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经络是贯穿上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通道,网络全身.拍打功夫是我们老祖宗在养生保健宝库中留给我们的遗产.全身拍打,使十二条正经、奇经八脉条条畅通,全身经络处于通畅状态.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一林 《武当》2016,(4):32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丰富多彩的养生健身术中,太极拳以其独特、完整、科学的锻炼方法和理论体系,以及良好、确切、普遍的保健作用和医疗效果,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与形体五官等组织相联系的矛盾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脏腑、经络、气血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  相似文献   

3.
经络是人体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总的调控系统,经络失控则一切疾病就会发生、发展,经络恢复正常,人体就康复。因此,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畅通,至关重要。只要你能够掌握气血循环的技巧,就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大可不必依赖于气血循环机。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传统养生理论的观点,结合人体运动及针灸、气功修炼实践,对经络学说作了全面的剖析,提出:人体运动,经络通畅;经络既通,其形乃彰;经络失常,人体衰老;疏通经络,延年益寿等观点,为人们的运动健身和养生保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互相关系的学说。经络学说不仅是针灸学说的理论核心.而且是推拿、气功等科学的理论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针灸、推拿、气功有着密切关系。它几千年来指导着针灸及其他各科的临床实践。所以《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科学养生观的剖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康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内容丰富,观点独特。本文仅从崇尚自然、发展形神中和动静起疏畅经络四个方面,剖析了部分传统养生文化的科学养生观,以期做到“古为今用”,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们日常养生保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杜元伟  倪元海 《武当》2013,(11):45-48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也是对整个人类科学文化的独创和奉献。气及经络穴位是这一科学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经络穴位则是遍布全身运行气的通道。通俗地说,经络穴位相当于江河湖泊,气则是水,这同人体循环系统的模式极为相似,可以说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人体生命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是国粹,也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医、气功等都是人体科学的一部分,是高层次的文化与科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太极拳活动,它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体育运动,同时它在医疗康复养生领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太极拳的健身、养生机理及其科学性的研究越来越凸显出来,研究太极拳健身养生的科学机理及科学价值,使练习者能够从科学运动机理出发,达到精准医疗养生保健,真正实现太极拳的运动处方,从而服务于大众,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经络学是研究人体脏腑功能状况、气血行通规律和筋骨活动强弱的一门科学。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它们内属脏腑,外络支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把内部的脏腑和外部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身体各系统器官,如果出现病变或损伤,脏腑气血所属的经络运行部位就会出现麻木、肿胀、疼痛异常等症状。因病制宜,辨证施治,是经络疗法的基本思路。 武术套路中包含着翻腾、跳跃、跌扑、平衡、回环、  相似文献   

10.
浅析健身气功防病治病机理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身气功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在心理上调节改善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在生理上可疏通经络,保证人体气血畅通。通过特定的形体运动、呼吸,以心为主导的整体养生具有保精、养气、存神的作用。由于精、气、神存在,健身气功可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德平  丁兆东  王志强 《游泳》2011,(5):I0017-I0019
冬泳对人体养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成为医学和体育界的共识。如今冬泳已发展成为一种时尚的养生方式,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以冬泳养生为论点,以中华养生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以我国古代养生学家的经典理论为论据,以科学冬泳观为指导,从冬泳“冷应激”、耐寒锻炼、神经调节、心理平衡、冬泳“苦乐观”和科学冬泳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冬泳对人体养生的影响及科学性,充分证明冬泳对人体养生功效确切,意义重大,作为一种新兴的养生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虎  汪长芳 《精武》2012,(9):75-75,77
运用文献法,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动作特点和风格。讨论中医理论中阴阳、经络、气血等学说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关系,以促进传统养生体育在中医药专业中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百练不如一抖,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是全身运动,有氧运动。不需要工具,也不要固定场地,只要有容纳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就可以了。简便易学,而且效果非凡。颤抖究竟有什么效果呢?1.增强肌骨功能。增强人体肌肉活力,增强各关节的功能。2.疏通经络。经过颤抖整体活动,首先疏通了经络。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枢纽。疏通经络,有利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运作与协调,促进气血循环。经络畅通,气行血畅,气血循环畅通,增强体质。3.调整人体磁场,地球是个大磁场,人体是个小磁场。经过颤抖,调整人体小磁场磁化,成为有序化排列,强化体质。人体小磁场如何磁化的?不…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道家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道家传统养生文化。本文通过对我国道家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进行综述和剖析,用以指导人们如何健身。  相似文献   

15.
我学习和实践养生保健十多年,总结升华,悟出不生病、少生病的三大法宝:补足气血。祛除湿寒,疏通经络。勤加习练,效果显著。往年多感冒,而今年没有患过,往年时有心绞痛、早搏,而今年很少有。往年常胃胀、烧心,今年也已控制。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是2500年前中国先哲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是指导针灸、推拿、气功和中医各科的理论核心。根据经络学说,人体的一切功能都是在经络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经络失控是疾病形成的原因,而疾病的痊愈则是经络发挥了调整作用的结果。因此,经络就是人体的医疗保健系统。经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北京炎黄经络研究中心近二十年的研究,我们终于运用三种生物物理方法证实人体14条经脉线都可以精确地测定,并和古典经络图谱惊人地吻合,无可争辩地证实了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这一成果被国家科委授予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等奖。并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界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医养生理论与瑜伽的基础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分别从瑜伽的"形"、"气"、"意"分析修炼瑜伽的养生价值;以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在创编功法和锻炼中让中医的传统文化在瑜伽养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拳理而命名的拳术。太极拳保健与养生文化正适应当今社会生命观、健康观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对人体各系统的健身养生功效,阐述太极拳在现代医学、科学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于人类健康所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脚”要常摩 古今善养生者都非常重视脚的养护、保健,因脚的作用功能极大,练功行走用力都离不开它。对于脚的气血行走,早在中国经络学说方面都有详细的阐述,经络学中说:十二经脉就有六大经脉(足太阳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行走聚于脚,达于脚趾。并有络脉网络其经脉,且脚与脏腑经络脉的气机行使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脚有“人体第二心脏”之说。 武术爱好者,在一天的练功运动后,应做好脚的保养,可用自己承受了的热水(或药物汤液)烫泡一下脚,而后对脚掌、脚趾(如涌泉穴、脚趾上诸…  相似文献   

20.
传统体育养生研究中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文化研究的失衡是“斯诺命题”的次级表达,具体表现为技术主义与非人格化倾向日渐凸显,而社会文化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社会文化层面的关注,不仅难以理解传统体育养生在国家与社会、中国与西方国家中的互动问题,而且也不利于从历史维度去认知人、生命与健康的相互关系。有鉴于此,汲取新文化史“注重文化分析与微观研究、关注日常生活和底层民众、强调符号和意义的深度阐释”等方法论启示,为传统体育养生研究的“社会文化向度”探索新路径,以增益传统体育养生“科学与人文”的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