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时下语文教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传统教学“满堂灌”,启发式教学“满堂问”,新课程改革“满堂转”。虽然这句话不能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改的全部,却也道出语文教改中的一个弱点:不少人追求形式上的改革,而不是实质上的改革。 目前,许多教师针对上述弊病,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等等。所有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中职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必须改革中职语文教学:针对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快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能力,同时突出专业性,培养从业技能,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中职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当前中职语文教材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必须改革中职语文教材.遵循时代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设置课程:并"以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察学生的基础,分层设置课程难度.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语文教学改革有许多亮点,也有诸多的感慨;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任重而道远”的理性思考。笔者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作述评。一、警惕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广大教师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理念,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一些语文课沾上了形式主义色彩,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这种“去语文化”现象集中表现在:1.在课堂教学中课文被悬置、被…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业已十年有余.基于实证研究,十余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价值诉求、语文课堂生态建设、语文教科书编制、语文教学方式选择、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实践与理论、工具与人文、课改与考改、学生与教师、传统与革新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鉴于这些问题,今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要:重点聚焦“新版课标”培训,切实有效为语文教师“洗脑”、“补脑”;立足鲜活的语文教学世界,着力推进“自下而上”课改实施策略;“三管齐下”改革语文考试,规避基于学生考分来“以学评教”;抵制泛人文教育,恪守“语文姓语”的学科信条;学习“哲学智慧”,树立融通辩证的课程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许多非语文化倾向,即“语文味”的却失.因此我们要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海纳百川,长于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才有可能上出洋溢着浓浓文学味的语文课,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想必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与我一样深有同感:每次作文.老师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精批细改,作文本上可谓“琳琅满目“.令人心寒的是学生拿到“双方的劳动成果“后,往往只注意等级、分数,对那些红色的评语和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视而不见.许多语文老师为自己的徒劳绞尽脑汁却无法曲径通幽.因此,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积极参与作文评价,让作文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动力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师范院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及原因如下: (一)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许多学生都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原因有三点:1.部分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不太喜欢;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用老舍先生《养花》中的话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喜”在哪里呢?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面貌和学生学习生活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了;课程改革给教师和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在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与其他学科一样,“应试教育”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教师教语文,不是让学生具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十几年下来,多数学生不具备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语文素质。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应试”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当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改革语文统编教材,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语文课程新体系;改革语文课堂结构,探求…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语文教育"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教育改革一直都在锲而不舍地进行着,然而尚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今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可参考以下思路:提前识字、早认多识;加强自学、大量阅读;识写分步、强化写字;喜欢交流、敢说善说;乐写能写、顺畅表达。此间的保障措施有:1.创编兼具识字和传承文化功能的《新蒙学读本》;2.编写在教学内容上有更高的确定性、能切实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小学语文教科书;3.阅读教学要改变思路与教法;4.习作教学要亲近儿童、贴近生活;5.语文教育要落实"大语文""生活语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杨海燕 《成才之路》2020,(1):106-10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语文阅读教学涌现出许多崭新的教学思路,创造出许多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进行深度感悟和领会。文章针对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四读代讲”中的“品读”展开论述,阐述“四读代讲”的基本含义,分析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语文阅读中“品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有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其目的就是能够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其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逐渐形成正确三观,能够明辨是非黑白,了解善恶曲直,为将学生培养成具备文学涵养又具备良好品格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Chinese Education & Society》2013,46(3-4):132-133
From a reading of Xu Mumin's "Zheng wen" [A Solicited Letter — selection 13, above] it is easy to see that, (1) he is basically opposed to writing reform; (2) he would limit any reform of Chinese writing to the simplif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3) he is opposed to the Latinization of Chinese writing. The first two completely deny the need for a reform of Chinese writing. This has been debated many times, and I am not prepared to discuss it again. I shall just express my own limited views on the third point.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实践证明,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更有利于转化教师角色,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文章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教学改革的攻坚战是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提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先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读书与教书的关系,教书与做人的关系,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的传统教法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在必修教材中设置了"名著导读"板块。但在当今泛阅读时代,快餐式阅读,大而不当,粗而不精,成为高中生名著阅读的基本特征,难以达成名著阅读的价值实现。本文力求从泛阅读时代如何把握名著阅读的考试价值与审美价值入手,探讨怎样走出泛阅读怪圈,并多角度解读该板块教学要求,期待语文教育工作者树立新课改理念,科学地引导高中生品读名著。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重视经典原著(理论作品、语言学作品、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回归经典文本的教与学。这样则能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使教师愿意讲,学生喜欢学,既可拓展教师的研究视域,亦可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而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嚼出"原典"的滋味来。经典常常是意识形态的凝结,"回归经典"为旨趣的教学改革,就不能不从我们今天时代的需要出发,对经典进行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文选》课程是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面向蒙汉双语专业开设的学科核心课程。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汉语文选》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与改革:第一,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并用,营造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第二,创建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的教学模式;第三,改革传统考试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第四,组织编写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新教材。  相似文献   

20.
王丽 《天津教育》2021,(7):123-125
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特别是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堂产生了“思辨性阅读”这一概念。教师要想有效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就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策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本文对思辨性阅读概述、思辨性阅读的特点和意义,以及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分层探究和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