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数学本质·认识论·数学观——简评"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数学本质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涉及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从其它角度提出质疑是文不对题的。数学本质是数学观的重要表现,它影响或决定着数学研究方法。研究数学本质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不是“没有必要”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是“无关紧要的”。数学发展的动力是实践,而不是归纳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学在于能够“授人以渔”,从所授知识要求的角度来看,“授人以渔”则更多地要求所授的为知识“本质”.显然,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教学必须呈现“数学本质”.基于对“数学本质”内涵的认识,笔者认为要在课堂中呈现“数学本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3.
由于数学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教育始终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理念和数学学科的本质。从历史的纵向角度考察数学本质观的演变,并从哲学角度分析其中的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当前数学教育改革和数学课程设置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黄光荣 《数学教育学报》2002,11(2):21-23,49
数学哲学家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提出了多种说法,概括起来可分为4类:经验倾向性说法;形式倾向性说法;综合(调和)说法;先验论说法。然而, 没有一种令人完全满意的关于数学本质的概括。为此,要从不同历史阶段分析和认识数学的本质;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数学的本质意义;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也随着各人对数学的感觉不同而异。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多地取决于对数学的心灵感悟,这才是接近数学、走进数学、研究数学和发现数学真理的不竭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1数学思维及其特殊性。思维“指的是人们的理性认识活动”.思维“作为对客观存在、物质及其规律性的反映”,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过程”,因此,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数学思维应该是指,人们借助数学概念、数学判断或数学命题、数学推理、数学假说和数学理论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量的这一侧面及其规律性的理性的和能动的认识过程与活动.  相似文献   

6.
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是对“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活动的本质存在多种有争议的观点。我们认为,思考教学活动本质首先应明确它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科学问题,作为一个哲学问题,它应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认识论问题还是本体论问题,不同性质的问题有不同的解答方式。对教学活动本质问题性质和致思途径的认识有利于消除对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无谓之争,并使之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7.
浅析数学问题中的“表象”掩盖“本质”安徽省枞阳中学刘汉顶一道数学题能否解得顺利、迅速和富有创造性,常常决定于能否透过表象洞悉本质.从这个角度讲,解数学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揭示问题本质的过程.那么,中学数学问题中常有哪些“表象”,又掩盖了什么“本质”呢?...  相似文献   

8.
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要从实际数学活动过程和数学的持续有效性出发,除了拉卡托斯的启发式过程,对“前启发式过程”以及从应用中发现、创造数学的过程的研究是结合实际数学活动过程认识数学本质的重心.具体的技术分析不仅要基于数学史,更要全面地考察数学的“横断面”.数学的持续有效性也是揭示数学本质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几位知名学者对数学本质的一些讨论。认为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具有个人建构性;对数学本质的认识的重心应从追求统一的形式定义转移到看这种认识能否在某些领域带来一些启发和作用,能否在某些方面影响我们的观念上来;对数学本质的种种认识在哲学、数学自身、数学教育三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着重探讨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国《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位》指出:“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更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是不易弄清楚的,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是如此.本文试着从课堂教学中强调的数学本真特质出发.以是否有利于有效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尺度,谈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教学被异化为评价而不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本身。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重"评"的形式而忽视"价"的本质,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经由数学教学活动获得发展,它应当是为了数学课堂教学,而不是为了评价本身。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教学基本形式所具有一般课堂性质的正确理解,而且要基于对数学课堂作为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特殊课堂性质的深刻领会。应当重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这个特殊学科背景意蕴下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50,自引:11,他引:50  
在数学文化的基本观念中,数学被赋予了广泛的意义,数学不仅是一种科学语言,一门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具有审美特征 的艺术。在此基础上,数学素质的含义应予以新的阐述,数学素质的本质是数学文化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的整合。而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本质,把数学文化理论贯穿到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从数学的特点、我国广大民众的科学人文精神素质情况、社会进步需要看,科学人文精神应是数学教育的最重要内涵之一。数学教育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应将数学教育置于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来考虑。数学教师要有数学文化的观念,需要注意到学生所具有的观念及其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数学文化研究打开了透视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更为广阔的视角.数学与数学教育观、大众文化、民族与传统文化、数学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些都是数学文化研究的重要相关领域,也是深入开展数学教育文化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从数学科学角度上看,首先应从函数图像上反映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横纵做比较,抓住重点,一一突破,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科学内涵;其次应从整体上,社会形态上理解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真正达到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工具".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应用数学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自然科学特别是以数学为基础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市场化及失业率与空间距离数学信息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的发挥,都可利用数学建模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16.
数学猜想作为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智能型人才,因此,学校的数学教育在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非逻辑思维的培养,特别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笔者就学习数学史的体会在本文中对数学猜想、数学猜想的作用和构成作一点阐述。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一直都很重视数学的学习和研究,其颇具现象学色彩的"数学哲学"思想构成其科学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数学的东西"(ta mathemata)就是人们能够学会的东西,进一步讲它可以作为"知识"的标准而存在,它标明了事物的可敞开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只有特定的事物才能显现自身,它是现代科学、数学和形而上学的共同根源。此外,海德格尔认为,数学的可应用性是一种衍生特性,它奠基于数学的"可靠性",可靠性基于事物与此在的照面,或者说此在把存在者的可靠性"带上前来",只有那些可教的、可学的、与人照面的东西才能对其作出有用与否的评判。今天的数学虽然来自于古希腊广义的"数学的东西",但是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莫愿斌 《高教论坛》2012,(10):66-68
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出了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由于侧重点不同,从而具有不同的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将数学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为研究方向,具有和数学专业明显的不同。因此,对该专业的定积分与微元法的教学必须要与数学专业的形式定义有所区别,也应与其他工科专业的过于粗糙有所不同,而应该充分凸显该专业既注重形式定义的重要,也要突出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的特色。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出发,对定积分与微元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合于该专业的关于这两个定义的教学方法,旨在指出该专业所要求的教学特色,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Finding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ial structure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process skills and the impact of children's competencies in process skills on their performance o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hievement tests in 3rd grade. A subset of 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Kindergarten cohort data set (n = 8,731) was analyzed using multileve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process skills were highly related at the construct level but not at the indicator level, as was anticipated. Kindergarten children's competency in mathematics process skills was a strong predictor of their performance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tests in the 3rd grade. However, children's competency in science process skills was only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their performance on a science achievement test in the 3rd grade. Moreover,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gender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process skills and performance on achievement tests. Practice or Policy: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process skills should be supported utilizing integrated inquiry-based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ctivities to help children recogn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i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n later grades.  相似文献   

20.
英才教育之忧——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数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一贯重视英才教育,对比美、英、法等几个发达国家英才教育的各自特点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到就我国数学学科的英才教育而言有如下3点令人担忧:(1)激烈的高考竞争导致了英才教育的异化;(2)数学竞赛越来越多的功利性使我们偏离了英才教育;(3)过度统一的标准和教材使我们难以实现英才教育.因此,我们倡导数学教育要回归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