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从乔布斯的成功经历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一是需要更多一些宽容,建立职业教育特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机制,呼唤更宽容的社会环境;二是教育学生不局限于逐利,不止步于就业,让学生学会创业;三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每件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四是要配备充足的艺术教师,培养学生唯美雅致的艺术气质,形式多样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强化实践熏陶。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心底无私天地宽","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对宽容的真实写照。诸葛亮七擒孟获,妙策收复南蛮,威德盛名至今流传不衰,故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乐观的崇高境界。一、心存宽容,我们才能接纳学生,我们教育发展才有生的希望。二、心存宽容,我们才能拥有学生,我的的教育事业才有发展的希望。三、心存宽容,我们才能使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四、宽容是快乐的源泉。五、但宽容之心,需有节有度。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一种智慧,是充满仁爱的目光;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深藏爱心的体谅。我们要把宽容带进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面对孩子,我们已无权板着面容,对于孩子的种种"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能产生无限的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少事与愿违、令人失望的事情。其中,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老师的再三教育、引导无动于衷。我认为,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充满爱的事业。可惜我们总习惯于把它变成单纯的"驯服"和"灌输"的工作,习惯于"以理服人",而忽略了"以情感人"。我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与探索,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方面提出了"四个多一些"的口号,即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赏识。  相似文献   

5.
正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中借用世界人文、宗教的历史演变,为我们诠释了社会融合、文明的进程离不开人类族群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宽容。那么,我们何不在学校教育中也贯穿"宽容"的人格教育?另外,从学生个人的成长来说,"仁者爱人,厚德载物"也应当贯穿于学生的人生价值理念当中,让他们以一颗宽容的心面对已经或者即将接触到的纷繁世界。一、启迪智慧,在基础课程中渗透什么是宽容?宽,即广博,意味丰富的智慧;容,即兼容,强调  相似文献   

6.
宽容分为"消极宽容"与"积极宽容",消极宽容是指主体在有能力干涉的情况下,毫无偏见并实事求是地容忍他者给自己思想带来消极影响的言行。积极宽容是指主体在有能力干涉的情况下,公正、审慎地宽恕他者给自己权益带来消极影响的言行。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要提倡消极宽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慎用积极宽容,培养学生公正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理性的宽容观。  相似文献   

7.
博辛 《中华家教》2011,(12):24-25
"苹果教父"乔布斯离开了,苹果就如它的LOGO一样残缺了一角。我们在遗憾天才离开的同时,期待着更多乔布斯的出现。乔布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由他的生活环境和性格因素决定的,我们来分析一下,也许下一个乔布斯就在您家里诞生。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总想着教育学生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全面发展,可就在忙着"教育"学生的时候,恰恰忽略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等待。等待是理性的宽容作为语文教师,我时常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某些文段,一般的学生都能轻松过关。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总是背不出来。其实我也知道并不是他们  相似文献   

9.
"红脸"和"白脸"是京剧里的角色,"红脸"指扮演正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白脸"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作为一位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不妨学一下红白脸艺术.  相似文献   

10.
[宽容] 恋爱是学生的隐私.家长和教师要采取冷静、宽容、理解的态度.不能公开批评指责学生、扩大知情人范围;可以用"说悄悄话"的方式和学生交流,不要扣"早恋"的帽子,只说哪些事情影响了学习,不动声色地引导.  相似文献   

11.
宽容是一种美德,对待任何人我们都应如此。尤其是老师,要学会宽容学生,要相信学生善良、正直、向上的天性和可塑的一面,用教师宽大的胸怀成就学生。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那么也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缺少感情沟通,单纯的说教式教育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和班级管理中营造宽容的班...  相似文献   

12.
爱是一切美德的灵魂。因为爱我们不会伤害他人;因为被爱我们的内心会充满温情,变得宽容;因为爱,我们可以为做成某件事情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当我们去批评那些"捣蛋鬼"时,多数时候是批评过后学生依然我行我素,甚至由于逆反心理而变本加厉。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无效"的,我们应该用宽容加鼓励的方法将"无效教育"变成"有效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塑造人的科学,也是升华心灵的艺术。宽容和严格是教育艺术的两个重要方面,体现着教育的智慧、修养、境界和执行力。"过犹不及",宽容要有底线,过度的宽容实际上就是变相的纵容;严格要看学生的承受能力,如果严格超出学生承受能力,极容易导致师生之间"撕破脸皮",教育效果也就没有了。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还面临着一些困惑与挑战,比如"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与"乔布斯之问",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命运。从"创新扩散模型""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成熟度曲线"等技术扩散的理论视角出发来审视与反思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散,有助于我们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普遍规律,破解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与现实难题。而揭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适效性与滞后性等特殊性,则可以有效回应"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回答"乔布斯之问"。以此为基础,该文对包括大型开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电子书包在内的教育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度解析,期望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融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却比惩罚更有影响力。当一件被谴责的事情,被老师善意地悄悄藏起时,更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颤。这也许就是宽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韩大林 《教书育人》2012,(23):38-39
提起教育事件,我们总是联想到教育领域中发生的大事情,其实这样理解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是教育中发生的小事情是不是也应该归为教育事件呢?这还要从什么是教育事件谈起"。事件"一词在《汉语大辞典》中的解释是事项、事情、历史上或社会上已经发生的大事情。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事情也是事件的一种。在教育领域中有很多小事情,如果这些小事情不及时处理就会变成大事情,并非大的事情是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中的宽容是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它包括对教育的宽容、对教师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宽容。然而,当前教育存在的不宽容,妨碍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中宽容的内涵,避免不宽容的认识和行为,培育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特级教师丁榕曾经说过:"宽容比惩罚更有收获,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宽容我们的学生,会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记得在教学《丰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深刻体会课文内容,我给他们讲当时的时代背景,讲战士在长征途中的艰苦跋涉,讲士兵的生存条件如何艰难……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激发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宽容是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然而,当前教育存在的不宽容,妨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以教育宽容滋养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