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贞 《成才之路》2012,(17):4-4
教师应该尊重和关心流动儿童的身心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树立起美好生活的自信心。同时,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创设良好的学校学习氛围,家长也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这样,学困生一定会有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谭诤  刘洋  涂鹏 《中学教育》2021,18(1):73-80
采用父母自主支持、学习投入和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对475名公办学校流动儿童进行测评,探讨流动儿童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自主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习投入有正向预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正向预测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基本心理需要在父母自主支持和流动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流动儿童父母自主支持的水平和质量,以及提升流动儿童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度,对促进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学造成的知识断层和社会比较带来的心理弱势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举措存在滞后性和低效性等诸多问题。大数据特有的大容量和高速性等优势,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跨部门构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时甄别需要帮助的特殊流动儿童,并综合运用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团体辅导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是流动儿童在学校中学习与当地学生交流互动的技能,学习适应学校日常生活并完成学校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感受、行为方式与能力,它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学校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的质量。通过对北京市公立小学的300多名流动儿童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总体状况良好,但是在文化适应的各个维度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流动儿童在生活满意感、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方面表现一般,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方面得分较低,应该受到高度关注。学校应改变对流动儿童的刻板印象,关注其积极品质,减少户籍因素对流动儿童入学机会的影响,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改善流动儿童的校内人际关系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跨区域流动的儿童在学校适应的情况,对湖南省X市两所小学的14名流动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支持下,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因为区域文化的差异,导致跨区域流动儿童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情绪适应以及行为适应上存在困难。跨区域流动儿童在学习上积极性不高,存在明显脱节现象;跨区域流动儿童同伴关系不稳定,师生关系不和谐;跨区域流动儿童情绪未完全适应;跨区域流动儿童行为适应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图式问卷和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对394名城市流动儿童进行测查,发现:流动儿童在自我放纵性图式上存在性别差异;流动儿童的不信任感和自我放纵性图式、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无助感、自我放纵性、不信任感、自我放弃感等图式对学业拖延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这些表明,高年级学生的不良图式与学业拖延相对而言比较严重,且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图式与其学业拖延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迁中,部分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情况较差,孤独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主要表现为更倾向于独处,远离人群,易紧张、焦虑,缺乏自信。流动儿童的孤独感主要受社交自我知觉、同伴关系及家庭环境影响。针对此,提出如下两点建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流动儿童多与同伴交往;引起流动儿童家长对子女适应情况的关注,给予流动儿童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  相似文献   

8.
流动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跟随父母远离家乡到经济发达地区居住、生活的融合过程中,尤其是在新的学校学习适应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流动儿童存在问题的深度解读和归因分析,构建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落实流动儿童学校学习适应的干预策略和实践途径,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实现主动发展、充分发展与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在人际适应即同伴交往方面,流动儿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同伴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现状.结果表明: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在人际适应即同伴交往方面,流动儿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同伴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化"迁移浪潮下,如何更好地保护流动儿童权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借助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系统地分析流动儿童需要满足及多元福利提供现状,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发展需要和参与需要有较大提升空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及交流单一化;流动儿童社区联系脆弱;流动儿童全人发展学校环境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流动儿童、家庭、社区、学校"四位一体的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机制,发挥流动儿童的主体性,改善所处的微观系统,从而提高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欺负与学校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58名流动儿童为被试对象,采用儿童欺负问卷和在校行为子量表施测,探索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欺负与学校适应及其关系。结果发现:卷入受欺负和欺负的流动儿童比例相对较高;男生欺负他人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而受欺负比例低于女生;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儿童受欺负和欺负他人的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学校适应的性别和学校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主效应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水平;不同欺负类型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差异显著,具体体现在常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上;受欺负、欺负他人程度与学校适应及其五个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活环境变化,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面临突出的适应问题,他们在学习、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以及生活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适应状况如何,不仅受到自身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与就读的学校性质有密切关系。要有效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社会工作的干预非常必要,应当积极进行社会倡导,增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智力障碍儿童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才能在拓宽生活领域、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这是当前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所关心的最大问题,也是培智学校课程改革本身成为一个核心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务工人员涌入昆山而剧增。城市流动儿童来到新城市学习时,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以及他们所处的独特生活环境使得对他们的研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对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城市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在学校适上呈显著差异,城市本地儿童的学校适应得分显著高于城市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显性知识流动范式的部分学校管理在管理中过度强调标准化、统一化,导致学校组织创新力和凝聚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在以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按照社会发展需要推进学校管理,摒弃过度受显性知识流动范式影响的学校管理模式。构建隐性知识流动范式下的学校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注重个体和整体的心智、价值、理念改善。注重隐性知识迁移再造,充分发挥隐性知识流动的作用,提升学校组织的创新力和凝聚力。促进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办学校的各种学校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两个阶段都有积极促进作用,除学校安置因素外,流动儿童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同样影响家长对两类学校的选择,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在两类学校的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18.
从家庭视角考察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现状,资料来源于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三所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问卷调查,并辅之与相关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访谈,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整体状况良好,但学校适应的各维度不平衡,适应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人际适应、学业适应、学校认同。另外,家庭因素独立于个人因素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就业谋生、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以家庭形式流入城市。流动儿童的学习和教育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流动儿童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视野不够开阔,知识积累不够,写作文没有素材,造成流动儿童在写作文时普遍感到无话可写,写作水平难如人意。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写作水平,已经成为困扰广大小学及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课程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的提出 关于学校的课程设计究竟应该以什么为依据,有多种理论观点。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 一是社会中心论,主张学校的课程设计应从社会需要出发,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是知识或学科中心论,主张学校的课程设计应从学习学科知识出发,并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三是儿童中心论,主张学校的课程设计应从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