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运动自信心量表(TSCI)研究体育课对普通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体育课内容和组织形式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体育课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境量表(BFS)对723名土家族大学生活动前后的心境变化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不同活动类型对土家族大学生心境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身体活动对土家族大学生的心境变化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锻炼类型活动对土家族大学生心境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参加竞技类型活动获胜的结果会对土家族大学生心境产生积极效应,失利的结果会对土家族大学生心境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锻炼项目及时间对我国大学生群体心境状态影响的差异。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中以简式poms量表(汉化版)作为测评工具的28篇文献数据进行元分析。结果:体育锻炼组内效应值d=0.60,组间效应值d=-0.73;不同运动方式的组间差异分析P=0.06;运动持续时间的组间差异分析P<0.01。结论:(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2)不同运动方式中,球类运动对心境状态的改善最佳;(3)运动持续时间上,8~16周对大学生心境状态的改善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为依托,采用中文版BFS心境量表对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心境状态进行测量,探讨比赛性身体活动对心境的影响以及不同训练阶段的心境变化特点,为科学监控大学生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赛前健美操训练能逐步地将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调整至某一适宜水平,并对负面心境有一定的积极改善作用,最终使大学生运动员的良性心境与负性心境基本处于同一适宜水平。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心境的动态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和自信心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PEI)对25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自信心显著相关(p<.01)。(2)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自信心具有显著预测作用(p<.01),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共解释了大学生自信心22.6%的变异。结论: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大学生自信心显著相关,学业成就归因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采用运动强度量表、POMS量表和基本人口学量表,对新冠疫情管控封校管理期间的471名大学生的运动情况、心境和情绪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封校管理期间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状态产生了消极影响,TMD高于国内常模水平;(2)大学生TMD在性别、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心境和情绪水平;(4)运动时长、运动频率对积极情绪有显著正向影响。各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采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自尊量表(SES)及大学生身体锻炼参与情况调查问卷,对518名女大学生进行测查分析,探讨其身体锻炼类型、时间带特点及其对锻炼心理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锻炼类型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长期心理效益),但不同锻炼类型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单次情绪体验(短期心理效益),瑜珈太极类、跑步类较之三大球类,在单次情绪体验中疲劳、心理烦恼的产生显著偏低;不同锻炼时间带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益,但它通过与锻炼类型的交互效应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或许是进行身体锻炼的最佳时间带;选择好锻炼类型后,确定合适的时间带对于最终改善长期心理效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健美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燕 《体育科技》2005,26(1):41-43
研究目的是为大学体育课效果评价和个体评价提供心理依据。以16 0名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POMS量表、自尊量表和10项陈述测验,统计方法为多元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健美课可能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效应;使他们在面对紧张、愤怒和疲劳时,有应对的自信和能力;健美课的身心交互作用可能对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精力感有促进作用;对于他们的情绪调节和改善心境亦有积极影响;健美课杠铃负重练习的特点可能诱发大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高明  尹俊玉  韩尚洁  段卉 《体育科技》2013,34(4):79-82,94
目的:探讨流行音乐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其心境的影响。运用最近风靡世界的歌曲江南stlye中的骑马舞对实验组被试连续8周的实验干预。采用PSPP、POMS量表测试实验前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身体自尊和心境水平,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在身体自尊方面,实验组被试实验后身体自尊各维度分支均有上升。被试身体价值感、身体吸引力、身体状况变化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身体自尊水平几乎没有发生变化(P>0.05)。在心境方面,骑马舞对被试TMD总分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消极症状(紧张、愤怒、抑郁、慌乱)方面影响显著(P<0.05)。.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心境状态几乎没有变化。结论:实验后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均有上升趋势。骑马舞练习有利于女大学生心境状态消极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BFS心境量表和柔韧性测试手段,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研究形体整合内容对女大学生柔韧性及心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形体整合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柔韧性,改善心境状态,促进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心境的动力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体育的个性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个性教育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突出,体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教育个性化内涵的理解及体育教学对其所起作用的研究,提出正确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都学中学生情绪常常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进度、课堂规范和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调控和指导学生的情绪 ,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取得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女生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向军 《四川体育科学》2006,(2):108-109,112
“成功体育教学模式”是近年体育教学改革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女生篮球单元教学运用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对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学习进步产生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形象的认同程度依次为"能力"、"师德"、"示范"、"学识"和"体魄";年级和性别在"能力"与"师德"因素上主效应显著,而交互作用不显著;学历在"能力"因素上主效应显著,其他因素主效应和交互作用不存在差异显著,在"能力"因素上,男生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本科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专科学生;在"师德"因素上,女生的分数显著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的分数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其他因素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论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严重,这在体育教学中有明显表现。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渠道,高校体育教学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成因的分析了,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意识的主要阵地,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较多弊端,无法满足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出发,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各种社会实践能力与良好的意志品质,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传统体育教学的学生"主体参与"缺失之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首先对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内涵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和界定,进而探讨了当前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不足而造成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蕊 《山东体育科技》2001,23(1):39-41,17
就中、日、德三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长处和不足。建议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的教法和发现式的学法,重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着小学体育能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采用追踪改革实验法,建立改革目标,采取改革体育知识教学与运动课教学,加强课外锻炼,建立体质测量与评价反馈系统等举措。结果:学生的体育知识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体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增强,品德教育等也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实施分层次小班化教学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庆清 《体育学刊》2004,11(5):105-107
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分层次小班化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进行了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分层次小班化教学对营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课堂互动交往活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体育态度的转变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