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兵 《学子》2013,(4):18
班级生命德育就是指班级里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班级公共事务、解决人际冲突、实现班级自治的活动教育。加强中学生生命德育,作为思想品德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构建整体性生命德育体系,调动学生的公民意识。构建班级生命德育的原则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为目标,以引导学生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基于公民意识教育的班级生命德育建构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生态"和"生态体验教育"的理解,提出"生态班级"的概念。提出生态班级的五个特性,即生命共同体、生命多样性、共生共荣、生态位、开放系统。从树立三重生态观,凸显体验,回归生活世界,感动生命、震撼心灵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班级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班级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和高教大众化进程的加速,高校班级建设过程中呈现出诸多的不适应现象和不足之处。以生命化教育理念为视角审视当前高校班级建设的状态,整合建设思路,开拓建设路径,能够使班级成为生命成长的现实场域,从而切实发挥班级建设的整体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4.
学风建设对班级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能否健康发展。在班级中开展基于生命成长的积极教育对树好学风有着积极的、明显的作用。在德育工作实践中,通过基于生命成长的积极教育理论指导并不断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在各个阶段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以生命的视角为基点,深入研究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及对当代学校教育的巨大影响。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是加强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有效着力点和突破口,也奠定了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五、六年来,虹口高级中学大力推进"绿色生命教育",以绿色班级建设为载体,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班主任开展生活德育,注重德性的体验,在班级工作中,"以友引领。以情熏陶",密切了师生关系,活化了德育,大大提升了德育的有效性。一、以绿色班级建设为载体"绿色班级"是指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师生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7.
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是文化,学校是文化.班级也是文化。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底蕴,一种育人环境,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其效果远远超过简单的说教。理想的班级是唤醒生命潜能的热土.是开发和彰显生命力量的家园,是滋养和提升生命质量的殿堂。班级文化不仅有教育作用、凝聚作用,还有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中国基础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单位,班级生活支撑起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基本过程。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基础教育,应更加重视班级生活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的深刻影响,教师应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班级生活。  相似文献   

9.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特长,锻炼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从班级活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课程、一种活动形态的课程、一种生命体验过程三个方面来理解班级活动,以有效地组织班级活动,提高班级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金爱武 《教师》2014,(5):109-110
正学校班级生活是学生生命敞开的载体和时空,是学生诗意的栖居之所,然而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今学校教育里,班级生活往往简化为课堂教学,其生命意义和意识培养的功能被遮蔽。因此,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班级生活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生命意识角度探讨班主任的谈话艺术。一、班主任谈话中生命意识的缺失1.应试教育压力下班主任谈话忽视了以人为本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校,教师眼里  相似文献   

11.
何英 《成才之路》2021,(11):18-19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与引导者,在班级工作中需注重开展生命教育,强化学生对生命存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让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和生活。班主任可以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开展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注重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构建家校合作教育平台等方面入手,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为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发展服务的。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需要学校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我们注意到,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素质为己任的书香校园建设,与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而通过书香班级、书香学校的营造促进学生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也是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杨敏 《现代教育》2011,(Z3):61-61
语文教师要以学生日记教学为途径,立足班级日记活动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陶冶和健全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5.
张鲁川 《江苏教育》2023,(21):20-21
班级是一群年龄相仿的学生长时间在一起共同学习、深度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主要而稳定的场域,是润泽和滋养生命的精神家园。班级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班主任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价值,建设班级伦理共同体,达成学生个体与班级实体的精神同一性。学生不再是个体的集合并列,而是班级的有机成员;班级不再是由复数的“我”组成,而是“我们”的整体性构成。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88):136-137
著名教育家尼尔,其独特的生命教育观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自由而民主的课堂教学、高度自治的学校管理及平等的师生观念四个方面。生命化的教育要求教育基于生命及其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要求,使个体生命更丰富多彩、和谐自由地发展。我们应该从完善生命化课程的建构、生命化的班级管理及关注教师的生命化发展三方面促进我国学校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吴志魁 《湖北教育》2005,(10):20-21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教育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影响着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方向,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发展。由此可见,抓好班级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也可以说,抓好班级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要抓好班级教育工作,应该做到“六个要”。  相似文献   

18.
叶澜 《江西教育》2004,(18):1-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环境对生命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建设的角度,生命教育环境可分为生命教育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文章提出高校要明确生命教育环境的构成因素,从学校、院系班级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现场三个层面完善和优化生命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0.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激励教育就是促进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