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开放性问题 ,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教学 ,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 ,思维必须是开放的、发散的。学生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某些信息 ,对一些化学事实、实例、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解答 ,提出符合客观事实的不同见解的规律。其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强化人才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初中化学课本中“用化学方法鉴别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一题 ,可以启发学生从氢气和二氧化碳两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氢气角度看 ,既可用燃着的木条 ,又可用表面“…  相似文献   

2.
刘淑萍 《甘肃教育》2013,(24):93-93
对开放性化学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力求在教学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是化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我愿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设计开放性化学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开放性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探讨,从开放性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明确了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开放性实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了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包括成本投入不足、课时较少、教学模式单一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增加实验室投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等方式,能够实现开放性实验的有效应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问题为载体展开化学学习策略教学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如上课一听就懂 ,课后一做就错 ;在某个问题上反复出现错误 ;对新情景问题 ,因读不懂题目而感到无从下手 ;对开放性问题 ,因思维定势而一筹莫展 ;对化学知识感到非常零乱 ,记不住 ,从而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 ,丧失信心等等。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珀金斯教授将智力表示为 :智力 =智商 +策略 +内容知识。而同一班级的学生在智商和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显然 ,策略是影响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是否会学 ,是否聪明 ,其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对策略性知识领悟的…  相似文献   

5.
李明 《化学教学》2001,(9):9-10
开放性化学试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备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内涵的可发展性、思维的不约束性等特点。在解题过程中强调答案的多样化 ,提倡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回答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题型功能和题型改革的研究中 ,已高度重视和关注开放性试题 ;在近年的各类化学竞赛试题和高考化学试题中已或多或少地渗透了一些开放性试题或其雏形。这些都说明引入开放性试题已成为化学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一种研究和探索的方向。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也是化学考试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在实验复习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无疑将…  相似文献   

6.
开放性试题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化学意识,而且能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开放性试题已经成为中考化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安徽省2003年中考化学试题中,主观题共6题,其中开放性试题就占3题,赋分合计为16分,占总分的26.7%,超过了实验题的赋分比例(23.3%)及计算题的赋分比例(15.0%)。因此,提高开放性试题的应试能力,是中考化学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问题因其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倍受青睐,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一味求深求难,“高考要考的只是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语).所以,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与教学务必重视基础,而源于化学常识、课本图表或基础习题的开放性问题设计则是一个较佳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问题情境式教学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注意问题情境的疑惑性、矛盾性、真实性、梯度性以及开放性,让问题情境为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供支撑,进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9.
化学开放性习题编制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开放性习题以习题的开放性、答案的不确定性、问题背景的实践性和评价的灵活性为基本特征,按照化学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以后的高考中会逐渐加大化学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应该说,广大教师化学开放性习题编制的经验还缺乏,方法体系还不够成熟,笔者对化学开放性习题的编制方法作了一些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化学开放性习题以习题的开放性、答案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探究性、知识的综合性和思维的不约束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在高考试题中设置开放性问题,是目前命题人着力研究的重要方向,因为只有开放性试题,才能展现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区分出不同思维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如何创设开放性习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1.
胡中秋 《湖南教育》2003,(21):46-4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仍旧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但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为此,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恰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开放性问题,通过引导,让学生去分析、讨论、探索,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怎样检验食盐是否加碘?尽可能多地找出制氧气的方法?可做喷泉实验的气体有…  相似文献   

12.
孙学成 《考试周刊》2010,(25):186-187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毕生的教育工作中核心的、基本性的工作。化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开放式,包括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宽松的民主的自由的课堂氛围:如何从化学教材教学内容上挖掘开放性因素;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法如何体现开放性;如何对学生进行开放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呼唤创造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造能力。思维始于问题,创造力寓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开放性问题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一种良好的举措,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呢?本人认为设计开放性问题应遵从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宽广性原则———问题内容的开放性问题内容的开放性是指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应当宽广。问题涉及的知识不局限于化学教材,而要涉及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他学科内容。将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接触过的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设计…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知识的编排上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问题的设计上逐步转向问题的开放性,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上也是逐步提高。由此可见,课程的改革无疑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有关化学开放性问题的特点和问题中所体现的思维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简述在化学专业课程中开设开放性实验的背景、意义、作用以及开放性实验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分析开放性实验教学对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化学实验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师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里明确指出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核心是逐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而创造思维又是由多种思维因素综合构成的较高级的思维形式。因此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造就创造型人才 ,是当前化学教学中的大事。下面 ,笔者仅就在作业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增强作业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化学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多余、不足、不明确或答案不一定、不唯一等。与此相对的是封闭题 ,其特征是条件完备 ,答案固定。这在发展学生思维 …  相似文献   

17.
张苏平 《化学教学》2002,(11):18-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卤素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知识。2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 ,初步掌握氯气的部分有关化学性质。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能力。2 .通过氯气在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3)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德育目标 (略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 :设问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 (开放性 )四、教学…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活动的课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就如何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创造性发现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独立思考并运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表拙见。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科紧密地与实验和问题相联系。开放性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以物理实验中的开放性问题为切入点探索开放性问题教学的可行途径是合理的尝试。现有的物理开放性问题中,题设信息少、解答方向不明确较典型,帮助学生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开放性问题教学不易实施,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鼓励和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做出有益改进;设置开放性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把握教学时机;教学活动之后,学生的自评、互评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0.
丰富的想像,跃动的思维,灵活的跨越,展现了开放性思维的智慧美,也是高中生思维的特点和优势。包含了足量信息的化学框图题,对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培养开放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换言之,利用开放性思维解答框图题,简便且快捷,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