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学期,我坚持每天走进课堂听推门课,连续听了六节原生状态下的口语交际课,发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课下滔滔不绝的孩子们到了课堂上却屡屡“失语”。我归纳了几种“失语”的症状,虽然只是这六节口语交际课中的部分教学片段所反映出来的,但却透视出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误区一:盲目照搬,目标标签式[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介绍家乡景物》。[案例]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宜昌市要进行优秀小导游的评选,各班要上报两名参赛选手,谁想参加呀?(生踊跃…  相似文献   

2.
贺慧 《湖南教育》2008,(11):25-26
近几年,笔者一直致力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课题研究,听了不少口语交际课,看了一些课堂实录,发现在当前的某些口语交际课中,由于执教者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不够,致使教学走入了误区,呈现出一种作秀的趋向。笔者试着归纳了几种小学口语交际课堂中“伪”的症状,虽然只是一孔之见,但反映出来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吴秀梅 《成才之路》2009,(20):27-2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培养语言的交际功能。”然而,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却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满堂课自个儿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末倒置,严重违反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久而久之,导致多数学生缺乏口语交际勇气,更缺乏交际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以“口语交际教学”代替“听说教学”,这一新提法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重视。研究者纷纷撰文提出种种原则、条条做法,各地也纷纷举行各级各类研讨活动。笔者曾参加一次县级口语交际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几节研讨课。作课教师在教学中极力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后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为我提供了一个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角,同时课堂中一些现象也引发了我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我采用“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努力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交际对每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将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且将“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提,构成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口语交际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口语交际课在一单元中只安排一节,学生专门接受训练的机会非常有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这是于老师21年前上的一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1985年,于老师在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老师和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实验。21年后的今天,其中“口语交际”部分已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于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节课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课堂上,他们情之所生,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8.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是一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的书。本文就书中“谋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改善”这一章节,结合王荣生教授所提出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来谈一谈自己对一节好的口语交际课的看法。下面以段兴禄老师执教的《假如我是导游》一课为例来进行研习。  相似文献   

9.
刘雪君 《湖南教育》2002,(13):36-37
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口语交际教学已不同于过去大纲中说的“听话、说话”教学,它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口语能力。听、说训练过程理应是交际过程。《课标》中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句话是总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总目标将过去大纲中的听、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口语交…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一年级《观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的口语交际课,对课标的这些理念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教学过程中的多元互动让这节课呈显出无限的精妙。  相似文献   

11.
胡传路 《考试周刊》2013,(86):22-22
本文揭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分析了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及基本现状和误区,并给出了一些具体解决策略,如:将口语交际贯穿于课堂内外,努力寻找交际的话题;尊重现实,让学生在“现场交际情境”获得表达的自由;培养倾听意识,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创设情景,多法并举,打造富有实效口语交际课。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它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有效整合。“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途径在于课堂.训练的主要素材来源于教材。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我在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上,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搭建积极互动的交际平台,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充分“动”起来。为此,笔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贺翠英 《考试周刊》2012,(75):43-43
语文知识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口语交际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口语交际题材,让语文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语文,摸到语文,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语文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语文是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语文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努力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语文即语言,“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和书面语,提高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文本于语”,口头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时不知道说什么或想说却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只能用一些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语言来表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教师不仅要充分地利用课堂,还要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利用口语交际课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于2005年11月8日至10日,举办了一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竞赛.参评的21节口语交际课的执教老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改变旧有的教学摸式,努力探索口语交际教学新路子,这次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师们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为广大语文教师搭建一个学习、借鉴、探究的平台,推动了我市“口语交际”教学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语言的运用,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大语文教育观念指导口语教学.不但在课上进行学习,还应该走出口语交际课的课堂,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口语交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卢进 《文教资料》2011,(29):60-61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语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人们提高交际能力,所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了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针对这一主要特点,怎样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呢?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欲望,树立交际信心;其次,可以通过借助实物、借助多媒体、组织实践活动等情境或提供案例等教学方法让口语交际课活起来。师生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定会使口语交际教学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8.
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我校教师尝试着依托课堂“活动式”、家校“互动式”的口语交际训练框架.为口语交际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化运用建立链接。在新课程的理念与策略的指导下,遵循课内悟法,校内实践.校外提升的操作程序.有效地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架设了通过校内走向社会生活的桥梁.使封闭的口语交际训练成为开放的、创新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然而,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却不敢说、不会说、说不好。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呢?我认为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需要突破一难点,掌握三板斧,凸现六种美,从而让口语交际教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相似文献   

20.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共编排了六个“口语交际”,内容具体,要求明确。一线教学中,一些教师将口语交际简单化、程式化,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口头练习,在认识和实践上都出现了偏差,与课标精神背道而驰。深入剖析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生活拓展、重视冲突创设、重视习惯培养、重视评价引领,旨在改善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不足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