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文本资源,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为学生自主写作开辟广阔天地,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沈晓岚 《文教资料》2007,(17):144-145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阅读单元与写作单元往往是并行的,许多教师与学生都习惯把语文课文单纯地作为阅读教材使用,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要么集中阅读文本,辅之以相关的阅读练习,要么集中上两节作文课,大谈写作技巧,再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长此以往,深受课业重压的学生不仅疲于应付,而且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语文资源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称其为写作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那就是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很多语文老师把作文教学看作"鸡肋"。我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应该多挖掘文本中的写点,给我们的写作教学作注疏,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面。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文本资源,进行阅读、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呢?我把我的阅读写作结合法取名为"给教材注疏"。注疏是古代做学问的一个方向,也是  相似文献   

4.
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我们在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常令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归依。因此,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守好"阅读阵地",以便攻克"作文难关"。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品读语言,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给人的美感;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及写作技巧,并学以致用;鼓励学生走出文本,关注生活,展示自我;把时间留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阅读量,以丰盈其作文资料库。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不但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例。我们可以从文本这个范例中挖掘出很多潜藏的写作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提供的文本的特点,细心捕捉读写的结合点,让作文训练无痕地融合在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教学之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的作文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6.
杨玲 《广西教育》2013,(26):63-6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大多是集丰富的思想内涵、出色的写作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佳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把作文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把解读课文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是精选的最好的阅读材料,如果能利用课文文本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汲取古今中外文章中的写作精华,可以使学生走出"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  相似文献   

8.
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后,可能仍然不知如何下笔。要写好一篇作文,审题立意、选材布局、遣词造句、修改润色等写作技法都要懂得。这些写作技法需要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领悟。系统的作文训练是学生掌握作文技法的关键。令人不解和遗憾的是,现行语文教材,作文教学只是依附于阅读文本,没有一个和阅读并列的独立序列。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现有的文本资源,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为学生自主写作开辟广阔天地,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  相似文献   

11.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不懈的追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阅读”“写作”“活动·探究”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成为其写作资源。立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巧借文本资源,有效梳理、整合,进而促进读写活动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而小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解决小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不可小觑。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的文本资源,对小学生作文进行创新性训练,激发小学生作文的思维独创性,提高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从写作训练的源头抓落实,从而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方能全面地提升小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都是教育难点,许多学生表示作文很难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作文写作素材。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切实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学生阅读基础,除了教材文本资源以外,还需要注重开展课外阅读。文章主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语言的生动性、选材的典范性足以用来作为范例指导学生写作。从阅读教学中选择写作训练的切人点,让学生寻找文本的闪光点、阅读的延伸点等.既能充分挖掘文本的资源价值,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让他们健康地阅读,快乐地写作。  相似文献   

16.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的确,平日的语文教学无非主要在进行经典美文的阅读教学。叶老还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确,现行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写作素材,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的借鉴,用好文本资源,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  相似文献   

17.
纵观当今语文教学,作文教学让老师、学生高呼,"想说爱你不易。"如何让学生乐写?老师乐批?将语文文本教材进行归类、整理以及提取有效的写作资源进行探讨,以期实现读写教学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刘清群 《学周刊C版》2010,(12):116-117
教材文本是很好的素材.用好了这个素材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学习教材文本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掌握阅读的技巧与能力,而在于理解.更在于表达。从构思立意等角度去解读教材文本,并在作文写作中进行模仿,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出彩。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及课题研究.是对阅读教学的一种提升.也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既告诉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又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将写作教学渗透进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来渗透写作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我个人认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正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材资源本身的内容丰富性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以现有文本为基础,在作文的拟题、立意、技法等方面给学生提供行之有效地写作模式,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