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居瑰宝福建南靖土楼的建筑美学特征一方面表现在历史价值和文化内蕴上,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其传统建筑造型、功能和独特的风格上。它的美学价值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建筑文化精髓和历史文化积淀,对我们研究、保护和开发土楼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泉州土楼有着丰富的建筑美学与文化内涵,与号称“土楼王国”的永定土楼不同,泉州土楼在建筑成因、居住模式及建筑形制上与永定土楼有很大区别.泉州土楼群是闽南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和佐证,是土楼主人的“自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对土楼群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楼文化正濒临灭绝的边缘,土楼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外学者对福建土楼文化的研究已日臻完善,但是土楼门楼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似乎常被忽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而门楼是福建土楼最引人注目的部位之一。通过论证土楼门楼雕饰、门匾、楹联、门环的具体形态,以及从客家传统观念剖析门楼的文化意蕴,展现客家文化所浓缩的"门楼心态",进一步认识到研究门楼文化,对于我们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孟紫 《神州学人》2001,(4):28-29
在中国福建的崇山峻岭间,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土楼。 福建土楼最集中的地区是永定县和南靖县的西部。在闽南的平和、漳浦、云霄、华安、诏安等地亦可见到。 这些土楼形式各异、风格不一,或方,或圆,或圆中有方,或方圆相连。从外观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五凤楼、方楼和圆楼,其中以圆楼最为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性的圆楼当属永定振辰楼、承启楼、环极楼等。 福建土楼又被称作客家土楼。据说,西晋后期由于中原社会的动乱,汉人陆续南迁,后在南方形成了富于个性的客家人群落和独特的客家文化。土楼,特别是圆楼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福建土楼是福建省重点开发的八大旅游品牌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蕴育着丰厚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文章对客家文化的历史内涵、客家文化资源的特色、福建土楼旅游的现状、土楼旅游的客家文化根植性,即客家文化与福建土楼旅游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营造福建土楼客家文化特色、土楼保护等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于泉州西北山区土楼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泉州市西北山区的土楼旅游资源.土楼是泉州古民居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土楼的旅游开发将丰富泉州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泉州的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并提出了土楼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系统介绍泉州市西北地区的土楼旅游资源,土楼是泉州古居民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土楼的旅游开发将丰富泉州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泉州的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并提出了土楼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文化观念的造型,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每一个民族都会把该民族的要义、原则与艺术融铸于建筑中;建筑事实上成了某一特定文化的直觉和缩影。它的物性价值、审美价值、横亘历史价值为人们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9.
李志东 《教学随笔》2015,(4):166+165
古色古香、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有古汉语"活化石"美誉的闽南方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世传承、辐射海外的闽南文化,具有根植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的特征。作为特色鲜明突出的民系文化,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活态传承,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芝兰,闽南方言与文化源远流长,联系、滋养、影响着海峡两岸同胞。因此,对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闽南地区作为福建省重要的古窑址分布区域,在福建古陶瓷生产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闽南陶瓷均属民窑生产,民窑瓷器是民间名师巧匠的自由创作,来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反映出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论文以闽南瓷绘艺术的作品鉴赏为切入点,从造型之美、胎饰之美、釉色之美、彩绘之美和随性之美五个方面着手,详细论述了闽南瓷绘艺术的美感认知,因此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审美研究是颇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古色古香、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有古汉语"活化石"美誉的闽南方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世传承、辐射海外的闽南文化,具有根植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的特征,作为特色鲜明突出的民系文化,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活态传承,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对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倪豪孔 《新高考》2009,(10):56-57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各国代表审议决定,把“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福建土楼”作为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因其符合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第三、四、五条标准,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海西旅游区的背景下探讨福建土楼的旅游开发,分析福建土楼的特征与空间分布.通过SWOT分析法对福建土楼旅游开发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区域土楼旅游资源、完善土楼旅游产品系统、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努力打造“福建土楼”品牌等推进海西旅游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闽南民间音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对闽南地区文化、民俗、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闽南民间音乐具有极强的鲜明特色,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闽南民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曲调,音乐的背后是对音乐创作者的记忆,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音乐记载了闽南群众的辛勤劳动与智慧成果。闽南民间音乐传播在闽南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记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地区历史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5.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的延伸,其重商务实的生计传统,冒险开拓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和历久不息的乡族观念等特性对福建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闽南传统文化的特性,由此探讨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受着深刻闽南文化影响的福建企业的发展和变化,针对这些影响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拍胸舞是流行于福建南部沿海地区的民间舞蹈,其风格独特、色彩浓郁、自娱性强。在时代的发展及历史沉淀中,拍胸舞的表演形态与舞蹈功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丰富与改变。作为闽南代表性民间舞蹈,拍胸舞有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价值。同时,作为一项旅游文化资源,其对外文化交流价值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培育福建旅游精品 服务海西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武夷山、闽西南土楼、鼓浪屿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打造福建旅游品牌,服务海西经济建设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八卦剑狮”是闽南和台湾地区民间特有的一种辟邪物,它是受中原文化影响,并在福建闽南深厚的宗教文化土壤上形成的民间图式。它融合了佛教、道教等多种元素,极具闽南地域文化色彩。台湾的八卦剑狮随福建移民传入台湾,闽南八卦剑狮图式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既显示了闽南文化对台湾的重要影响,同时,它也是闽台民间艺术同根同源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3):20-21
2007年,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包括福建泉州、漳州、厦门三地,这里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闽南文化发祥地和保存地。为探索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校通过课题研究尝试将漫画与闽南传统文化主阵地的晋江乡土文化相融合,旨在以漫画形式传承和创新闽南传统文化,并将闽南传统文化渗透到漫画特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以提高漫画核心价值,实现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一、以土楼申报世遗为契机,挖掘乡土资源南靖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闽南小镇,这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物产资源,有享誉世界的神奇土楼。在启动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后,南靖的生态环境受到人们的更多关注,土楼的文化内涵也得到进一步挖掘。土楼申报世遗的活动已经融入教师、家长、幼儿的日常生活,人们的茶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