被SCI收录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创刊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编委会和高效务实的编辑部,具有国际化视野,与Elsevier合作出版国际网络版,采用ScholarOne稿件处理系统,以及注重利用高校平台进行国际化宣传。  相似文献   

18.
介绍提高科技期刊英文版编辑质量的几种有效途径,指出科技期刊英文版编辑平时应注意加强语言输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并探讨各种途径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医学期刊编委会专家审稿组稿撰稿情况,为了解编委会专家职能发挥情况,加强编委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托中华医学会《中华烧伤杂志》稿件处理系统中的“专家审稿情况”模块,统计2013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第4届编委会任期内专家审稿篇数>70的审稿专家情况,包括出生年、学历、职称、工作单位、本刊职务等,并统计其审稿周期,在“稿件查询”模块里查询上述专家刊稿情况,通过每期责任编辑统计4年间上述专家组稿篇数。4年间审稿篇数>70的编委共20人,其中常务编委和普通编委均为10人,分别占41.7%(10/24)和14.3%(10/70)。编委多为60后,3/4的编委具有博士学历,所在单位大多为烧伤学科发展良好的知名院校附属综合性三甲医院。常务编委审稿数1133篇,平均审稿周期4.8d;普通编委审稿数946篇,平均审稿周期6.2d。常务编委和普通编委审稿情况差异不明显。常务编委组稿数101篇,刊稿数49篇;普通编委组稿数25篇,刊稿数27篇。编委在期刊审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务编委在期刊的组稿、刊稿方面,优于普通编委,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应加强编委在组稿和撰稿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黄冬华  蒋伟  曹兵  吴石忠 《编辑学报》2007,19(4):286-288
采用问卷访谈法对182名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生存状态调查.结果表明:编辑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目标型压力"和"心理型压力",两者互相成为因果关系.旅游是编辑普遍选择的减压方式.编辑的读书生活十分丰富,但以生活、文艺类为主,编辑知识则是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得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