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讲 解物体垂直主光轴与平行主光轴的成像规律.这会给学生一个错觉.他们认为如果物体与主 轴成任一角度θ.如图1所示.由于物体AB上各点物距、高度、放大率均不同.因此不少人认为它们所对应的像点就不会在同一直线上.所成的像A′B′应该是弯曲的.  相似文献   

2.
全卷共七题 ,总分为 1 4 0分 .  一、(2 0分 )两个薄透镜 L1和 L2 共轴放置 ,如图图预 2 0 - 1所示 .已知 L1的焦距 f1=f,L2 的焦距 f2 =- f,两透镜间距离也是 f.小物体位于物面 P上 ,物距 u1=3f.(1)小物体经这两个透镜所成的像在 L2 的   边 ,到 L2 的距离为    ,是   像 (虚或实 )、   像 (正或倒 ) ,放大率为    .(2 )现在把两透镜位置调换 ,若还要给定的原物体在原像处成像 ,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   边移动距离    .这个新的像是   像 (虚或实 )、   像 (正或倒 ) ,放大率为    .二、(2 0分 )一…  相似文献   

3.
采用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的像,再用玻璃板呈接像,便于找出清晰的像,测得物体成不同性质像时的像距,最后借助于图像,将不同性质的像分类分析,则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归纳就变得水到渠成。而在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抓住特点,依托图形,采用动态操作,将规律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像距、物距及像的性质的动态分析,降低运用规律的难度,提高运用过程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凸透镜的两个分界点是指凸透镜物距的两个分界点 :f处和 2f处 .它们既是分界点 ,同时又是两个极值点 ,f处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也是放大率m最大的点 ;2f处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也是成实像时 ,物像距离L的最小值点 ,此时m =1 .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凸透镜这两个分界点能使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这一难题得到简便地解决 .一、像的动态变化∵m =|v|u =像长物长,∴在物长不变时 ,m越大则像长越大 .例 1 有一物体从离凸透镜无限远处沿主光轴向光心移动 ,物体经透镜所成的像的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  相似文献   

5.
透镜成像的两条规律及其应用江苏丹阳市延陵中学贡建荣物体沿透镜主轴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放大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本文试就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虚惊、凹透镜成虚像三种情况,利用作图法进行总结,得出两条规律,并举例说明规律的应用.1.两条规律的得出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高中物理补充练习题中时常出现关于透镜所成像移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类问题做一系统讨论、归纳,总结出规律,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关于透镜所成像移动的问题,常有这样两类:一类是当物体沿透镜主轴移动时,像也跟着移动,比较像和物哪一个移动得快;另一类是当物体沿主轴匀速移动时,像是否也匀速移动。这里利用透镜成像公式,分别讨论上述两类问题。 先来讨论物体沿着透镜主轴向着透镜(或离开透镜)运动时,是像移动得快还是物移动得快,以凸透镜为例。  相似文献   

7.
在透镜成像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不透,甚至混淆;对某些物理规律认识片面,应用时易出差错。现将几个疑难问题作如下解释。问题1:光路可逆,物与像也可逆吗?有的学生总把光路可逆与物像互换混为一谈,认为把像看作物,真正的物即变成像。或认为像的位置放物体,则所成像必在原物体所在位置处。有的书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遇到  相似文献   

8.
光学中的多次成像问题是物理竞赛命题的热点,当然在备战竞赛时应被列为重点.解答物体通过光具组成像问题的总原则是: 物体通过前一光学元件所成的像就是后一光学元件的物. 此处,还要注意:  相似文献   

9.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成像规律:①像与物等大;②像与物到镜面等距;③像与物连线跟镜面垂直;④物在镜中成虚像;物与像对镜面对称;⑤像与物的位置左右相反.这个成像规律可用“物像对称,左右相反”简记.这五个特点,用途广,命题多,每条都可单独命题,也可几条综合命题.现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像对称,左右相反”简单介绍钟表时问在平面镜中的“读法”.  相似文献   

