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情绪和情绪调节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情绪和情绪调节的操作定义,提出情绪和情绪调节是相同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它们如何利用相同的过程以及影响情绪和情绪调节的因素。作为新生领域的感情神经科学也与情绪和情绪调节有联系,感情神经科学产生了一些最新的工具来研究情绪,但是这些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情绪记忆是情绪和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当今国际研究的前沿。近年来,由于情绪记忆定义的多样化和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使得研究跨度很大、纷繁零散。该文针对这种现象,对情绪记忆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简要介绍了已有的情绪记忆理论模型和情绪记忆理论模型的新进展;从情绪记忆的组织、情绪和记忆系统的关系、情绪本身的记忆和情绪性刺激的记忆等角度对情绪记忆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自我意识情绪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价自我或被他人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主要有自豪、傲慢、内疚、羞耻、尴尬等形式。而自我意识情绪理解是指个体对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该文对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自我意识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且对未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研究的开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自社会学家Hochschild首次提出“情绪工作”的概念后,情绪工作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现已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提出了多种情绪工作理论模型及情绪工作策略。本文对有关情绪工作的理论模型及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并对情绪工作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情绪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但我们对自己情绪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心理学家对情绪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情绪研究中缺乏可靠的、能据以建立理论体系的实验资料。情绪不便于在实验室的人为气氛中进行隔离研究;尽管如此,许多心理学家还是对情绪过程做了许多理论上或实验上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推动了情绪心理学的发展。纵观情绪研究的发展,可以看出,情绪研究由重视情绪的外部表现和外周变化,逐步转向重视情绪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早期行为主义强调情绪的外部表现和有关联的内脏变化。从坎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艾夫里尔提出情绪创造概念,认为情绪自身就是创造的产品,为创造力和情绪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情绪创造概念是情绪社会建构理论的直接拓展,新奇、有效和真诚是这种心理社会现象的显著特征。个体差异与文化演变研究的结果表明,情绪创造特征具有个体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差异性。情绪创造研究打破了情绪与创造研究的“关系”模式,将来还需要从概念表征层面上进一步探讨情绪创造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情绪加工能力对于个体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显示盲童存在社交问题,其中情绪理解和表达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盲童情绪加工领域的情绪理解和面部表情表达进行了研究综述,探讨了盲童情绪理解和表达的特点,分析了视觉经验、早期亲子互动和年龄对情绪加工的影响,阐述了目前盲童情绪加工的研究方法,最后围绕盲童情绪加工能力干...  相似文献   

8.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很久以来受到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记忆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也受到了关注。随着对内隐记忆研究的深入,在研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时,国内外学者不仅对情绪对外显记忆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也对情绪对内隐记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个体的情绪状态以及个体的启动情绪状态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研究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情绪唤醒水平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对记忆内容的影响、情绪对记忆的主观确信感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外以神经影像技术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对在教育领域运用情绪对记忆影响研究的新成果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地研究听障学生的情绪理解特点,研究分别选取了24名听障与健听初中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设计了情绪原因识别、情绪表情识别任务。研究结果发现:听障学生情绪理解水平显著低于健听学生;听障学生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级升高不断发展,健听学生情绪理解各年级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在听障学生及健听学生情绪理解上差异不显著;不同效价情绪因素在听障学生及健听学生情绪理解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有关情绪调节的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其中对情绪调节理论模型的研究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目前研究者提出的情绪调节理论模型可以分为过程模型和结构模型两种主要形式。两种模型都是研究者根据自己不同的研究关注提出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情绪调节既可以看做是一个包含一定心理成分的结构,也可以将其看做是遵循一定发生顺序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从其文本构成本体来说,是音乐与文学的联姻,这一本体特征结合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本质就是曲情与诗情的情感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度创作情感;从其艺术美的本质来说,声乐艺术审美的生成是人声所负载的曲情、诗情和以此为情感依据的声情演绎,也可以说是二度创作情感。笔者从声乐艺术情感论的理论视角,探析声乐艺术的本体构成,即从诗情、曲情、声情三方面及三者的关系上论证了声乐艺术的情感美学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诗语音形式的理论发展中,郭沫若以极端的方式奠定情绪主体在诗歌活动中的本体地位,并通过写作示范展示出这种主体作用的强大,形成了新的情感经验生成模式。但是,对于主体激情的过分推崇.又使他忽略了存在于主体情感与诗歌表现之间的审美中介环节,从而成为他之后的语音形式探讨的新的出发点和理论假想敌。  相似文献   

