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期刊编辑的公正退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雷琪 《编辑学报》2007,19(4):266-268
公正退稿是科技期刊编辑挽留作者、谋求期刊发展的明智之举.通过阐述正确处理不用稿件的必要性,说明编辑退稿并非小事.认为:退稿既要注重公正性,又要注重操作技巧,还要谨防受不良心态的干扰;只有坚持公正退稿,才能实现稳定作者队伍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
就学术类期刊而言,对退稿的处理是办刊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编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一定的退稿率则不能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而另一方面,过高的退稿率又会进一步影响稿源,进而影响办刊质量.因此,分析编辑工作中的退稿处理流程,做好退稿工作,对稳定作者队伍、保证刊物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并进而对学术刊物办刊竞争力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重视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退稿工作林江拥有高水平的作者及编者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但由于编辑部人少力单等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可用稿件的回修,而忽视对不用稿件的处理。笔者在编辑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对不刊用稿件采取不退稿的方式,不利于编者及作者的业务...  相似文献   

4.
退稿和退修工作的定位及其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本期刊均有一定比例的退稿,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稿件须要通过退修才能正式刊出。这部分工作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还在于加强作者队伍建设。作者工作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因此其作用应定位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由于在退稿和退修过程中,需要编辑与作者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所以,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搞好作者队伍建设,讲究工作的艺术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在退稿中开发潜在的作者群  处理不同情况的退稿,有时比处理录用的稿件更应慎重、仔细,这是一项说之容易,做之较难的工作,退稿的总原…  相似文献   

5.
退稿是编辑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这个环节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被忽视的倾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编辑部应意识到退稿在期刊编辑工作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更富于人性化的方式进行退稿,保护作者投稿的积极性,保障期刊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促进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退稿是编辑工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这个环节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被忽视的倾向.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编辑部应意识到退稿在期刊编辑工作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更富于人性化的方式进行退稿,保护作者投稿的积极性,保障期刊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促进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丁佐奇 《编辑学报》2018,30(3):237-239
作者对退稿意见不满的现象十分普遍,但目前国内外学术期刊普遍缺乏针对评审意见的申诉机制.作者在《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近年来处理退稿作者申诉意见的实践心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术期刊退稿申诉中的常见类型分析,提出学术期刊应建立明确的申诉机制及妥善处理申诉意见的公开程序与措施,包括:编辑初审退稿应具有明确的依据;针对申诉意见避免格式化回复;及时按规定程序处理申诉意见,提高和作者的沟通效率;重视复审,加强对申诉稿件修改稿的比对工作;制订公开、透明、具体的退稿申诉机制,以期推动退稿申诉工作规范化,最终降低申诉率.研究指出学术期刊建立退稿申诉机制有利于培养忠实作者,弥补同行评议的局限性,提升期刊的美誉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8.
