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复习不同新知的学习习惯,其侧重点在于将整个知识体系构建起来,这是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提升,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图,从而让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以能量转换这一知识为例来谈如何进行高中生物的复习。  相似文献   

2.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一般认为就是把重难点知识挑出来再“纵向”强化一遍,这往往导致复习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横向”构建知识体系的有效策略.同时,在具体操作中,高三二轮复习往往脱离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色,重点知识的呈现方式缺乏新意,课堂授课难以做到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应用知识网络构建法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构建立体知识网络联系图,使零散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网,形成一个个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即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科模块内及模块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并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思源学校的生源基础差,学生知识结构系统性弱,分析、归纳与总结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思“源”导图课堂改革,即以问题解决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整体提质以全校推进思“源”导图大、小单元知识整合,推进“一引二动三清”课堂教与学的整合,让学生能够独立搭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知识系统,厘清知识条理性,切实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系统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高三二轮复习的有效性,通过深度学习理论优化复习思路: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构建有序的思维模型,再迁移应用于真实问题的解决.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主题为例,将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重要操作的相关知识整合起来,构建通过物质性质和题目信息选择结晶方式的思维模型,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思维的有序化,为高三二轮的深度复习提供可借鉴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6.
在高考化学复习中,运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和“掌握学习策略”,选定知识模块,将考点列出,引导学生牵引知识链,直通关键问题,触摸典型题例,构建知识专题网。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掌握双基,提高能力。现以“常见晶体结构”为例谈谈利用牵引的方法思考课堂小专题复习。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梳理、融会与贯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大教师对复习课都十分重视。然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复习课似乎只是将新授课中的内容通过压缩复述了一遍,有些复习课其实就是习题讲评课或知识整理课,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听懂了,但课后独立解决问题时又只能“望题兴叹”“一筹莫展”。如何避免以上的问题,实现更加有效乃至高效的课堂?如何让零散琐碎的知识变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堂复习真正实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原认知出发设计问题,教学中要能够关注生成,拾级而上,顺藤摸瓜。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构建化学课堂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教学为例,将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各个实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分析与讨论,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整合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效的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以氯水与溴化钠溶液反应为素材,将元素与化合物知识、实验探究设计、化学基本理论等复习内容结合起来,构建基于研学问题的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降低课堂的知识容量,增加课堂的思维容量,提高学生复习积极性,且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钱海霞 《四川教育》2006,(12):42-42
通常,复习课都是“知识回炉”和“冷饭重炒”,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本期组织的三篇稿件,相同之处在于都力图在梳理、巩固百分数的知识,把知识连成线、形成串,帮助学生在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即整合群体智慧,彰显学生的主体探究和合作攻关,让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一次愉快经历。同时,这三篇稿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第一篇稿件从整体入手,以“分类整理知识——问题中反思——练习中运用”三个环节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复习课堂;第二篇稿件由点到面,以盐水配比方案将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内容巧妙贯穿其中,通过“理一理”、“串一串”、“连一连”等自主复习方式创造“知识网”,构建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复习路径;第三篇稿件则以四道练习题为本单元知识复习的“串联点”,在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渗透有序整理的复习方法,进而达成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五分钟小测”是指每堂课开始时先安排3~5分钟的小测试。通过测试检查复习效果,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为当堂课知识的构建做好铺垫。通过测试训练,促进化学用语的运用、物质的推断、计算等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通过测试使学生由课间的相对“动态”,迅速转化为课上复习的集中精力、积极思维的相对“静态”。  相似文献   

12.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复习课堂,使学生在复习中“知识、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是每位高三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笔者就这几年带高三的体会,浅谈高考复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化学课堂质效.精心设计绪言课,使学生喜欢化学,奠定学好化学的基础;精心设计预习效果自测,布置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精心设计课堂思考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复习课,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归纳提升,揭示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4.
教学线索,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依照教学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而设置的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程序。构建课堂的“教学线索”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在学习中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由“点”到“面”,由“面”到线、由局部到整体的飞跃。因此,笔者结合本学...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知识课堂缺乏对学生思维结构的分析,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1]。而有效问题是构建思维课堂的核心,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思维结构进行分析,而后借助生活实际、学生已有知识、教材等,进行教学设计,提出问题,以有效问题推动高中化学思维课堂的构建。本文以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依据学生思维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并对有效问题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6.
罗春裕 《教师》2013,(18):121-122
本文从"知识树"的构建原理、如何构建和构建实例,以及与问题串相结合来谈如何复习好高中生物第二轮学习,引导学生在知识梳理时,牢固掌握生物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尝试让学生从总体到局部,把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学会找到知识内在的规律,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探究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换上升到“课堂指导者、促进者”的课堂角色;教学形式由“知识的传授”转变成“课堂数学交流、探究数学问题”的互动形式。本文探讨了在翻转课堂中,“说数学”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思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经验性思维水平的发展,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以"酸碱盐化学性质专题复习课"的设计与反思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初三化学二轮复习中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把相关零散、单一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归纳、整合并有机地联成知识网络,以期变传统枯燥乏味的复习课为生动有趣的探究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将学科思维导图引入课前复习,能够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引入课堂,师生共同完善;引入课后,辅助解决综合问题.文章以“发酵工程专题”复习教学为例,将学科思维导图引入至教学各个环节,以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第一轮复习,一般按知识块、章节推进,帮助学生建构中学化学知识框架和认知序列系统(“知识整理一网络构建一问题解决”),达到感悟学科思想方法,夯实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构建知识网络,初步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有序贮存,以便随时调用。第二轮复习一般是应用专题复习的形式。重点是着眼主干知识梳理、概念辨析,促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化学知识系统与知识网络,强化能力训练,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实现把化学基础知识升华为能力,提升学科素养的目的,为能在高考中发挥出高水平及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轮复习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如何做到有效乃至高效,与大家分享笔者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