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韩美娟 《大观周刊》2011,(31):58-58
在刑事审判中贯彻落实这一刑事政策首要的就是从“宽”、“严”、“济”三个核心要素上对这一刑事政策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在刑事审判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须遵守区别对待原则、以宽为主的原则。在刑事审判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从落实“宽”和“严”两方面的措施着手。  相似文献   

2.
彭灿火 《大观周刊》2011,(33):65-6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对此,我们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准确定位,正确解读其深刻内涵,充分理解其内容和精神实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观念层面要充分发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巨大作用,转变观念是前提;在立法层面应调整完善刑罚结构,扩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在司法层面应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大力推行社区矫正,完善假释制度,以加快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赵国安  胡侠 《今传媒》2011,19(1):164-166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要求对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尽可能作不起诉处理,但不起诉后的帮教问题却存在种种疑惑。笔者建议将其纳入社区矫正体系,国家出台《矫正法》,强制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徐航 《中国出版》2023,(9):43-48
对于严重侵犯短视频著作权的行为,应该通过构建合理的刑事司法政策予以处罚。著作权保护的刑事立法以及总体刑事司法政策是其构建的基础。在此之上,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具体刑事司法政策得以生成。文章以涉及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刑事司法政策为主题展开研究,提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总体指导思路下,对当下的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刑事司法政策进行优化。优化路径包括坚持能动司法和能动检察理念、对构成要件要素的坚守与明确以及健全行刑衔接的刑事司法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颜恺 《大观周刊》2011,(22):202-202
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是我国现阶段预防与惩处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大胆探索,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将有助于做到——既有力打击犯罪,又有效减少社会矛盾,从而实现法律效用和社会效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肖传庆 《大观周刊》2012,(47):98-9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实施《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结合当地工作实际,依法积极探索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工作环节上的适用。其中,广东省出现了首例检调对接机制不起诉的案件,引起法学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刑事政策是犯罪这一社会现象所引起的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反应体系,旨在对犯罪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保证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刑事政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从我国现行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来看,它任然从在着一定的分歧,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邢雅 《大观周刊》2012,(27):44-4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各种不良因素诱发未成年人犯罪,这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积极推行社区矫正。中国少年司法与社会工作整合成为必然的趋势,对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重大政策措施提出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张永东 《大观周刊》2012,(46):99-99
对作为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当今特殊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司法机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化解当事人矛盾的办案方式.公诉案件的当事人和解就是其中的一种。对公诉案件,由于法律没有使用“和解”的概念,其原则、方式及理念又与传统刑事司法有所不同,因而引发了许多争议。对此,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一、刑事和解的基本含义及性质  相似文献   

10.
胡古月 《大观周刊》2012,(44):21-21,23
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缓刑的适用呈增长态势,但在司法实践中,缓刑交付执行环节在交付方式、文书送迭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部分缓刑犯罪漏管,严重影响了缓刑制度的适用效果,检察机关作为刑罚执行的监督机关,应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1.
1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意义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有关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将未成年人的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严格限制其被查阅、复制或者使用,将犯罪前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司法制度.增设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有利于更好地落实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使得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更加符合国际条约的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把刑事和解作为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举措,通过规范性文件、内部工作制度等形式探索开展了刑事和解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并得到立法肯定首次写进新刑事诉讼法。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程序提出了挑战。检察机关要提升执法理念,正视刑事和解中面临的司法资源不足、和解协议执行不力、刑事和解监督缺位等问题,从观念转变入手,加大队伍、机制等建设力度,积极优化刑事和解的效果,实现新刑诉法的立法初衷。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前讨论的热点,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可以将这热点充分体现出来。刑事和解制度在侦查、起诉、审判三阶段都可以适用,笔者认为,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是最主要的适用阶段。审查起诉部门在审查  相似文献   

14.
罗品 《大观周刊》2012,(49):57-57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在我国刑事犯罪案件和犯罪人数量上占据着较大比例。南于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犯罪形成的原因、刑事责任的认定及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区别.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和制裁、改造未成年犯罪人就成为刑事立法、司法和刑法理论研究共同面对的特殊刑事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刑事政策角度分析档案犯罪的防治对策,围绕现有档案犯罪和相关的刑事政策,探讨现有规定的不足和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档案犯罪刑事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辛子良 《大观周刊》2013,(4):39-39,46
进入21世纪,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现阶段的恐怖主义犯罪越来越呈现国际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同时带来的后果也更为恶劣。在现有的国际公约下和国内刑法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实践,但在刑法体系、恐怖组织认定和刑事司法合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国需要不断的完善刑事立法,扩充刑法中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罪名体系,不断加强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王洋  陈石 《大观周刊》2012,(50):47-47
所谓简易程序.是指在一审程序中基层法院审理某些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犯罪轻微的刑事案件中所适用的比普通程序相对简化的程序。简易程序作为刑事审判程序的一种模式.是类属于审判程序的.所以对于刑事审判程序的一般原理简易程序依然适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简易程序的启动和实施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洪旖旎 《大观周刊》2012,(47):85-86
在传统犯罪学对犯罪原因的探讨上,我们习惯上多从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社会因素,性别、年龄等犯罪人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及时间与空间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传统上只被认为是控制犯罪的积极因素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却并没有纳入到犯罪原因的构成中进行讨论。事实上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特别是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把握和运用,也是构成犯罪原因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科学认识和预防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何谓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不相适应将如何影响犯罪行为的生成,应如何运用罪刑相适应原则来科学认识和预防犯罪,针对以上三个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罪刑相适应原则对犯罪学的重要意义。 阅读整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汉律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盗窃犯罪构成认定标准,确立了以赃入罪的盗窃犯罪惩处原则,出台了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具体司法执行措施,并通过比较严苛的盗窃犯罪防范制度,构建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汉代盗窃罪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姚明 《档案学研究》2020,34(5):44-49
确保档案安全需要《刑法》的有力保护。通过对我国档案犯罪案件刑事惩治的实证考察发现,当前还存在刑事立法缺乏规制的全面性,保护范围较窄;刑事司法缺乏制裁的严厉性,惩治力度较轻等问题。严重的故意毁损档案,伪造、变造档案,档案保管失职以及侵害非国有档案等达到刑法法理所要求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侵害档案行为目前并未纳入《刑法》予以规制。未来,应在结合我国档案保护实际,并参考借鉴域外档案犯罪刑事惩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尽快修复档案犯罪立法漏洞,切实提升档案犯罪司法裁判力度等方式来增强我国档案犯罪刑事惩治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