14.
冯梦龙的情教说是晚明尊情思想发展的高级阶段,冯梦龙提出“情”的本体论,将“情”推到了至上的地位,但情与理斗争,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尊情思想没有发展成维护个人权益的理论,“情”本体论的建立也不是要推翻旧道德,而是要为现存道德更换基础,以此去拯救世道人心,冯楚龙的情教说和尊情思潮都未能实现向近代思想的转换,这是因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都没能提供这种转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Mark Flynn 《Interchange》1995,26(4):365-381
In this paper I analyse the concept of emotion on Jean Piaget's theory of development and Alfred North Whitehead's theory of growth. For Piaget, emotion is the motivating force of action emanating from outside the individual in the form of sensations emitted by objects. His view is rooted in the Newtonian conception of a universe comprised of isolated objects requiring an emotive force to initiate a series of mechanis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objects. Piaget reduces all conscious human experience to a cognitive formulation of these causal relations. His abstract concept of emotion as force fail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ily feelings, emotions, and higher forms of consciousness in human beings. Conversely, Whitehead explains that emotions are the crucial mediating factors between the welter of awareness of these feelings in higher organisms. His view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ew physics and its emphasis on indeterminacy, energy, and the organic relationship among events. Whitehead's concrete concept of emotion gives insight into the experience of bodily feel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growth and learning of human being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conflicting views of emotion for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are clear. Psychologists must avoid the reductionist tendencies illustrated in Piaget's theory if they hope to understand the subtleties of human experience. Failing to do this will lead them to a concept of human growth and learning in which ideas have no in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 knower. Such a conception distorts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beings and ignores the joy of knowing.  相似文献   

16.
基本情绪理论假定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着6-8种基本情绪构成所有情绪的基础,然而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否定了情绪的自然属性和整体性.原始情绪理论对基本情绪理论进行了拓展,它将行为准备状态作为情绪产生的基础,有效地解决了基本情绪理论与情绪的社会建构理论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情绪形成过程的一种大胆假设,丰富和发展了情绪理论.  相似文献   

17.
情感作为艺术的本体,它与形式的和谐运动,构建了一个丰富的艺术世界。笔者将结合古代文论,对两者的综合审美意蕴,以及它们所体现的韵味、风格、文气等作些论述,力图对情感与形式的辨证关系有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异常迅速,其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长足的进步。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且极具实用价值的教学法,却很少出现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中。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它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中的一些条条框框,能够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试图将情境教学法引进幼儿园集体教学中,以更好完善学前教育理论,进而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Vygotsky’s sociocultural theory (VST) has been increasingly utilised as an effective framework to account for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Yet, within VST, emotion has neither been systemically theorised nor investigated.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offering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Vygotsky’s perspective on emo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cognition. Employing a content analysis approach, three of Vygotsky’s key texts on emotions were closely read and analysed with emerging themes grouped into a system of interrelated theoretical tenets. 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paper benefit schola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ing emotions from a VST perspective as well as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0.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情绪智力理论 ,是由塞洛维 ( Salovey)和梅耶 ( Mayer)正式提出 ,经过戈尔曼 ( Goleman)在其《情感智商》一书中推广而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国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情绪智力的涵义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 :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它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 :智力理论的提出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全面地提高教师的素质 ,并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 ;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学生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