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封装工艺与结构的角度分析全球、中国、广东省及其重点企业LED封装产业专利现状,归纳广东省LED封装产业的研究热点及重点技术,提出关于广东省LED产业封装领域专利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冯灵  袁晓东 《科研管理》2021,42(4):123-130
专利丛林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必须关注的技术陷阱之一。专利越分散、专利权的交叉和重叠现象越严重,专利丛林越多。对专利丛林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有助于相关企业预测及规避本技术领域潜在的专利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术创新中的障碍。本文拟以高铁制动技术为例,以小见大,对高铁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问题展开研究。利用专利引证三元组计算法对高铁制动技术领域的专利丛林进行测量和识别。随后,基于有效专利时间序列的系统聚类分析,分析高铁制动技术领域对专利丛林演变进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铁技术领域存在专利丛林问题,在经历了专利丛林的萌芽期、成长期及成熟期后,现阶段正处于专利丛林的衰退期。  相似文献   

3.
大功率LED散热封装技术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国内大功率LED散热封装技术的发展现状,从专利情报的角度对该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得出该产业的历年发展趋势并对该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为LED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效专利的专利丛林测度及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米尔  李海鹏  国伟 《科研管理》2018,39(5):156-164
在专利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由大量专利形成的专利群成为专利领域的新现象,由于类似生长茂盛的灌木丛,被形象地称为专利丛林。面对海量的专利数据,如何测度专利丛林和分析演进过程是亟待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专利丛林的生成机制,基于有效专利构建专利丛林的测度指标,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定量划分专利丛林的演进阶段。运用以上构建的分析方法,选择喷墨打印技术为研究样本,基于长周期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专利丛林进行分析测度并揭示其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对技术优势指标、技术增长率指标、帕累托位序规模系数的OLS回归分析等静、动态相结合的多维测量方法,系统研究细分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特点及发展机会,揭示卫星导航产业专利丛林现象的客观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部分技术领域创新优势明显,但基础技术研究仍显不足,同时产业专利丛林的外部表征开始出现。文章从以基础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引导、实施专利集中战略聚集研发实力、调整创新激励政策平衡保护创新与专利丛林的博弈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LED产业专利情报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  黎军  周斌 《情报杂志》2012,(3):70-76
采用常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选择中国专利数据库,对我国LED产业相关专利文献,从发展趋势、技术领域、地域分布等角度进行计量分析,并以专利为视角对我国LED产业现状、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我国LED产业发展战略提供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LED外延芯片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强  叶英  林萍  刘冠健 《情报探索》2013,(7):40-43,47
阐述LED外延芯片技术及产业政策,分析国内特别是福建省LED外延芯片技术专利现状,研究福建省LED外延芯片专利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防范该领域专利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性二极管使用的日益普及,相应的LED封装材料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技术中性能优异的有机硅类LED封装材料技术多由国外道康宁等企业掌握。本文将从高折光率有机硅封装材料技术主题角度,对高折光率有机硅封装材料全球专利进行总体分析,探寻高折光率有机硅封装材料产业化应用的发展方向,为我国高折光率有机硅封装材料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LED产业是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而专利水平是技术优势的重要体现,对于天津LED产业快速发展至为关键。运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天津LED专利申请状况、技术生命周期、技术领域等方面的分析,深入挖掘天津LED专利发展特征,并提出提升天津LED专利质量和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七国两组织"中文专利数据库,检索1985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期间的LED路灯相关的中国专利文献,建立LED路灯中国专利数据库。了解LED路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及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分析该技术专利的申请总量趋势、主要专利拥有者的分布、IPC分类号分布和关键技术等,从而为LED路灯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及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发布的中国专利数据库,采用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对LED背光源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归纳,从专利申请总量、重点专利技术和专利持有人等方面对LED背光源技术专利进行分析总结,为国内LED背光源产业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专利联盟理论及其对我国企业专利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作为相关专利权人之间的一种战略性组织,专利联盟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反公地悲剧”问题和和规避专利丛林,同时放大了专利的作用,强化了专利权人的谈判地位和征收专利许可费的能力,甚至控制和左右相关专利技术的发展走向,给联盟成员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国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和熟悉专利联盟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理,从而积极地应对国外专利联盟的市场竞争,同时也可以参与或组建自己的专利联盟组织,提高专利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际及国内电动汽车电池相关专利进行检索,运用专利计量、专利地图、专利网络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专利信息,从发展趋势、研究重点和热点、研究机构的实力等角度综合明确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趋势,重点对比了我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水平与日本的差距,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制定战略提供专利信息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以LED产业为例,从德温特数据库收集我国26家LED上市公司的相关专利,通过对专利合作网络、技术关联网络和技术相似性三方面探讨这些企业的合作关系、技术关联和竞合潜力。研究发现:LED行业专利集中度较高,但是上市公司间缺乏技术合作;专利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后端,前端核心技术有待加强;技术关联网络规模不断壮大,并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通过技术相似分析形成的四大竞争圈各具优势,未来合作共赢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徐欣  唐清泉 《科研管理》2012,33(6):83-91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专利数量和行业分布刻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专利与会计盈余之间的关系,检验了专利竞争优势和加速化陷阱两种理论。研究发现,在2000年之后,上市公司的专利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但是专利的行业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这反映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总体而言,专利与盈余显著正相关,即专利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大体成立,但是部分行业存在着加速化陷阱的现象,这些行业中数量激增的专利不能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当期新增专利和存量专利对盈余有着不同的影响,新增专利对盈余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存量专利则不然,即我国专利存在经济时效。本文的结论为研究企业专利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并为国家深化企业自主创新和完善专利制度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我国专利数量巨大,但质量高低不齐。高质量专利对技术追踪、技术引进和资产管理极其重要,低质劣质专利则会阻碍科技创新的评估。聚焦高质量专利并进行挖掘可以获取更加深层与核心的情报,但高质量专利筛选却如"大海捞针",目前尚无可行的识别筛选方法。探索适合中国专利的高质量专利评价模型及筛选方法迫在眉睫。[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当前专利质量及评价进行综合归纳的基础上,延伸并界定高质量专利的内涵,对专利质量评价维度及指标进行创新拓展,构建分级、分层的多维视角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创新指标体系建立高质量专利识别方法流程模型,最后以上海市高质量专利分布现状为例验证了方法模型的实用性及可行性,并为创新主体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高质量专利指标模型及识别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利用该指标模型和识别方法可对某地区或某领域的大批量专利进行筛选识别,为实现专利技术情报的科学高效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