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加法交换律课始,由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等式"3+4=4+3"。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还能写出几个吗?生:5+9=9+5,8+2=2+8,1亿+2亿=2亿+1亿,……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多少个?生:无数个。师:观察这几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两边的数都一样,只不过颠倒了一下位置。师:哦,这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生:"="两边的结果都一样。师:你怎么知道两边是相等的啊?生:可以算啊!师:是不是每次都要算啊?生:不一定都要算。师:那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两边是  相似文献   

2.
【案例】1.最小公倍数(湖北省郧县实验小学金元才老师执教)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生:报数1,2,3……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师: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生:报6,12,18……的同学。师:报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要站起来吗?生:我报的数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要站起来。师:说得好。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6是2和3公有的倍数。报12的同学你能说说吗?生:我报的12也是2和3…  相似文献   

3.
一、揭题:分数二、引入师:很快地想一个分数,并把它写下来(.生写)老师让你再写一个,你能写吗?(能)那就再写一个(.生继续写)老师还想请你写一个(.生再一次写)你写的这三个分数一样吗?生1:我写的这三个分数分别是1137、137、177.它们的分子不一样,分母一样.师: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说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你们写的分数除了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生2:大小.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可能不同.那么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情况下,分数的大小可能相同吗?生3:在相等的情况下有可能,比如42、12、84.师…  相似文献   

4.
现象在一节练习课上,我组织学生练习中间有零的乘法笔算。其间,我随意找了六位学生板演,并组织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板演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出现了以下情况:师:大家一起看一看生4做的。你认为对吗?307×692703生:(齐)不对!师:哪儿出问题了?生1:他个位满十,但没有向十位进位。师:(边说边指横线上的数6)他进了位呀!生2:他是进位了,但没有把进位后的数加到十位乘得的积中。师:(故作惊讶状)是这样吗?生3:十位上应是0乘9再加上进来的6,所以积的十位应写6,而不是0。生:就是呀!师:既然大家说得这样有道理,(面向生4)你认为呢?生4:(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是…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段】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5页。数一数这页书上画了几串珠子,再数一数每串有几颗,把结果告诉同桌。学生活动后教师提出要求:第一串珠子中有1颗涂成了黑色,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生:能。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黑板上写了5个10。评讲时,一生把书放在了投影上(如图1),并叙述: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5和5。师将结果板演在黑板上(如图2):师:大家都是这样画的吗?生:是。生1:老师,我这样画对吗?(如图3)生:不对,不对!师(略一迟疑,随即引导):第二行老师如果这样画可以吗?(如图4)…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8—70页。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出示课件,画面大门上写着加法算式:2+3+65+5+53+7+84+4+4+49+1+62+2+2+2+2)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学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发现“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二、认识“几个几”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数兔是2个2…  相似文献   

7.
<正>【情景呈现】板块一:师:(出示: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这句话中有一些表示颜色的词,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师:这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当中,你最想读哪一个词?为什么?生:我最想读蓝湛湛,天空很蓝很蓝,很漂亮。师:是啊,看,(图片)晴朗的天空很蓝很蓝,这就叫——生(齐):蓝湛湛。板块二:师:这三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生1:都是表示颜色。生2:后两个字都一样。生3:都是表示颜色很美很美。师:你也会说这样的表示颜色  相似文献   

8.
师:刚才胡晓鱼同学朗读了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回答姑妈的话。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生1:两个“不是我”,他读的语气都一样了。不应该一样。(生1听出了这位同学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但问题出在哪里,没有指出来。)师:同意吗?(学生们个个点点头,若有所思)师:为什么应该读得不一样?(学生思考,但没有作出回答。)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答案。(学生很快读起来。一会儿,一个个举起了小手。)生2:我看到表兄弟表姐妹说的话后面是感叹号,而列宁说的话后面的是句号,他们话说的语气肯定不一样。生3:列宁还是“低声说”的,他说话的声音肯定是…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杯的球场上,一支球队要想赢球,需要球员们都能兴奋起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也同样如此。那么,如何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得到生动成长呢?我想,关键是要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曾经听过一节六年级的简便计算总复习课,印象颇深。师:喜欢做简便计算吗?生1:喜欢。生2:还可以吧,因为有的时候会出错。师:把你(生1)喜欢的简便计算题写出来,你(生2)去写一道让你出错的题目。(生1板书:11×(1/11+1/7)×7,生2板书:78.5×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现状教学片断1:课前复习师(出示两个平行四边形):你会作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吗?生:会。(学生作高并指定底边上的高)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介绍并强调底和高要对应)……教学片断2:操作探究师:刚才我们通过数小方格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方法。生1: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师(追问):你是怎么变的?生1:我先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相似文献   

