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Cr(Ⅵ)浓度为50mg/L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50mg/L的50mL模拟水样,在25℃下,用粒径为2-3mm花生壳吸附剂用量为1.0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30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55%。吸附后的水中Cr(Ⅵ)浓度为0.224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花生壳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同时对吸附等温线及其模型的拟合进行了实验说明,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有机膨润土作为载体制备有机改性膨润土负载羟基氧化铁,并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对含铬(VI)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Cr(Ⅵ)废水去除效果较好。当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1.0g,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4h时,对含10mg/L的Cr(Ⅵ)废水去除率达98.37%。  相似文献   

3.
磁流体对工业废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罗新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119-12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为10nm的Fe3O4磁性微粒,分散于水中生成饱和磁化强度35mT的水基磁流体,用此磁流体对模拟与实际废水中Cr(Ⅵ)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3,温度为45℃,吸附时间为0.5h。用Langmuir等温模型和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探讨了磁流体对Cr(Ⅵ)的吸附机理,该过程为单离子层吸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磁流体对实际制革废水中Cr(Ⅵ)的饱和吸附量达66.5mg/g,废水中残N/Cr(Ⅵ)浓度为0.2mg/L,低于工业废水排放的国家标准(0.5mg/L)。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有机膨润土作为载体制备有机改性膨润土负载羟基氧化铁,并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对含铬(VI)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的质量分数为3‰时,Cr(Ⅵ)废水去除效果较好。当复合吸附剂的投加量为1.0g,温度为25℃,振荡时间为4h时,对含10mg/L的Cr(Ⅵ)废水去除率达98.37%。  相似文献   

5.
以木麻黄叶状枝粉末作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Cr(Ⅵ)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规律,并探讨了溶液酸度、振荡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用量为0.3g、pH值为1、Cr(Ⅵ)初始浓度小于100mg/L、吸附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相应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可达3.98mg/g和99.9%,残余的Cr(Ⅵ)浓度小于0.5mg/L,达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木麻黄吸附剂对Cr(Ⅵ)吸附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pH值〉吸附振荡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液浓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低温炭化法来制备柚子皮活性炭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用量、温度、pH值、Cr(Ⅵ)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柚子皮吸附剂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剂用量10g/L,温度40℃,pH=4,吸附时间10h,Cr(Ⅵ)初始浓度为100mg/L时,Cr(Ⅵ)的去除率能达到98%以上。柚子皮吸附剂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改性膨润土处理实验室含铬废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膨润土与90%脱乙酰度壳聚糖的0.5%醋酸溶液按1:1.2质量比混合,制成负载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剂,用于处理实验室含铬废液.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与膨润土质量比为0.04,吸附剂用量为40.0 g/L,废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不大于50 mg/L,pH值为4~6,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Cr(Ⅵ)去除率为81%.与活性炭吸附法相比,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吸附平衡时间短(约为1/2),且成本仅为活性炭吸附法的1/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拟康宁木霉粉末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40min后吸附过程达到平衡,pH适宜范围为4~5,且在Cr(Ⅵ)初始浓度为2mg/L、吸附剂用量为2.5g/L、pH为4.5的最佳条件下,Cr(Ⅵ)吸附率达到80.37%.运用SEM、XRD和FTIR对拟康宁木霉粉末的吸附过程进行表征,发现拟康宁木霉粉末表面粗糙、孔隙多,吸附Cr(Ⅵ)的过程中—OH和—PO4与Cr(Ⅵ)发生了络合反应,具有络合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静态吸附法,利用改性沸石处理含钒废水。实验考察了固液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pH和浓度对钒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的浓度为80 mg/L的前提下,最佳工艺条件:固液比1∶5,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30 m in,pH=6。在此条件下,废水中钒的浓度降为1 mg/L,沸石吸附率可达98%。改性沸石吸附法操作过程简单,成本低,吸附过程中无二次污染物生成,对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硝酸活化花生壳,用于吸附废水中Cr(VI),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活化前后的花生壳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硝酸活化后的花生壳对Cr(VI)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2、吸附温度为60℃、投料量为5g/L、吸附时间为95min,此时吸附效率高达95.14%,比未经活化处理的花生壳的吸附效率提高了21.02%;经硝酸活化后,花生壳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从而提高了对Cr(VI)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镁盐絮凝剂对海底污泥进行改性,研究改性海底污泥对印染废水脱色和COD去除的处理效果。实验考察改性后污泥投加量、反应温度、搅拌时间等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较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50m L 100mg/L模拟废水中,当改性后海底污泥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35℃时,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6%以上,COD去除率为82.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粉煤灰的硫酸改性得到酸改性粉煤灰,用其对含铅模拟废水进行吸附实验,探讨改性的最佳条件,并在最佳改性条件下制得改性粉煤灰,研究改性粉煤灰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pH值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50 min,吸附温度为50℃,pH-6时,改性粉煤灰对40 μg/mL的Pb2+的去除率可达90.34%,能够较好的去除废水中的Pb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NaOH溶液改性人造沸石制成改性沸石处理氨氮废水。方法:投加量、吸附时间、氨氮浓度、共存阳离子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氨氮吸附效果进行优化。再对数据进行吸附等温线实验以及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当投入沸石4.0 g时,氨氮废水的去除率为70.25%;处理时间在60 min的时候,氨氮废水的去除率达到了85.70%;当初始氨氮浓度为80 mg/L时,去除率算得为58.46%;当投入AlCl_3时,得到得氨氮去除率为68.73%;最佳综合处理条件为:处理时间为60 min,氨氮浓度为60 mg/L,高岭土投加量为5.0 g,共存阳离子为Mg~(2+)。在一定条件下,改性沸石可以较好地处理氨氮废水。结论:NaOH溶液改性人造沸石的方法简便、易行,可以较好地处理氨氮废水。  相似文献   