论作者队伍建设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陈辉 《编辑学报》1999,11(4):208-210
科技期刊编辑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队伍建设是最根本的问题。加强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有 :建立作者库 ,加强与老作者的联系 ,扶持新作者 ,退稿讲究艺术性 ,退修中帮助作者提高素质和编辑坚持编、研、创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由高校主办,为主办学校服务,是展示主办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社会办期刊,高校学报的作者主要是本校教师、研究生,以及少量校外的科研人员.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高校学报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退稿量.但是以内部稿件居多的高校学报,稿件作者大多是编辑部编辑的同事、朋友、甚至领导,编辑部要做到退稿不退人或要被退稿件的作者心服口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总结了在退稿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由高校主办,为主办学校服务,是展示主办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社会办期刊,高校学报的作者主要是本校教师、研究生,以及少量校外的科研人员.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高校学报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退稿量.但是以内部稿件居多的高校学报,稿件作者大多是编辑部编辑的同事、朋友、甚至领导,编辑部要做到退稿不退人或要被退稿件的作者心服口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总结了在退稿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了以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话说退稿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15  
陈灿华  张曾荣  王璐 《编辑学报》2002,14(2):103-104
阐明退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和退稿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编辑应站在期刊求生存和求发展的高度,站在作者本身的角度正确对待退稿问题,做到"审稿准确,诚恳待人,讲究方式,秉公办事".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退稿的说服性传播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退稿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它较为集中地反映出编辑主体与作者的关系,体现出编辑所持的作者观,也直接关系到作者的切身利益,容易影响作者的情绪、心态,挫伤其写作积极性,甚至使编辑出版机构失去作者队伍,因而较之其他环节更难处理,更需要讲策略,更要讲究艺术性.笔者将编辑主体如何把审稿结论等信息传递给作者,并有效地说服作者接受意见,顺利达到退稿目的这一过程,定位为"退稿的说服性传播",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其策略作出自己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专家对退稿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以退稿为例谈编辑如何更好地服务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稿涉及到大部分作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很大一部分作者的积极性。本文阐明退稿工作中编辑与作者的分歧所在,指出超过规定期限不给作者回信、退稿意见不详细是作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论述编辑如何更好地服务作者,认为加大约稿力度、增加青年编委审稿以及在退稿函中增加信息含量,是更好地服务于作者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性化服务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探讨审稿、退稿、修稿过程中编辑工作的人性化问题.认为编辑与作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编辑必须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尊重作者、关爱作者,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稿源,有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视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退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江 《编辑学报》1994,6(3):145-147
拥有高水平的作者及编者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但由于编辑部人少力单等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注重可用稿件的回修,而忽视对不用稿件的处理。笔者在编辑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对不刊用稿件采取不退稿的方式不利于编者及作者的业务水平提高对科技期刊出版事业来说,是失去了人才培养的一个好机会。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编辑应善为人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马勤  韩燕 《编辑学报》2014,26(3):289-290
从编辑工作实际出发,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应善为人师。为人师者,首先应"先正其身":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高编辑业务能力,并坚持不断学习专业理论;应德善躬行:培养青年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帮助青年作者提高写作技能和投稿技巧;更要诲人不倦:对作者耐心答疑解惑,有教无类,做到"退稿不退人";还要做到"润物无声":不求名,不求利,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17.
史锐 《编辑学报》2012,24(2):192-193
针对科技期刊退稿率较高的现状,简述4种退稿原因,即内容不符合刊物的报道方向,专家审阅认为达不到发表水平,编委会审阅认为不宜发表,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针对不同原因探讨退稿工作的特征,认为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时尊重与服务作者,公正、灵活处理退稿,使作者虽退稿但不退心。编辑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科技期刊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8.
编辑应以帮助作者提高稿件质量为己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周作新 《编辑学报》2002,14(5):376-377
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对准备投稿、稿件退修和决定退稿的3种文稿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如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帮助他们做出恰当的处理,并以此为己任,从而保证文稿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期刊的质量,提高作者的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职桂叶  阮刘青 《编辑学报》2018,30(4):379-381
为了自查编辑的退稿失误率,提高编辑初审退稿的准确率,兼顾编辑工作效率和期刊质量,调查了《中国水稻科学》2010—2014年间的769篇退稿在他刊的发表情况。截至2017年5月,235篇未发表,534篇退稿在125种刊物上发表,其中92篇退稿发表在影响因子高于1.0的期刊。17篇退稿出现一稿两刊。在刊出的534篇文章中,134篇被引频次为0,102篇被引频次为1,181篇被引频次为2~5,被引频次在10以上的仅有65篇。笔者认为,通过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增进对专业研究领域的把握,可以减少稿件误判率,做到精准退稿,同时,编辑应掌握沟通技巧,培养亲和力,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编辑,处理退稿是谁都会遇到的事。在繁杂的编辑工作中,以退稿与组稿(约稿)相比,人们的兴趣显然是在后者。然而,“退稿效应”确实存在。尤其是当它频频光顾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还是两年前,我在处理一件退稿时,除了向作者说明理由外,又多写了几句表示歉意的话。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件对于编辑来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工作,却产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