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晓霞 《现代语文》2009,(8):157-15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我国的“韩剧”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股冲击我国文化市场的“韩剧热播现象”。本文将这一现象放在传播学视野中就韩剧的文化传播功能和韩剧的文化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初韩剧进入中国,顿时在全中国掀起了一股"韩流".以<蓝色生死恋>、<爱情是什么>为最初韩剧的代表.在国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狂潮,并引发中国观众热忠于一切具有韩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为韩国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本文从电视剧的传播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总结其经验,结合国产电视剧的传播效应,对照比较,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国产电视剧的本土文化宣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说,电视是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革,电视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韩剧近年在中国内地的流行,使韩国文化借助电视这-媒介,大规模地渗入中国内地,对我们的消费趣味、情感表达、审美风格、价值认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走向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播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内容。19世纪文化人类学中的“传播学派”,首先把传播作为人类文化现象进行了考察。传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吸收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营养。然而,由于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存在着许多隔膜,对于传播这一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的本质研究,迄今没有太大的作为。当今以互联网络为标志的媒介革命,又向传播学和文化人类学提出了新的理论挑战。传播学家已经意识到,传播学必须借助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审视人类传播现象。这已成为传播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吴娟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124-126
韩剧进入我国后,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势之强劲令人瞠目.如今,韩剧热播已成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成为媒介时代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的典范,这些影视剧契合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这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一定意义上说韩剧又带有浓厚的迎合消费大众的媚俗倾向.  相似文献   

6.
2010年, "凤姐"的走红引发我们对传播学的思考.网络传播控制的缺失、大众媒体的追捧、公众媒介素养的亟待提高是低俗文化流行的因素.对此,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韩剧进入我国后,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势之强劲令人瞠目.如今,韩剧热播已成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成为媒介时代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的典范,这些影视剧契合了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这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一定意义上说韩剧又带有浓厚的迎合消费大众的媚俗倾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借鉴批判学派的媒介研究方法,对韩剧文本进行类型化分析,探究韩剧在中国传播的深层原因,为我国电视剧生产者提供可借鉴的媒体类型生产模式。韩剧主题生活化、风格本土化.叙事模式化,以偶象为卖点等类型化元素是其走红中国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时下,娱乐已成为大众媒介的宠儿。媒介的娱乐化浪潮也标志着中国媒介文化的转向。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本文在梳理我国媒介文化娱乐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选取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两种理论视角,对传媒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韩剧在我国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因素,并通过借鉴韩剧成功的经验提出推进我国电视剧走出国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以近期活跃在各地方荧屏的民生新闻为例,对媒介平民化传播的特点、手段、影响等进行研究分析.本文认为,贴近民众的媒介内容、平易近人的表达形式、深度互动的传播模式,是大众媒介平民化传播的主要特点和手段.这种平民化传播在营造公共空间、彰显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但应避免由此导致媒介文化的低俗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手机媒介文化的内涵侧重于手机媒介在当代社会所引发的信息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是融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大众媒介文化,也是一种视觉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文化的缺失现象越来越明显,对此,我们应当坚持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原则,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倡导媒介自律,提高大众媒介素养,以构建健康和谐的手机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就目前韩剧在中国风靡的现象,剖析韩剧内含的儒家文化,解读传统文化在韩剧中的继承与发展,并揭示出文化创新对当代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姜南 《华章》2011,(36)
电视媒介传播功能缺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传统文化、经济利益、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对电视媒介传播起到制约和推动的作用,电视媒介传播需要电视媒介从业者更加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蓝色生死恋》、《大长今》、《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为代表的韩剧在中国的兴盛,除了其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大众媒介的广泛介入和其受传者(观众)观念的改变等多种更为复杂的因素影响。文章试图以大众传播为视角来对这种现象作一个尝试性的探究,以期丰富我们对如火如荼的"韩流"现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韩剧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的文化市场,"韩剧热"一直不得降温,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市场对象的稳定性。笔者认为,韩剧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现象,一方面是中国初探韩国文化的一扇窗口,但另一方面也要辩证地看待,毕竟韩剧代表的并非整个韩国的文化,期间也有很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杜撰情节。因此,本文将对韩剧流行于中国文化市场的原因进行研究,并站在观众的角度辩证看待韩剧,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前后,健康传播学在美国源起。如今,健康传播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医患传播、健康传播运动、大众媒介上的健康传播、危机传播、健康传播中的新技术以及健康传播研究方法这六个方面可以对美国健康传播目前的研究问题、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进入我国的"韩剧"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股冲击我国文化市场的"韩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成为"韩剧迷".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中国内地的电视节目上,到处都有韩剧的身影。韩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冲击着中国市场,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同时,韩剧作为一种电视文化,也处处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制作精美的韩剧里,我们找到了失落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传播学及其理论研究是对于民族群体承载并传递民族文化信息、物质的传播行为、相互交往行为活动规律的理论建构,也是创建中国特色传播学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传播与文化信息交往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学与民族文化遗存形态关系研究;人作为文化的媒介,成为传播的终极介质研究.用现代传播研究方法,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传播方式、传播初识、传播行为、传播介质的研究.同时研究这些介质本身保留的民族文化.创建民族文化传播学,同西方大众传播学的规律性研究不同,它更加关注对于民族生活化传播行为的研究,并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视角进行传播内容的文化分析,以沟通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