14.
王俊强 《林区教学》2009,(1):106-108
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实验,分析比较了细胞分裂素6-BA(6-苄基氨基嘌呤),生长素2,4-D(2,4-二氯苯氧乙酸),生长素NAA(萘乙酸)等3种植物激素对甜菜M14单体附加系产生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05mg/L)+2,4-D(1.0mg/L)+NAA(0.1mg/L),6-BA的质量浓度为1.0mg/L时有利于芽的形成,NAA质量浓度为0.05mg/L时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稻壳制备生物质碳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稻壳生物质炭粒径、投加量、溶液pH值、铬(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mL 0.20mg/L铬(Ⅵ)溶液中,稻壳生物质炭投加量为0.10g、温度为40℃、pH为2、反应时间60min时,稻壳生物质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8.90mg/g.稻壳生物质炭对铬(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该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以剩余活性污泥作吸附剂对水中Cr(Ⅵ)、Cd(Ⅱ)的去除进行了探讨。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去除率的影响。剩余活性污泥对Cr(Ⅵ)、Cd(Ⅱ)均遵循Langmuir等温线,且对Cr(Ⅵ))的吸附能力大于Cd(Ⅱ)。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Cr(Ⅵ)废水并探讨其吸附能力,同时考察了树脂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通过树脂筛选实验优选出IRA-900为较优吸附剂,并进一步考察了吸附时间、树脂用量、pH值、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动态实验表明,树脂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的吸附量和脱附率,说明该树脂可重复再生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树脂对Cr(Ⅵ)的吸附,IRA-900树脂对Cr(Ⅵ)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以201×7和D301树脂对为实验材料进行含砷废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As废水经过两种树脂处理后TAs均可降至0.01mg/L以下,达到GB5749-2006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7树脂较D301树脂有更高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7.81mg/g、5.08mg/g;通过再生后201×7树脂的平衡吸附容量为7.27mg/g,再生率达93.1%;由于水中其他金属离子的可达到吸附平衡存在导致pH=10时,出水砷浓度略低于pH=9时,但仍大于pH=5-8;201×7树脂40min即,313K时的吸附容量较298K时的吸附容量高0.1mg/g。  相似文献   

19.
《邢台学院学报》2020,(2):178-181
采用酸改性、碱改性、盐改性、表面活性剂改性制备改性粉煤灰,用改性后的粉煤灰处理模拟废水中的亚甲基蓝。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FeCl_3改性粉煤灰吸附亚甲基蓝的效果最好;在40℃、搅拌150 min时,用2 g 0. 025mol/L的FeCl_3制得改性粉煤灰,对30 mL、150 mg/L亚甲基蓝的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去除率为97. 18%; XRD、BET测定结果显示用FeCl_3改性前后粉煤灰的基础峰位没有变化,但比表面积增大,使改性后粉煤灰吸附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20.
本介绍了一种新型水处理剂——氢氧化铝镁正电纳米粉末(AMH)。研究了AMH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SO^2-4、Cr(Ⅵ)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可以在4min之内达到平衡;在DH5—7时吸附效果最好:随着Cr(Ⅵ)浓度的增大吸附量逐渐增大,最大吸附量达110mgCr/g;吸附不受SO^2-4的影响。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式,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吸附,Cr(Ⅵ)主要以Cr2O^2-7的形式被吸附。吸附剂用0.2mol/L FeCl2的酸性溶液进行再生,再生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