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作文》2006,(3)
春秋时期,郑国的贩牛商人弦高正赶着一群牛离开自己的国家到洛阳去卖。走到半路上时前面传来消息,有一队秦国兵马向这边飞驶而来。原来,秦国是想趁着郑国的国君新逝,借机来偷袭郑国的。弦高想回去报告,可已经来不及了。弦高思索再三,遂心生一计,就赶着牛群大模大样地拦住秦军,冒充郑国的使臣喊道:“本使臣奉国君之  相似文献   

2.
弦高犒军     
《中学生(作文版)》2011,(7):109-109
弦高是郑国的一位行商,经常来往于各国之间做生意。有一年,他去周王室辖地经商,途中遇到秦国军队,当他得知秦军要去袭击他的祖国郑国时.便一面派人急速回国报告敌情,一面伪装成郑国国君的特使,以12头牛作为礼物,犒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偷袭之事,只好班师返回。郑国避免了一次灭亡的命运。【适用话题】随机应变、机智、爱国、慷慨等。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2,(11):13
距今两千六百多年前,郑国(今河南中部)有个商人叫弦高,他常在洛阳一带做贩牛的生意。有一天,弦高赶着牛群去洛阳牛市。途中,他碰到了刚从秦国来的一个朋友。此人对弦高说:"秦王已经派将军率精兵去偷袭你们郑国,很快就要到这一带了。"弦高想,郑国是我的  相似文献   

4.
李桃兵 《语文天地》2013,(12):12-13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鼓动如簧之舌说退秦军,尽显春秋时期纵横家风采。秦穆公率秦军随晋文公伐郑,在烛之武一番游说下又立即撤军,并且派人帮助郑国守土,如提线木偶,  相似文献   

5.
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均节选了出自《左传》的《崤之战》,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北京版高中语文选修一,鲁版九年级语文选修等。该文写秦军偷袭郑国未果,只好"灭滑而还",在途经崤山时,遭晋军伏击而大败。此前,由于秦军东征要越过晋国南境,晋军方面早就掌握了秦军东征的情报,于是在晋国朝堂上主张伏击秦军的原轸和反对伏击秦军的栾枝,展开了一场争论。原文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殽之战》上说,“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途遇偷袭郑国的秦军,他一面以郑使者的身份“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一面“且使遽告于郑”,使郑国迅速戳穿杞子、逢孙、杨孙的阴谋,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弦高为什么要以“乘韦”——四张熟牛皮作为先礼呢?我们认为,其道理  相似文献   

7.
<正>【内容解析】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相对简单,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烛之武奉命前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最后使秦军晋军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但以下几个方面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重点与难点:1.本文言简义丰,意旨深远,对文中重要字词如"许""缒",需仔细体会,方可体会其语言之精,进而体会"春秋笔法"的妙处。2.了解秦晋郑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理清烛之武  相似文献   

8.
关于卜偃     
《殽之战》开头记述:“(僖公三十二年即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堰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标点据《春秋左传集解》,下同、)结果不到半年,晋国打了偷袭郑国的秦军的埋伏,取得了殽之战的大胜。  相似文献   

9.
厉兵秣马     
厉兵秣马,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杞子,是秦国的大夫,驻守在郑国。有一天,他派人密报秦穆公,让他趁秦军掌管郑国北门的便利条件,趁机来偷袭郑国。秦穆公接到密报后,觉得机不可失,不听大夫蹇叔劝阻,立即派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将帅领兵远征郑国。蹇叔的儿子也在这支远征军中,送别时,蹇叔抱住儿子  相似文献   

10.
填字游戏     
纵列1.春秋时郑国商人的名字,曾假托君命犒劳秦军而挽救郑国命运。2.指某国的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处于别国领土之中。3.国内著名篮球教练,曾是领导中国国家篮球队最年轻的主教练。4.前苏联领导人。5.曾被称为"终南山神医"的一个披着医生外衣的骗子  相似文献   

11.
烛之武之所以能说退秦军.就因为选好了论辩的角度。 鲁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并分别占领了郑国的汜南和函陵。郑是小国,多年来在东齐、西晋、南楚的夹缝中求生;这一次更面临灭顶之灾。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郑国老臣烛之武用绳子缚住身体,从城墙上缒下去,夜见秦穆公。  相似文献   

12.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双方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一番说辞,便让秦君撤军并派兵帮  相似文献   

13.
1.牛贩子拯救了一个国家 秦始皇的祖先秦穆公那会儿,就有一统天下的雄心。有一天,机会来了。他们安插在郑国的卧底送来一个绝密的情报,大意是他已经取得了郑国国君的信任,负责守卫郑国的北城门,如果秦国来个突然袭击,里应外合。就可以一举拿下郑国。  相似文献   

14.
依照儒家观点,"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征伐才符合道义,但在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因此儒家认为:"春秋无义战"。照此观点,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的"晋侯、秦伯围郑"之事,就是一件不义之事,而细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我们可以发现,三个主要人物在义与利的天平上的不同抉择。烛之武对秦伯晓之以利害,代表郑国让渡了部分国家利益,才劝退了秦军;在更大利益的驱使之下,秦伯背信弃义,"弃晋如涕唾",摇身一变,成了郑国的盟友.  相似文献   

15.
古卷大戏台     
这是一本好玩的故事书。晚上,你做完当天的暑假作业读《史记》,就会感到像来到了一个大戏台。锵锵锵锵……刀光剑影的战场,诡秘幽暗的宫廷,草茂木长的旷野……“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傅美人一笑而戏弄诸侯;“弦高退师”,郑国商人智退入侵的秦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汉战争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在表演;“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的慷慨悲歌;“醉酒斩蛇”“从云得季”的帝王神话……  相似文献   

16.
羊狠狼贪     
芒雨 《初中生》2014,(22):18
正在刘玄之前的两百多年,巨鹿之战时,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与各路抗秦兵马会于巨鹿。在宋义眼中,项羽是一介武夫,不懂用兵之道。项羽要率兵挺进,对宋义说:"听说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过黄河——楚军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里面响应,必定可以击破秦军。"宋义说:"不对。拍击牛身上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殽之战》一文,写鲁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竭其兵力欲向郑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因郑国有备,故秦灭滑国。滑是晋的同姓国,加之晋文公新亡,因此,晋国上下对秦义愤填膺,元帅先轸力主发兵截击秦军。在殽山秦受到了晋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秦国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但是晋襄公偏听了母亲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的夫人)的  相似文献   

18.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讲的是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伯让烛之武出面单独与秦穆公谈判,晓以利害,终于说服秦穆公撤军,使秦晋联盟破裂,从而顺利解围,郑国得以保全的事。文章篇幅短小,人物着墨不多,叙事简洁,尤以语言描写见长,备显烛之武的说话功力。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伯听取佚之狐的建议,请烛之武出面与秦军谈判。烛之武因早年不受重用,牢骚满腹无处宣泄,现正好借此机会发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委婉含蓄,其言外之意是:我年轻的时候您不用我,如今国家有事您才来找我,我不干,您另请高明吧,!”郑伯既惭愧又生  相似文献   

19.
好词实验室     
东道主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一起围攻郑国,郑国于是派烛之武去秦国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国在秦国的东方,秦国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到各国来来往往,缺少的食物、物资都由郑国来供应,这对秦国不是也挺好的吗?”  相似文献   

20.
筚路蓝缕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庄王领兵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shù)到晋军中求援。皇戍对晋军将领们说:“现在,楚军轻而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