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读与写结合的重要性。在“自主学习”中作文教学也同样强调要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平时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有目的地指导,让学生读中学写,不断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贾凤珍 《河北教育》2002,(11):40-41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广博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读中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引导他们拓展学语文的环境,多读书,读好书,以大量阅读来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滋润作文。一、随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当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往往有很高的学习热情,有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的强烈愿望,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  相似文献   

3.
从写第一篇作文起,到高中毕业,一个学生所写习作粗粗算来也有千篇之多。平心而论,在这场"持久战"中,有多少学生过了作文关?究其原因,制约学生作文的瓶颈主要是缺少阅读积累,缺少生活积累。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变这一作文教学现状?在近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阅读书籍与写作结合,将感悟生活与写作结合,丰富了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一、阅读与写作结合阅读永远是写作的基础,是思想意识的源头活水。如果不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4.
“1+1+X”是一种以语言运用技能提高为目标的阅读结合写作全新教学模式,其对初中作文备考来说十分有利,在阅读方面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与课外文章有机结合,也能将阅读积累的素材和锻炼的能力转化为写作技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文章先是探析了初中作文教学现象,随后研究了“1+1+X”教学方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最后详细总结了初中作文教学中通过“1+1+X”实现备考的有效策略,此次研究的内容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搜集写作的素材,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写作技巧,培养想象力,提高语言水平,正如古人所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学会表达,是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两个重要内容,二者有密切的联系: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在“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就会相得益彰,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志丹 《湖南教育》2003,(23):42-42
遵循从说到写、读写结合的规律从说到写。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从提高口头语言能力开始,以说为写的先导。从说到写不能理解为把“说”搞好了再“写”;或者是低年级“说”,中高年级“写”,“说”与“写”应贯穿于小学各年级的全部教学过程。它们互相配合,互相渗透,支撑着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读写结合。小学作文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阅读教学中,一篇具体的课文,既可以给予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感情等作文技能。因此,读是写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营养课”。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最…  相似文献   

8.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是许多学生对修改不够重视,认为自己作文主要是写。改。是教师的事情,因此学生每当把作文写完,不管好与差,一交给教师“阅读”,就算万事大吉了。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地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学生,学生看看分数.浏览一下评语。心不在焉地听听教师的评价,就随手翻过去.开始了新的一篇写作。结果上次作文的症结依然如故,这样的作文教学可称得上事倍功半,教师的批改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作文评价常流于程式化。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无论是平时的测试还是升学考试,学生高分作文总是凤毛麟角,满分作文更是鲜见。无疑,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靠平时的阅读积累,靠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沉淀,在此,笔者不一一论及,仅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和同行一起分享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作文的一点思考,这也是自我市开展“读课文,学写作”课题研究以来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江西峡江县巴邱小学梁长红撰文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入手。其主要途径:一是要强化学生阅读训练。教师要尽力引导学生亲近课外书,要向学生多推荐一些优秀儿童读物,每周都挤出一点时间开展阅读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多接受语言文字的熏陶,积累知识,为写作打下基础。二是要引导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11.
李克仲 《考试周刊》2012,(60):40-40
作文语言与素材的积累就好像是泉源与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源泉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断。所以.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是为作文提供内容的活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平时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新课标也提出了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学生有了写作素材,作文时才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2.
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说过:“小学生今天作一篇文,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作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缺乏材料积累,是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元人程瑞礼在《读书分年日程》曾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句话是说学习和读书肯于付出艰辛,作文就会轻松省力。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这样,老师临时指导和批改作文就可以少辛苦些,学生也可以多得些实益”。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阅读教学将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从说起的问题,可以克服教师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若干年来,大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将作文作为一门技能加以传授的。不可否认,写作技能的传授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应该看到,这种纯技能的传授往往使众多学生在作文时表现出“一题当前,思路齐聚”的一般化现象,很难将学到的理论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少数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并非是首先得益于作文技能的指导,而是得益于思想的成熟。技巧的运用必须依赖于思想的成熟与深刻,辅之以丰富的阅读积累和娴熟的语言能力。因此,大学作文教学首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富于人文意识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激活思想,产生文章之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积累一定的作文材料,而要积累一定的作文材料就要依靠学生对材料的积累兴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累兴趣呢?本文从通过读书,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观察培养的能力;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多积累;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负担重,学生读写能力不尽人意,严重地阻碍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读”是“写”的基础,无论是词汇的积累,句式的掌握,修辞方法的应用,篇章结构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而要把上述诸方面知识变为学生的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学到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反过来,“写”又能促进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相关的材料。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近年来,我进行了《凭借教材,  相似文献   

17.
程翔 《湖北教育》2003,(5):44-45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中小学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内部的规律。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学习写作的有关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写作的技能,一篇作文常常是在规定的时  相似文献   

1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语说明了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某种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和积累基础之上的表达。通过博览群书,从书中吸取精华,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学到写作技巧,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此,阅读是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呢?  相似文献   

19.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有首诗叫《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作者读书的感悟,却也道出了作文的真谛,作文的“活水”来自哪里呢?来自生活,又如何把“活水”引出来呢?一、要重视“读”与“写”的积累写作文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写,正如欧阳修所说:“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长期大量反复训练的结果,写作作为一种生活、知识、思想融于一体,感知、思维、表达共同作用的复杂综合技能,更离不开大量的训练,量变才能质变,没有一定量的保证,无法使学生写作水平提高。1.“…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中学语文教师的重点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承担教导并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文难的问题。本文从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出发,阐述了提高阅读水平对写作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写结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积累素材、构思文章、勤加练笔,这是改进初中语文教学、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双重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