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小学作文怎样教的话题,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选择小的切口,确定"写什么"的目标,而后教师在操作细节上能细化,课堂上能关注与学生的对话,那这样的课堂一定是让学生受益匪浅的好的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作文是高考的重点,是学生训练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头痛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要想引导学生善于"借象入文",就必须要引导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巧妙选择个性化的物象,重视并善于情感化和深刻化地表达物象,进而达成小材料写出大文章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石修银 《高中生》2009,(10):14-15
物象贯穿法 [方法]用一个物象贯穿全文。《小橘灯》就是采用此法。 [作用]不仅使文章线索清晰,而且表达的情感也会因其具体而见浓郁真实。更重要的是,物象有其情感寄寓或人格象征的功能,文章会因物象的贯穿而散发绵长韵味。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4):40-41
近年来,高中作文"时评类"作文的比重有所增加,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时评类"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写好"时评类"作文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主要涉及时评的文体特点,以及章法技法,还望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石修银 《高中生》2009,(20):14-15
物象贯穿法【方法】用一个物象贯穿全文。《小橘灯》就是采用此法。【作用】不仅使文章线索清晰,而且表达的情感也会因其具体而见浓郁真实。更重要的是,物象有其情感寄寓或人格象征的功能,文章会因物象的贯穿而散发绵长韵味。  相似文献   

6.
农村存在着丰富而独特的写作教学资源,农村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只要我们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优势,在思路上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孩子同样能写出乡土气息浓郁的华美篇章,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这是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自我感发类"的议论性散文,指的是以作者鲜明的情感变化、思考感悟为写作线索的散文。在考场中,该种文章因文风独特、思路清晰、情感丰富、思考深刻而备受阅卷者推崇。一、"自我感发类"作文的基本特征"自我感发类"作文的最大特征就是"我"的感发贯穿全文,并且感发的过程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这些感发主要由写作者的情感和哲思构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1.感发所涉及的情感应丰富曲折,波澜不断  相似文献   

8.
一、"托物寓意"类作文的命题形式"托物寓意"类作文就其写作样式来说,要求能运用多种手法,准确、生动地说明、描写事物,并能从具体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或特点上生发想象和联想,力求表达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托物寓意"类作文试题的命制方式和其他类型的作文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也都是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从题目本身来说,一般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9.
谢红 《甘肃教育》2014,(21):114-114
正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接触的写作题材有许多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换句话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亮点打造之法一、物象贯穿法【方法】用一个物象贯穿全文。冰心的《小橘灯》就是采用此法。【作用】不仅使文章线索清晰,而且情感因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因此针对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立足农村,农村作文教学内容就能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感情真挚",是作文特别是记叙类文章成功的关键因素。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往往能触动心灵,使人产生情感共鸣。刘勰的《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意思是,只有用真实、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具有内在的魅力和情感的张力。何谓"感情真挚"?即在文中自然地表达真实感受,流露真情,而非虚情假意。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并不难,只要用好以下"三招"。第一招:记述真事,抒发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即,作文一定要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农村作文教学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指导思路上,只要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鉴于此,结合教学实践,作者总结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作文教学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写作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施展写作才能,文体一旦确定,行文一定要符合其文体特点,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如何选择文体?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和临场写作时的兴奋状态所激发的灵感;其次即考虑话题本身透露出的问题倾向;由于话题、文体、情感和教师对文章青睐等因素,选择记叙文和其他文学体裁往往优于论述类作文。  相似文献   

15.
高中初始年级学生,习惯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写作,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摹、叙述或客观的介绍和说明,普遍不具备写好议论文所必需的逻辑思辨和逻辑分析能力,普遍不具备推理和论证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能力。物象类作文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完成由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性思维的过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红元 《现代语文》2011,(1):126-128
高中初始年级学生,习惯初中阶段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写作,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摹、叙述或客观的介绍和说明,普遍不具备写好议论文所必需的逻辑思辨和逻辑分析能力,普遍不具备推理和论证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能力。物象类作文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完成由形象性思维向逻辑性思维的过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更要考验考生考试的心态。广大考生对高考作文的期望应从追求"满分作文"降到追求"一类作文"上来,因为"满分作文"要靠天赋和运气,而"一类作文"则可通过训练获得。从操作层面来讲,就是要从追求"满分作文"的"三大"(大手笔、大气象、大智慧)降到追求"一类作文"的"八小"上来。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6,(9):8-9
<正>构思是对作文的内容情节、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记叙类作文要想写出新意,在构思上一定要有过人之处。新颖独特的构思,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给读者眼前一亮的感觉。一、一线串珠法记"流水账",是记叙文写作的大忌,究其原因,主要是写作者没有做好情节的连缀铺排。如果能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巧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事件"珍珠",就能使文章的结构更为灵  相似文献   

19.
"独创性是最美丽的花朵"。没有创造精神,即使有一大堆知识,也只是具备了构筑人才大厦的"砖块""钢筋"和"水泥",难以建造起"高楼"。小学作文训练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贯穿在整个小学作文训练的始终。一、诱导想象,创新意识在尝试中萌芽想象和联想是创造的先导,将二者灵活地贯穿于整个作文训练的始终,可以成为作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真可谓瞄准高考命题的风向标,早已深深陷入"教师命题猜题,学生应付枯写,教师再命题再猜题,学生再应付再枯写"的恶性循环的泥沼之中。出路何在呢?一、做实依格循序写作教学一定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思维发展规律,打破单元作文的框框,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定向定格、定序定量地布置课堂作文,并指导学生严格训练。高一阶段要侧重训练记叙类作文和说明类作文,高二阶段要侧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