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的挑战。空间资源是研究型大学办学的基础性资源,它的优化配置对于促进研究型大学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英国学者吉本斯等人总结当代社会特点,提出,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由以学科为目标的"模式1"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模式2"转变。"模式2"下知识生产呈现出应用性、跨学科性、规模性和信息性等特征。知识生产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使命,研究型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教学组织以及科研活动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但目前研究型大学空间配置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因此需要通过搭建知识纵向流转的空间平台,打造知识横向融合的学科熔炉,构建生态型和智慧型校园环境来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新型知识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研究中,人们更多把目光集中在政府的科技政策、经费投入、办学自主权、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这些因素对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专业应用学科的生成和学术研究的多元发展机制。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能够常盛不衰,与其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总是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捕捉到新的知识增长点,从而把握学术发展前沿,引领社会发展。本文试图从知识生产模式和学术发展机制上探讨研究型大学既能灵活多样又保持自身学术传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理念滥觞于美国,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的结合与转变不仅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解决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当代科学发展与知识创新越来越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以及整体化的趋势,新的知识生产呈现跨学科性的基本特征。知识贵为整体,过度分化的学科知识消解了社会科学研究者对复杂的社会事实与问题的认识能力,以及消解了作为整体的思想活动的能量。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受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与知识创新的驱动而生,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审原有培养"学科守门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将跨学科理念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逐渐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通过对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及组织制度保障进行研究,为其他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乐 《高校教育管理》2019,(3):10-18,60
知识的价值边界在知识经济时代被极大地拓展,知识的生产、传递、交换、消费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而伴随着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信息技术革命等现代社会的多重特性,知识生产模式正从传统的"模式1"向"模式2"转型。新模式与传统模式具有多重本质性差异,知识范式的转型或将成为以知识为本质属性并兼具知识生产密集性特质的研究型大学结构性变革的外驱力。在转型时代,研究型大学应保持改革的敏锐性、主动性、自觉性与前瞻性,悦纳知识范式转型、积极与弥散性知识生产机构开展互动与合作、基于自身优势建构具有内在独特性的知识生产体系、控制知识生产者的生产过程、改革并完善评价体制机制以驱动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等多重职能的整合性发展,从而继续处于社会知识生产体系的中心并对其发挥持续性、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伴随经济全球化、知识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术商业化的快速传播,知识生产模式开始转变,成为影响研究型大学优势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新知识模式在应用语境、跨学科、非线性和网络式方面的多重变化,引发了英美等国外研究型大学学科培育模式的一系列变革.相比较而言,对于仍然是以传统单一学科模式为主导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来说,这种以跨学科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新模式,正深刻影响着我国优势学科培育的价值取向、理论系统、组织建制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组织技术经历了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阶段。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创造和应用活动不再是单独地进行,而是被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大学在应用中生产知识。创业型大学正是在校级层面主观地推动和组织了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使其成为大学知识生产的最主要模式,这是创业型大学在组织技术上对传统大学的超越。为了配合这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创业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脱离传统大学的发展模式。以新兴大学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单一的学校文化和自上而下的公司化经营战略是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相形之下,诸如MIT、斯坦福等美国研究型大学不能被认为是创业型大学,而是具有学术创业精神的大学。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凸显了知识的价值和地位,推动了现代研究型大学的产生。本文从复杂性时代的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入手,讨论了高科技时代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作者提出,根据复杂性时代需求、高科技发展特点和由此而来的人才格式的变化趋势,科学研究逐渐成为大学的核心功能,成为推动研究型大学变革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建立创业型大学——来自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回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已经由社会的边缘组织转变为经济社会的轴心机构,在实现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平衡社会外部需求与自身发展,一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正在调整其传统的职能,一种新的大学发展模式——创业型大学日渐崛起。分析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崛起的动力机制和典型特征,使我们认识到创业型大学对知识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型研究型大学是知识生产方式转变的产物,深受企业家精神影响。新型研究型大学与传统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新兴大学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在战略定位、发展模式上存在本质区别。新型研究型大学具有小而精、高起点,创新驱动、聚焦前沿,需求导向、跨界合作,立足全球、开放办学等精神特质。新型研究型大学立足于有组织的创新,致力于将科学家的好奇心引导到有组织的目标上,创造有利的学术环境,推动政府、市场、大学跨界合作,引导大学科研向生产实际转化,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知识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出知识生产的情境化、集体性和跨学科协同性,知识生产的主体多元性和组织多样性,知识生产的社会责任性和杂合式的质量控制标准等特征。