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2008,(7):90-90
2008年5月31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书《惊心动魄七天七夜——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纪实》在抗震救灾前线火速出版。该书是第一本内容涉及汶川地震的书籍。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08,(8):110-110
全国首部反映汶川大地震的大型纪实报告文学《直击汶川大地震》(作者黄冈日报社社长吴国茂,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近日问世。该书11章20万余字,全面真实记录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感人过程。为表迭对灾区人民的支持,作者将首发义卖的书款捐赠给灾区。  相似文献   

3.
<正>5月9日,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档案资料移交进馆仪式在四川省档案馆举行。省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中,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山出席移交进馆仪式并讲话。此次移交进馆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档案资料主要是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抗震救灾、灾后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震惊中国! 从这一刻起,全国人民的目光聚集四川,全国人民的心牵挂汶川。作为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全国的新闻媒体随即将宣传报道重点转移汶川地震灾区。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河北电台生活广播在局、台领导的指示要求下迅速展开了抗震救灾工作,结合频道特点策划、制作一系列活动和特别节目,为抗震救灾工作尽一份新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一次新闻大战,能像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这样,具有如此鲜明的同一性:连续一个多月,几乎全国各地的所有媒体,对准同一地点—汶川灾区;围绕同一热点—抗震救灾;遵循同一步骤—抗灾救灾进程;进行同一劳动—抗震救灾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在举国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期间,5月21日下午,广西新闻出版系统举行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捐款仪式,全区新闻出版系统向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同胞捐款189万元。  相似文献   

7.
《中国档案》2008,(6):4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汶川震,举国殇。地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就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国务院成立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2小时后,国务院总川湍家宝趟赴灾区。  相似文献   

8.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档案局(馆)迅速作出了反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主题策划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报道,及时通报灾情,充分报道抗震救灾的有关情况,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及时反映广播电视抗震救灾报道取得的巨大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中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汤亚玲  梁新华  王晴 《编辑学报》2008,20(5):377-378
结合<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参加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经历,从口腔医学编辑角度,分析口腔医学编辑在抗震救灾医疗和宣传战线上的作用,以增强医学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四川档案》2008,(3):9-10
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灾区各级党政干部要在抗灾第一线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紧急行动。5月13日,总裁聂震宁迅即组织集团公司捐款和抗震救灾出版活动。5月14日,集团公司召开总裁办公会议,全面部署了抗震救灾捐款和出版工作,支援抗震救灾成为全集团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形成了大量的珍贵档案,档案人员除了按照有关规定收集一般抗震救灾档案以外,还应该关注"口述档案"、声像档案等特殊档案的收集。  相似文献   

14.
信息集萃     
业界活动表彰全国新闻单位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7月1日,为表彰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进行抗震救灾报遵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联合作出表彰决定,授予人民日报总编室等41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王赐江等143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在这次的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中,广播作为现代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它的传播优势、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本文结合山东电台各频道抗震救灾的纪实,论述了广播媒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所发挥出主流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伟 《视听界》2008,(4):58-59
汶川地震发生后5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全面进入24小时连续直播《汶川紧急救援》,全部节目时间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中。中国之声的企业广告播出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全面调整:在全面丰富的救灾前线的报道中,时常插入的制作精良、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公益版企业广告,从多角度展现了众多企业投身抗震救灾的各种行动。在整体直播节目中,广告与节目内容相呼应,成为赈灾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匡载源 《新闻窗》2009,(1):46-4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4天,《人民日报》即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刊”,专门对此次地震进行报道。报道的议题相当广泛,包括地震造成的伤亡情况、波及的地区、党和政府如何抗震救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等。其中,“抗震救灾特刊”特别设立了系列报道——“抗震救灾英雄谱”专题,集中报道了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其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18.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广播电视展开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及时总结、探讨广播电视抗震救灾报道取得的突出成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于5月30日在京召开广播电视抗震救灾报道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天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向全市发出了《关于做好全市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了抗震救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市档案局根据全市抗震救灾工作的实际,及时派出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小组,深入到全市抗震救灾重点部门指导收集工作。截至目前,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天水军分区等部门率先向市档案局移交了档案资料,副市长萧菡捐赠了个人保存的400余份抗震救灾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20.
苏虹 《军事记者》2008,(10):26-27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3万抗震大军紧急驰援灾区。《解放军报》在第一时间投入了抗震救灾报道,形成了具有鲜明部队特色的救灾新闻报道。本文选取从5月13日至7月21日这70天内军报有关军队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作为分析对象,探究军报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