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图书馆精神的核心是知识敬畏和知识信仰,图书馆精神的重要性,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技术的关系,如何在图书馆事业中贯彻图书馆精神等4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精神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仰有多种,如思想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宗教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精神支柱、精神核心。人们在信仰的基础上产生信念、信心、信任。信仰具有人生价值的定向功能,理想目标的确定功能,行动选择的动力功能。  相似文献   

3.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中传承下来,成为各自民众生活与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在于其中所蕴涵的象征民族精神源头的坚固的信仰。而传统节日的各类仪式则是信仰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试图以仪式传播与媒介仪式理论解释传统节日、仪式、传播与信仰共享、消解之间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国传统节日的信仰缺失之因,从群体仪式传播和媒介仪式传播两个层面提出利用传统节日资源重塑民众信仰,构建精神世界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话说信仰     
信仰是个性心灵深层的隐密,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一个不易交流的话题。然而,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却备受人们的关注,成为社会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信仰问题因其复杂性、深奥性和不可回避性,如同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般,时时考问着芸芸众生。  相似文献   

5.
在信仰与精神上长久不懈的准备是周灭商的必要前提。利用商国的信仰与精神空白,使其中坚力量思想多元化,进一步瓦解其统治,为植入周国信仰做准备,“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瓦解基层人民的国家信仰。  相似文献   

6.
在信仰与精神上长久不懈的准备是周灭商的必要前提。利用商国的信仰与精神空白,使其中坚力量思想多元化,进一步瓦解其统治,为植入周国信仰做准备,"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瓦解基层人民的国家信仰。  相似文献   

7.
王俊芳 《兰台世界》2014,(9):156-157
同其他民间信仰一样,盐神信仰是支撑盐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精神动力。从对海盐盐神的考察中即可看出:盐神信仰奠基于盐神话传说之上,通过盐神祭祀、节会活动等形式表达出来,功利性和广泛性是盐神信仰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同其他民间信仰一样,盐神信仰是支撑盐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精神动力。从对海盐盐神的考察中即可看出:盐神信仰奠基于盐神话传说之上,通过盐神祭祀、节会活动等形式表达出来,功利性和广泛性是盐神信仰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完成宪政建设之路,宪法信仰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当今国民宪法信仰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氮作者从宗教对西方宪法信仰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宪法信仰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中国塑造国民宪法信仰的困境,因此明确各种信仰的界定,同时形成公众信仰,才能解决中国宪法信仰缺失的问题,为建成宪政之树提供必备的养料。  相似文献   

10.
陈志壮 《大观周刊》2011,(2):87-87,20
在当今社会,关公信仰属于民间信仰体系,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本文试图剖析阐释其形成的诸种因素,揭示这种信仰生成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1.
真理正义一类的问题确实是我们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最重要却也最为人所忽视。我们的媒体和知识阶层在为现代化的物质进程推波助澜之外,应该能够为正义信仰留下余地  相似文献   

12.
邰克锋 《大观周刊》2012,(33):11-11
爱真理意味着接受空虚,继之接受虚空,继之接受死亡。真理是同死亡在一起的。初读之时隐约记得,只要孜孜不倦的努力,终有一天你会进入这个天才所特有的领域一真理王国。薇依的一生是行动的一生,她厉行着哲学的每一步道路,她渴望真理企及真理,没有谁能像她这样果敢弃绝的,在信仰的驱使下,在真理的道路上前进着,或许是匍匐的,这样的重负带给我们的是遥不可及的敬畏。韦伊像天空一道亮闪的星,带给我们企及上帝的信仰,带给我们追求真理的勇气,在生这一道路上告诉我们人之信仰为之所受。重负之下彰显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3.
周星 《文化遗产》2013,(2):1-10,157
民间信仰是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民间信仰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无神论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合法性"问题的困扰。民间信仰获得合法性的路径,除了"民俗化"、"宗教化"之外,近年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了"文化遗产化"的新动向。通过对一些经典性研究个案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严展晖  卓腾 《大观周刊》2011,(37):35-35
随着经济、科技变化日新月异,掌握知识的青年大学生毋庸置疑会成为新世纪的主体,新时代的接班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把青年群体大学生凝聚在一起,从而将全党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因此,文章就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和加强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栋  牛磊  康健 《大观周刊》2012,(14):157-158
信仰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将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关注研究生的信仰。就是关注人才的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就是关注社会主义、共产主更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宋广锋  朱海娜 《大观周刊》2012,(29):189-189,168
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党员信仰问题的问卷调查,在当今社会利益多样化的环境下,高校党员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呈现出信仰认知清晰、信仰自觉度高和价值取向明确的特点,党员信仰的纯洁性比较乐观。小部分党员对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的认识不足,对个人追求和世俗需要的辨别不明,甚至出现信仰摇摆迷茫和道德认识模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对图书馆精神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答了图书馆领域有没有图书馆精神、什么是图书馆精神以及图书馆精神的本质是什么等理论问题。作者认为图书馆精神是客观存在的,是支撑图书馆事业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目前学术界关于图书馆精神研究的最大问题是本质缺失,而对象的确定是通达图书馆精神本质的合理视角和研究起点,图书馆精神的本质主要表现为主体对知识的虔诚信仰和对知识传播的勤勉笃行,历史和现实地成为了人类知识的使者和知识管理和传播事业的清教徒。  相似文献   

18.
信仰,是人们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的一种极度信服,并视之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李向振 《文化遗产》2015,(2):120-128
在日常生活的信仰实践中,村民基于生活诉求和生命体验,生产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地方性信仰知识,并在共享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及其他行动。"口头表达"和"行动表达"既是村民在构建地方信仰知识时经常运用的策略,又是这些地方知识生产和传承的主要方式。在华北地区"香头"及其信仰较为普遍,通过分析围绕着"香头"的信仰知识的生产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区域民间信仰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0.
朱爱东 《文化遗产》2013,(2):112-120
民国时期,民间信仰开始进入一个不同以往的社会生存空间。在科学、理性主义及现代性、现代国家建构等宏大话语下,反迷信运动在地方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回应方式。本研究显示,在较偏僻落后、且远离政治中心的粤西地区,社会精英反迷信的政治诉求与民众信仰状态存在巨大反差。从民国初年舆论宣传批判为主的反迷信思潮,到国民政府时期废庙兴学的展开,反映了反迷信运动的深入也是现代国家扩大强化其对地方和基层社会的社会控制与渗透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