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大学科研的理念、目的、地位、组织结构、科研评价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兴趣主导、以学科为基础、"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知识生产的内在复杂性及大学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打破了既有的大学科学研究的学科依附壁垒,改变了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方式。因此,基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导向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等多种知识生产模式,成为个体自由探索研究之外的重要研究范式和大学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关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要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知识溢出创业理论认为新知识、新技术会带来创业机会,因此,研究型大学作为当今社会新知识、新技术的诞生地,其知识溢出的速度和程度都会对创业活动产生影响。因此,以知识溢出创业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针对目前研究型大学在知识溢出路径上存在的现有知识溢出路径未发挥其功能以及知识溢出路径建设不完善问题,从建立"高校—社会大众"的溢出路径,克服知识溢出的地理限制,鼓励学术创业以及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提出未来知识溢出路径的新构想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研究型大学投身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以5所一流研究型大学为案例,识别了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开展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社会服务目标、实践载体、组织机构、条件资源和制度规范五个关键维度及其构成要素,并梳理了各要素的运行逻辑。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具有目标导向性、系统联动性、协同创新性特点,是一个由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复杂系统。有别于"第三职能"或"终端服务",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强调"学术的全过程参与"。为高质量服务社会,研究型大学要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服务主体的责任、积极转变科学研究范式、逐步淡化"交付式"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路径,坚守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的信念,将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落到实处,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对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智库的研究发现,两者职能逐渐融合,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存在组织协同发展的特质。基础支撑包括创新性知识生产、政治经济利益驱动、地理位置趋同集群和资源互补的现实考虑。形式体现为大学设立智库、智库成立研究生院、智库发展新大学、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合作共建研究机构等。这为推动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组织协同发展带来了组织价值理念、管理和评价制度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中美战略博弈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命题由此而生。我国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既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也面临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在国家政策有力支持下,主动借鉴国际上新兴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国内研究型大学改革成果,勇于改革创新,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独特优势,并且展现出起点新、理念新、体制新、视野新、模式新和机制新等六大特点。与此同时,新型研究型大学也面临着五大挑战,如政策依赖、财源单一、原创不足、依靠排名和特色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巨大考验。在未来,新型研究型大学应从创新创业型文化构建入手,着力建立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在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将大学所创造的知识、技术、成果转移到社会与商业上,把知识转化为财富,实际上涉及到大学知识的流通与应用即大学技术转移问题。作为大学技术转移的重要模式,大学衍生企业这一在不久前被认为是大学学术发展的附属物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衍生企业的产生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表明了衍生企业本身是大学技术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高科技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是高科技企业群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地凸显了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知识与技术“辐射源”的大学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该文探讨与分析了大学技术转移的衍生企业模式,并借此针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高校金字塔的顶端,是一个名校云集的群体,代表着美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在美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德国大学的模式在新大陆落地生根,研究型大学至今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基金会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基金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不仅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也推动了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本文以时间为序对基金会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两次学术革命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研究被引入大学的第一次学术革命 ,造就了研究型大学。此后科学研究这一大学(主要是研究型大学 )的社会职能逐步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 ,从“小科学”步入“大科学” ,研究型大学也由此在今天成为新知识与新经济的策源地 ,以致人们提出大学正经历着把经济发展也引为学术使命的第二次学术革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遵循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成果的阶段性产出规律,以高深知识资源为中间产出,将知识创新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知识创造阶段和知识应用阶段,并据此构建效率评价的两阶段理论模型与基于网络DEA的测算模型。本研究通过评价2006—2017年我国29所研究型大学的知识创新生产总体和两个阶段的相对效率发现:知识创造阶段制约了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生产总体效率的提升;占较大比例的综合类和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知识创造阶段的生产效率相对低于知识应用阶段,并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师范类研究型大学知识创造阶段的生产效率相对最高,知识应用阶段的生产效率连续几年下降后出现大幅回升。研究型大学应通过强化知识生产者激励机制、加强知识创新生产过程管理、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措施,促进两个阶段知识创新成果产出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