10.
一、重点难点突破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不同通过对这三个光学器件的实际应用过程作对比,我们会发现它们成像的情况与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有关,为了得到清晰的像,我们要不断调节物体与镜的距离或是像与镜的距离: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离镜较远,像离镜头较近:投影仪投影时,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屏幕离镜头较远,用放大镜时,物体与镜一般都贴得较近.照相机拍摄的像与实物在镜头的不同侧,成的像是缩小的;投影仪投射的像与实物也是在镜头的两侧,但是成的像是放大的,放大镜成的像与物体位于镜的同一侧,成的是放大的像.  相似文献   

11.
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物体在镜前运动时,无论何时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也就是像的大小不变.而且始终满足两者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此,物体移动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必然发生移动,其规律如何呢?下面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光学现象 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远 ,镜中的“像”越小 ;物体距离平面镜越近 ,“像”越大 (甚至等于物体的大小 ) .疑点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69面有一个课堂实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 ,物体距平面镜较近 ,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大小十分接近 ,经过教师的引导 ,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 ,最后得出虚像与物等大、正立且关于镜面对称的结论 .在实际生活中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上述结论相矛盾 .为什么人眼看到平面镜中虚“像”的大小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有关 ?析疑 要讲清楚上述疑点 ,必须弄清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上述…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题中,有这样一类习题——请学生根据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判断出时钟所示的实际时刻。下面举一例,以说明镜中时钟的读数判断方法。例题图中是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由像中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可知实际时刻为()。A.7∶19B.3∶37C.4∶41D.8∶22由课本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规律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和物体位置左右互换,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即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和物体有关于平…  相似文献   

14.
探讨平面镜成像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莲 《物理教师》2002,23(7):36-37
平面镜成的像通常都是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但是 ,平面镜是否可以成实像呢 ?而且像是不是都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呢 ?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1 平面镜的像与物体的大小“不相同”吗 ?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一课中 ,往往有学生会问这样的问题 :当人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时 ,镜中的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而人的大小并无改变 ,怎能说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呢 ?生活中确实有这种现象 :当人远离平面镜时 ,看到的像会变小 ,走近平面镜时 ,看到的像会变大 .难道课本知识与上述现象相矛盾吗 ?大家知道 ,…  相似文献   

15.
平面镜对光线有反射作用,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物体在镜前运动时,无论何时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也就是像的大小不变。而且始终满足两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此,物体移动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必然发生移动。其规律如何呢?下面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拿起凸透镜观看远处的房屋、树木等物体时,看到的是房屋、树木等物体倒立、缩小的像,并且会认为此像是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当物、像在凸透镜的同侧时,像应为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若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应该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而我们看到的像与此二种情况好像均不符.那么我们看到的像到底是实像还是虚像呢?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六种光学元件的成像规律,运用数学方法得出横向放大率与物距的关系式,根据所研究的六种光学元件的成像规律表,总结出成像性质与横向放大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高中物理教材《光的反射和折射》一章的重点、难点内容 ,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透镜成像规律动态地呈现出来 ,有利于揭示规律 ,降低难度 ,提高课堂效率。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研究方法1 .1 凸透镜成像规律a .物、像位置 (物距、像距 )关系 ,不同物距的成像性质 (成像或不成像 ,像的正立、倒立、放大、缩小 ,实或虚 )。b .物像移动问题 (移动方向、速度关系、物像间距变化问题 )。以上两点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点内容。本章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透镜成像作图法 ,即利用特殊光线研究物体成像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上面的规律 (…  相似文献   

19.
王春芳 《中学理科》2007,(12):58-59
1.平面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成像特点:物、像与镜面对称,且为等大的正立虚像,由图1可知,当平面镜不动时,平面镜在∠SOS’的平分线上,这一特点对光源(或物体)运动的成像问题有特别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虚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应用这些特点解答有关平面镜的成象问题,既方便,又准确。特别是当遇到入射点不易确定的成像问题时,由于不能直接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若应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显得灵活、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