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从某种角度说,普高教学重在"培优",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的问题.而职高教学生在"转差",研究如何让学生"想学"的问题.与普高学生相比,我们职高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基本属于"无兴趣、无方法、无习惯"的"三无"学生.让他们真正"想学""乐学"到"学会"实在是一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杨春美 《文教资料》2008,(35):116-117
本文从要让学生充分"读"、要让学生"读"出自己、要让学生"读"出空白、要让学生有个性地"读"、要让学生"读"出疑惑、要珍视学生"读"的独特感受六个方面展开阐述.旨在提倡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独立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能力培养,要从"积累"和"运用"着手,抓好"读、听、说、写"四大训练.首先,要把好语言积累关.强化诵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积累.重视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素材,将之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用良好的语言环境熏陶学生.加强作文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发展学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学生"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和实践目标.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充足的经费设施保障、项目化的教育管理、学生社团的有效组织等保证了"发展学生"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将"发展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理念,通过打造专业队伍、创新评价体系、丰富选择内容,达到"发展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做数学题,不能满足于会解,还要力求解题过程简捷.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抓住数字特征、图形特征、结构特征,避免循环运算.从"不会"到"会"是一个飞跃,从"会"到"巧"又是一个飞跃.探讨题目的巧解,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将来在学习或工作上有所创造、有所进步.下面,笔者浅谈数学合理化运算的一些技巧.一、抓住数字特征"数"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学生解题时,对题目  相似文献   

6.
目前,"留守学生"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几年来,我校关工委不断加强对"留守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学生"普遍和个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留守学生"存在问题的对策.用关爱、关注、关心,让"留守学生"不再孤独守望,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为他们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团结、互助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留守学生"笑靥如花.  相似文献   

7.
爱是教育最好的调节剂.教师年长于学生,不论阅历、知识,还是涵养都胜于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说太多的"不"、"不能"、"不许"之类的字句来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是广阔的,充满灿烂阳光的.班主任要拥有一颗爱心来接纳他们的一切,让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应具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最头疼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优劣.然而,时下有些学生因网络或影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写作不感兴趣,作文课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在网上下载的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问题链"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良好的数学"问题链",能够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主导性"问题、"梯度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变式性"问题和"反思性"问题,探测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厚度、角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决定了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展自行摸索、自己发现的过程,而不只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要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师的"教",一切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制约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所以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找回学生自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真性情可写.而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则可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使学生由"不想写"、"不会写"、"要我写",逐步发展到"我要写"、"我会写"、"我爱写",提高兴趣,增强体验.本文试作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素质教育渗透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已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数学课堂教学,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 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数学课一直是以"老师的讲,学生的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缺少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慢慢地从小学时的"爱"到初中时的"厌".究其原因则是教师一味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将原先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一票否决,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导演,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围绕学生开展活动,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师生、生生之间平等.这既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也将学生和教师放在一个平台上,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 "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清晰的学习流程呈现给学生.课前,学生就按照学习流程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上,学生依案而学,教师凭案而导,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教案"和"学案"一体化.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案"变成"学案",把"讲堂"变为"学堂",把"教材"变成学生自学的"蓝本",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在与教师、文本的多元对话中逐步形成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课堂上"动"起来.一、心动要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激情,使之"心动".二、眼动要善于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也要让学生多看书预习.三、脑动应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诱导他们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口动营造轻松、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乐问.五、手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动手操作,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总之,通过教师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提问和交流等探索过程,即在"动"中学,在"动"中体验和求知.  相似文献   

15.
一、减少束缚,让学生放开说 作文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让学生跳出教师预设的"框框",放手让学生在习作前"说一说".比如,我布置学生写"植树"的作文,先安排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讲清种树的要求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说"的活动,要求学生说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种了什么树、怎么种的,心里怎么想的.小学生争强好胜,发言特别踊跃.这时候要学生以"植树"为题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由此看出,在习作前组织一些"说"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然、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讲学稿"是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的,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了."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讲学稿"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讲学稿"的特点,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等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符号思想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思想,渗透符号意识是学生数学教学的理性回归.通过播种符号,可以启蒙学生"准代数式"意识.教学中通过孕育学生的符号意识、启迪学生的符号思维、催生学生的符号想象,可以丰富学生的符号表象,引领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鼓励自主阅读、个性体验、自由表达.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理念的革新,不少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主体"地位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智慧、灵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学生随时发表意见、随时提出问题.教师暗中操作的那只手被坚决消灭了.一堂初二语文公开课上,课始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纸条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交给老师.接下来语文老师几乎收到了每个学生或多或少的问题纸条,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针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就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解决.一堂课就这样由学生唱戏,教师就隐身幕后.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没有学生应和,没有被教师牵着走,没有上演一出教学的"木偶戏".  相似文献   

19.
构建新型"双主"网络教学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双主"网络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关系 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起帮助、引导和促进作用.强调"情景"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协作"与"会话".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双主"教学模式,就是在多媒体进行网络教学时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宽容和关爱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乱"、"道德败坏"等帽子,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