11.
最小公倍数 师: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 师:请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请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师:哪些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生:报数6、12、18……的同学。 师:报数6的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两次都要站起来吗?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断】师:为庆祝教师节,四·一班的黑板报是这样的(课件显示:黑板长3米,宽1米,四周是用漂亮的花边装扮的)。要知道他们买了多长的花边,可怎样算?(生列式,师板书)师:这两种算法结果都是8米,因此这两个算式可用等于号连接。边框漂亮了,内容也要美。他们将黑板的面分成两部分(课件显示,在相应位置处标有稿纸每行张数和每排张数),一部分写“师生情”,用红色稿纸誊写;另一部分写“庆祝教师节”,用蓝色稿纸誊写。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共需多少张稿纸吗?(学生列式,师板书)师:这两个算式能用等于号连接吗?生:(齐)能!师:如果每张稿纸8分钱,一共…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 :优化新课导入 ,诱发创新意识师 :请同学们任意报数 ,要求你所报的数能被 3整除。生 :6能被 3整除。生 :9能被 3整除。师 :说一个大一点的数。生 :4 8能被 3整除。师 :说得不错 !谁能说一个三位数 ,这个数也能被 3整除。 (学生思索 )生 :1 2 3能被 3整除。生 :31 5也能被 3整除。师 :你的心算本领真强 ,但陈老师对你的速度不太满意。(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上1 32、2 1 3、2 31、31 2、32 1 )师 :这些数都能被 3整除。(学生睁大了眼睛 )师 :不相信可以计算验证一下。生 :(计算后很惊奇 )老师 ,这里面有什么窍门呀 ?师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  相似文献   

14.
[案例描述]倒数的认识教法一: 师: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些非常奇妙,如:吴——吞、杏——呆。其实,在数学中这种现象也存在。如: 3/4 4/3 5/8 8/5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1:位置变化了。生2:上下换位了。师:像这样的两个数你还能举出一些吗? (学生模仿前面两组数,争先恐后地举出了不少组这样的数,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 师:像这样的两个数,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们互为倒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倒数。(揭示课题:认识倒数。)  相似文献   

15.
杨诚 《四川教育》2003,(10):42-42
[案例] 学生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师:请同学生快速判断下列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为什么?63918279234 生1:639能被3整除。师:为什么?生1:因为639各位上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师:1827能被3整除吗?生2:1827也能被3整除,因为18是3的倍数,27也是3的倍数。师:哦,我听懂了。你是想,因为1加8得9是3的倍数,2加7得9是3的倍数。很好,请坐。(生2一脸迷惘地坐下。)课后,我是这样与这位学生交谈的:“你真了不起,有自己的思路。我觉得你并不是按老师说的那样思考的,对吗?”(生2点头。)“你到底是怎样想的?”生2:639各位上的数字都是3的倍…  相似文献   

16.
趣谈回文数     
英文有词如 madam(夫人 )、dad(口语 :爸爸 )正念倒念都一样 .中文里 ,则有回文诗句、对联 ,如 :“灵山大佛 ,佛大山灵”,“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等等 ,都是美妙的符合正念倒念都一样的回文句 .联想到数学 ,也有很多数具有回文性 ,倍受人们的喜爱 .如全由数码 1构成的数 1 1 ,1 1 1等都是回文数 ,自乘以后仍得回文数 :1 1 2 =1 2 1 ,1 1 1 2 =1 2 32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3456 789876 5432 1 .任意写一个三位数 ,如 81 2 ,再续写一遍得 81 2 81 2 ,我们断定 ,它总可以被 7,1 1和1 3整除 .为什么 ?显然 ,是回文数 1 0 0 1 ( =7…  相似文献   

17.
在课堂上,笔者曾听到过这样一段对话:师:你们记得什么是互质数吗?生:记得。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师:能举出些例子吗?生:例如……(略)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6、10、15这三个数也只有公约数1,可以把这三个数叫做互质数吗?”  相似文献   

18.
生1:这篇课文中写的六个事例中,为什么人称有的用“他”,有的用“你”?(当初备课时,我也曾注意到了这种人称的变化,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未作认真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有与学生一起探讨了。)师:有同学对这个问题作过思考吗?生2:这六个事例中,有四个用的是“他(她)”,两个  相似文献   

19.
[案例]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片断。教法一: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为了方便家长找座位,你怎么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生1:我在第2组。师: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如果只说第2组,家长能知道你的座位在哪儿吗?生1:我的座位是笫2组第3个。师:既说了第几组,又说了第几个,这样就能把你的位置确定了。生2:我坐在靠窗那一排的正数第3个座位上。生3:我坐在第4排的倒数第1个座位上。师:你这个“第4排”是从哪里开始数的?生3:从门口开始数。生4:我坐在第1组第4个座位上。生5:我坐在第…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代数第一册 (上 )第 39页B组练习第 4题是这样的 :如图 1所示 ,由若干点组成形如三角形的图形 ,每条边 (包括两个顶点 )有n(n >1)个点 ,每个图形总的点数S是多少 ?求n =7,11时 ,S是多少 .怎样讲好这堂课呢 ?我是这样做的 .师 :同学们能求出n =2 ,3 ,4,5时 ,每个图形的总的点数吗 ?生 :能 .数一数点就分别得出各图形总点数为 3,6 ,9,12 .(写在各图形下 )师 :当n =7时 ,能求图形的点数吗 ?生 :能 .先按要求画图形 ,然后再数点 ,得总点数为 18.师 :当n =11时 ,能求吗 ?生A :(不假思索 )同n =7时的方法一样 ,先画后数 .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