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命题,指明了中华文明的前进方向和价值诉求。理解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溯源、理论进路、现实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担负起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从历史溯源来看,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揭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主体性和历史传承性。从理论进路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接续探索。从现实意义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谱写社会主义文明新篇章的科学路径,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明的现代唤醒和现代转型是历史的必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摆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性任务。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从多个维度理解和把握其建设向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文明属性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从文明脉络看是五千年绵延不断而又焕发新生命的文明;从文明形态看是“五大文明”相互协调、共生发展的文明;从文明价值看是倡导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3.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崭新历史方位的文化理想追求,体现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之基、文化之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深深寓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实践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涵育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力量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更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构建共享精神标识,塑造中华民族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个面向”的理论逻辑,是科学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基础性工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逻辑延续与当代建构,既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指向,也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文化层面的高度自觉。其中,面向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化普遍趋势中跳出西方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文化形态的历史自主性;面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具有的超越民族国家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面向未来则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开启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境域和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展开,意味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任务的展开。中华文明作为古老的、传承至今的伟大文明,自近代以来,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它的现代化任务,即进入到现代化这一普遍的历史性进程中,而这一现代化进程必须根据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而得到具体化。这意味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必然要求对外学习与自我主张的统一,在“文化结合”的锻炼中产生出历史性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6.
刘林  孙朝 《人民教育》2023,(20):6-9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的高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教育使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做好文化教育的根本遵循。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教育使命,承载着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发展要求,亦是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塑造青少年精神信仰的时代课题。要深入把握中华文明发展方位、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以及中华文明话语叙事,培育青少年做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不断促进青少年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认同中增强文化自信,担当民族复兴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对中华文明命运的关注,就是对中国命运和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文明的发展需要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在“两个结合”中探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理论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历史起点发出的伟大号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准确把握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趋势,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价值引领、发展动能、生机活力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向和指南。本刊特邀韩志斌、邹芙都、郑威、徐昭峰、谢乃和、梁晨、郭辉、董杰等八位历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科技史)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就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入认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与意义等议题展开笔谈,以期为推动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原创性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而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以往的文明形态进行合理扬弃而凝结的文明成果,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创的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社会主义文明的崭新形态、实践文明的别样路径,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引领力的意识形态这一战略定位,明确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新使命,坚持以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创新“两个结合”的文化实践方略,以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成了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体现了鲜明的真理性、科学性、实践性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人类文明新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基于特定的历史境遇而生成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的出场,是与近代世界发展的大变局、近代中国发展的大变局以及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基本思路的演进紧密联系着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破除旧政治、建立新政治,破除旧经济、建设新经济,破除旧文化、发展新文化,为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形态作出了不懈努力。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始终立足中华民族立场,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力量,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3.
筑牢中国道路根基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溯源了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夯实了中国道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明晰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文化合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筑牢中国道路根基的重要论述,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指针。  相似文献   

14.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从理论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创新了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从历史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强大精神武器;从实践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世界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动力源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引领,构建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与文明观之间具有内在历史的关联。中国式现代化蕴含并敞开着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具体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观;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观;注重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守正创新的文明观;倡导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包容、交流互鉴的文明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观念成果,契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趋势。它表明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不仅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观念指引,同时也具有引领人类文明形态历史性变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尚行 《安徽教育》2010,(2):25-25
<正>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相似文献   

18.
刘俊利  王春 《历史学习》2003,(11):35-41
一、根据下列提示,回忆所学基础知识复习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要感受和继承“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内容可分为:物质文明,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制度沿革、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演变、治国方略等内容;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文化等内容。时间范围从进入文明时代的夏、商、周开始到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约4000年,包括中国历史的大部分内容,大致可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文明史意义,既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精神独立自主的价值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灵魂和底蕴,是引领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思想指南;同时,也以其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和诉求文明价值的相互通约与文明互鉴,为徘徊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启示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文化理念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文明型政党和文明中国形象。经由“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文明成为现代的,有效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文化主体性,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根脉和魂脉的有机统一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自觉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进一步做好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重要体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亟须中国经验、中国道理和中国理论的指导。本研究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要义出发,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五大特性中系统提炼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遗产的管理、传承、利用、创新、研究等五个方面构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