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瑛 《云南档案》2008,(3):12-13
家庭档案的建立适应了家庭对高品位文化、高质量家庭生活的需要,它既丰富了家庭文化生活,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融洽了家庭和谐氛围,又使家庭管理更具科学性,完全符合家庭文化建设的目标,对于推动家庭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海 《云南档案》2007,(7):65-66
家庭档案既记载了家庭的历史,又折射了社会的变迁,还是维护家庭及其成员权益最具权威性的法律凭证。因此,建立家庭档案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提高生活品位。  相似文献   

3.
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干部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经验和智慧优势.动员广大老同志普遍建立起家庭档案具有特殊意义。一般来说,家庭档案既可作为老干部个人和家庭历史的见证载体。又能方便老同志日常生活,还可用来帮助教育下一代.对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女性家庭类杂志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体制与经营的冲突,既需要妇联的继续支持,又需要市场的力量.市场追求效率.传统体制需要适应,本文就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最有利于女性家庭类杂志的发展路径展开探讨,为寻求适应性逻辑和效率性原则的平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岳春 《云南档案》2007,(11):11-12
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家庭,而和谐家庭的建立又离不开家庭建档.本文不仅阐述了家庭档案的内容和重大意义,而且指出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家庭建档中的监督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晖  杨清 《兰台世界》2019,(8):38-41
家庭档案是传承家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既反映时代特征,又蕴含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本研究介绍了传统家庭档案功能——"三道教育",即"为人之道""、为生之道"和"为学之道",并通过新媒体宣传、建立家庭档案示范户等途径深入探究和合理构建家庭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家风建设,推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家庭档案建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荆绍福 《中国档案》2003,(12):12-13
现今的家庭一般都会保存数量不等的照片、往来书信、日记、发票、说明书等,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档案。对这些档案进行必要的分类、编号、编目和科学的排列,便可以说建立起了正常意义上的家庭档案。从这一角度和现实生活看,虽然家家都有档案,但绝大多数家庭又没建立起家庭档案。作为社会组织的最小单位、社会细胞的家庭,能否建立起家庭档案呢?我认为是可能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正式提出建立家庭档案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家庭建立起档案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继续着,…  相似文献   

8.
曾虹 《兰台内外》2007,(1):42-43
前两年,家庭建档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许多家庭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庭档案。但是,近期家庭档案似乎又逐渐被淡忘了,很少有人提起。笔者结合自身整理家庭档案的体会,认为家庭建档对家庭建设和子女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丰富和充实家庭业余文化生活,还能传承家庭文化。在徐州市首届家庭档案展评活动中,我的家庭档案被评为二等奖和最佳“家庭档案奖”。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钱军 《档案天地》2011,(5):10+54-10,54
家庭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家每个成员的成长进步过程,丰富了我们的家庭生活,是我家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的家庭档案按内容划分为七大类: 一、工作学习档案 1、我历年的个人工作总结计划、干部履历表、述职报告、晋升职称登记表等.各种学历证书、聘任书、工作证、会员证、献血证等.2、工作总结、计划、干部履历表、述职报告等.各种...  相似文献   

10.
陈超 《编辑学刊》2010,(4):23-26
女性家庭类杂志在转型过程中面临体制与经营的冲突,既需要妇联的继续支持,又需要市场的力量。市场追求效率,传统体制需要适应,本文就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最有利于女性家庭类杂志的发展路径展开探讨,为寻求适应性逻辑和效率性原则的平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家庭档案真实而又确切地反映了家庭成员的各项活动,对记载家庭信息、为家庭活动提供参考功不可没.但是由于认知方面存在的欠缺,目前我国家庭档案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文章将从家庭档案的含义与意义入手,分析我国家庭档案建设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你是否遇到过这样尴尬事,为你或家人准备外出旅游时,结婚证等有效证件却不知藏身何处;为你的家用电器需要保修时,发票保修卡却不翼而飞等,其实,家庭档案不只是现代化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幸福居家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家庭档案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一、家庭档案的含义及内容(一)、家庭档案的含义。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档案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所谓家庭档案,就是家庭及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工作—家庭平衡角度,分析了图书编辑们在面对工作与家庭责任冲突时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与类型,以及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的因素;从出版社企业管理文化、制度建设与个别员工援助三个层次阐述了出版社针对工作—家庭冲突可以采用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济彦  邢涛 《档案天地》2010,(4):17-18,26
家庭一般都会保存数量不等的照片、往来书信、日记、发票、说明书等。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档案。对这些档案进行必要的分类、编号、编目和科学的排列,便可以说建立起了正常意义上的家庭档案。从这一角度和现实生活看.虽然家家都有档案.但绝大多数家庭又没建立起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新闻媒体对离异家庭子女负面形象的标签化刻画,既造成受众对离异家庭子女的认知偏见,又损害了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原则,新闻媒体必须纠正认知偏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才能保护青少年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家庭档案科学管理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普通人的概念还停留在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的人事档案和技术部门的技术档案的认识里,认识不到建立家庭档案的意义.五六十年代,中国普通老百姓家里只有户口本、粮本、购货本、工作证之类的证件,普通人家家庭财产寥寥无几,比较值钱的东西一般存放在家里比较私密的地方或锁起来,用时取出,那时没有家庭档案之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档案意识淡薄,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建立家庭档案,给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的人临去飞机场、火车站时,身份证找不着,手忙脚乱乱翻一阵,真急死人;有的家庭存款到期,一时找不到存折没有及时转存,又碰上降息,造成经济损失;有的人办了保险,出了险不知通知保险公司,过期后还不清楚被保险责任及保单存放在哪里;有的人丢掉正在治疗的病历,使医生无法了解治疗方案和治疗进度等等.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幸福的乐园。家庭档案是信息的宝库,知识的源泉。家庭档案已经成为我们文明家庭、科学家庭、健康家庭和绿色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家庭档案共分四大类:一类是家庭纸质档案,约2册,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记录.包括家庭成员的出生证明各阶段的材料,家庭日常生活记录等;二是工作记录,包括履历表、历次获奖证书,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参加国内、国际会议的材料等;三是生活记录,  相似文献   

18.
赵晓炜 《东南传播》2011,(6):146-148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的单元,是社会的基础力量。因此社会的安定和谐是奠定在良好的家庭沟通的基础之上和健全的家庭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沟通与之息息相关,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家庭沟通理论涉及到成员互动,家庭内在因素构建及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互动等复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玉茹 《北京档案》2006,(12):32-32,3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变迁、发展是社会最为生动、敏感、真切的写照.建立家庭档案,可以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平台,从而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建立家庭档案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因此,各级档案部门应加强对建立家庭档案的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人可能都不止一次地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想用家庭或家族中某个有所作为的人物的事迹激励晚生,但因缺乏物证,单一的口耳相传使感染力大打折扣;家用电器出了故障,维修时找不到说明书,退换或索赔时又寻不见当年购买时的发票;办理职称申报或住房公积金领取,一切顺理成章,却卡在个人相关证件不知下落这样的不大不小完全由自己造成的事情上;在国家博物馆、档案馆看到一些以小见大、令人流连的物品,常常生出遗憾和感叹:这其中的许多物件我们家也曾有过……如果建立了家庭档案,或通俗些讲,每个家庭都具备一些和家庭生活相适应的档案意识,将家庭成员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有参考和凭证价值的材料积累、保存下来,上述许多麻烦和不快都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