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一、审美思维力的概念及特征思维力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能力。思维力涉及多种心理功能,是从感性进入到理性水平的、概括地发现事物某些内部属性的能力。思维力是审美能力不可缺少的结构成分。但是审美思维力具有其特殊  相似文献   

2.
审美心理图式是审美主体进行文学活动的心理根据,是其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审美心理图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具有不同的层次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在在形态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审美欣赏能力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功能的综合运用。美妙的审美体验是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补充、印证、作用、斗争后构成的。在同一社会条件下 ,社会地位不同、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不同 ,在美的感受上存在着差异 ,即使在最初步的美感中 ,也会体现审美者的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情感的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对于加强修养、陶冶性情、提高素质都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警告     
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家认为审美教育要从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方面进行。审美形态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的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庞桂梅 《广西教育》2006,(7A):78-78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美的因素,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材料。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课堂就会焕发生机,学生的审美心理就会被激活,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愉悦的心理,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思想境界,养成优良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应该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渗透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美育与语课有着质的统一性。在阅读教学中,把美学的内容融入其中是顺理成章之事。通过阅读审美教育,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德、美的素养,建构完善的语审美心理结构,并使学生在热爱祖国语言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能够发现美、表达美、鉴赏美、创造美。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呢?笔认为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论影视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观看活动实现艺术的功能。影视艺术的接受活动本质上是审美主体以特殊的心理结构来化解作品意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表现出审美心理需要是:一、求新求异,陌生化审美;二、圆梦替代,情感化审美;三、好奇偷窥,新奇化审美;四、精神提升,人格化审美;五、创造满足,创造化审美。  相似文献   

8.
学写作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对写作主体的心理能力就具有特定的要求。其中艺术感觉与生命体验、艺术发现与审美想象、情感把握与价值判断等可以说是学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行为。认识这些心理行为,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审美创造的运行轨迹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9.
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反映和体验,是审美主体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获得美的认识,并伴随情感心理,产生美的感受而萌发爱的心理。从美感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心理过程来看,美感作为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审美主体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因此,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能力是提高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蔡桂如 《教学与管理》2007,(11):116-117
政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等,还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审美素质,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实现其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说,政治理论课要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因此,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塑建学生构成审美心理结构的各种心理能力,包括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的审美想象能力、透彻的审美理解能力和浓郁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2.
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审美倾向性,审美心理的形成主要受审美态度因素、完美状态因素等的影响;健康的审美心理对一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审美心理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包括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辨能力,它侧重于对象之客观形态的描述和认识;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最终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包括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即是引导孩子感受生活,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与心灵,让其对美的追求热情持续不断,乃至伴随成长。即使他们成年后不再提起画笔,但学生时代的美术学习经历仍将长远地影响他们日后对美的敏感,影响着他们的衣着品味、修养爱好、审美情趣,以及对人生、对社...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所谓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也就是指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等心理形式,以及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审美内容,在知、情、意系统中的积累、沉淀、凝聚和贮存。清楚把握审美心理结构,对美术鉴赏教学是非常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辨析审美及审美教育本的基础上,指出审美对于心理健全发展和人格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前者,这种重要性表现在它能沟通知与意、感性与理性,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最终达到心灵的和谐运动。对于后者,其重要性表现为它能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使人产生“天人合一”感、社会归属感;最终形成一种“生产性”人格。  相似文献   

18.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美是科学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它是一种真实美,是发现真理、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科学美。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数学美的特征为基础,探索了数学分析中的审美因素,研究了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意义主要在于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对审美客体的被动接受,反过来它对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等主观意象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要的一点即倒重于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培育和建设,它包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像力、丰富的内在情感以及透彻的理解力。这几种能力即各有特性又相互渗透和融合,共同构成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审美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它们的共同构建和发展,当以上几种要素达到自由和谐状态时,审美愉悦就产生了,对审美能力的培育,既应注意对世界一般知识的教育,又要引导学生到自然、社会、艺术中去体验感和生命的运动形式,感和变化万千的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