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年话牛     
赵翔 《英语自学》2009,(1):26-28
2009年是农历牛年。“牛”在农耕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汉民族对牛十分崇尚,汉语中的“牛”多充满了褒美之义。如“俯首甘为孺子牛”着重强调了牛“任劳任怨”的美德,“过了河的牛尾巴——拉也不回头”表现了牛“固执倔强”的品性,另外还有“九牛二虎之力”、“气壮如牛”、“牛饮”借牛来表达“粗”或“大”。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窥视出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狗”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词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文章广泛搜集包含“狗”和“犬”语言资料,对它们体现出的文化意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考古学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发现,处于大致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而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几种考古学文化之间往往有许多共性。如山东地区的“北辛类型”文化,河南、河北地区的“磁山—裴李岗文化”,陕西地区的“老官台文化”,甘肃地区的“大地湾一期文化”所体现出的共同特征。比上述文化晚一些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又包括了若干个类型)”等等也都表现出了一些文化因素上的共性。这些文化的分布,从黄河下游到黄河上游绵延数千公里。人们对于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所表现出  相似文献   

4.
尚榕 《宜宾学院学报》2006,6(3):106-108
同一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词汇层面上存在着深层的文化差异。本文以“龟”和“牛”为例,分析这两个动物词汇在中、日两国词汇中所分别表现出来的词语形象,并探讨中日文化在词汇层面上所展现出的某些底蕴。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在文艺界召开的一次集会上,郭沫若说:“鲁迅愿意做牛,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为人民服务的尾巴。”茅盾接下去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无头苍蝇’和‘蚊子’扫除掉。”这番话生动别致,不仅表现了茅盾的崇高志向,而且表现出了茅盾谦逊(xùn)踏实、真心敬仰鲁迅的品德。而他的一生也体现了这种可贵的“牛毛”风格。“牛毛”的风格——郭沫若和茅盾二位作家的对话$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顾春艳  相似文献   

6.
林晶 《焦作大学学报》2012,(4):48-50,58
语言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反映特定的文化内容。由于民族文化不同,人赋予动物的情感和喻义也不同。文章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出发,以中西方的“牛”、“马”形象为例,探究汉英“牛”、“马”的语义差异,发现中西方“牛”、“马”联想意义存在对等、替代及空白现象,剖析其产生原因,并根据“功能对等”理论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好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走入文坛以来,他作品中创造的“商州文化”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潮流。其“商州文化”既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对其“商州文化”中的人物、情节及饱含的民俗学、社会学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主又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一种西方当代文化思潮。“寻根”文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注定有无法克服的“悖谬”窘境。一方面,它对中国文化的“被迫现代化”表现出的明显的反叛情绪,显示了其后殖民主义的批判性;而另一方面,它对中国古老文化表现出的过分的迷恋和沉醉,又使它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文化上的本土主义。  相似文献   

9.
从媒介批评的文本层面看,博客写作表现出的是“零把关”状态下的暴露、偷窥和情色倾向;从现象层面看,博客写作表现出的是消费状态中的艺术与市场的博弈,从文化层面看,博客写作则表现出“后现代”浪潮中的文学合法性的消失。由此引起的文化焦虑也可产生积极的批评效果,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汉英词汇中"牛"所包含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对牛的态度迥然不同。文章通过对汉英语中“牛”的词汇的研究,论述了“牛”在汉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在语言这一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牛打架是贵州尤其是黔东南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的重要非物质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牛打架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审美情趣,奠基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与西方式斗牛有根本区别.重新为“牛打架”正名,从生命审美角度探究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情趣,对于保护和传承黔东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老舍的小说中出现的爱情和婚姻的描写,作家对他们自身存在的不正常的爱情和婚姻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展示了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思考,显示了他探索“两性问题”的深刻性,并透露出作家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它们大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修辞上有褒有贬。本文主要围绕蝙蝠、猫头鹰、牛、熊四词为例,对它们在英汉翻译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少数民族受斗牛文化的启发而创造出若干传统体育项目.斗牛文化在向民族传统体育的演变过程中,通过动物仿生、功能嬗变、器具形象化、场景戏剧化、活动规范化等机制保存其民族特色而形成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演变是耕牛保护、健身娱乐、军事自卫、缅怀祖先、族群交往等多种需要推动的结果.牛与牛相斗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体育活动,这类体育活动做到主客体的统一,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由此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永兴岩画是目前楚雄州境内唯一一处岩画发现点,由于受到风雨和岁月的侵蚀,岩画脱落比较严重,只能看出10个手掌印,4个勾画简单的人物图案,1个保存不完整的牛的图像及一小部分不连续的带状线条。此外,还在岩画下的平台上采集到几件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尽管永兴岩画图案简单,但它是楚雄州的第一个岩画点,对楚雄州史前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帝国主义"到"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帝国主义”和“跨文化传播”是两种不同的对文化传播的认知与分析模式。两种文化传播理论都有其产生的现实语境,“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具有良知的文化批判,但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成熟,各文化形态的触碰日益频繁,联系日益紧密,依赖日益加强,相互的了解和尊重日益增多,“文化帝国主义”也必然的受到了批判;“跨文化传播”就是在重新把握现实的基础上,强调各文化形态要自觉地以更理性和宽容的态度审视他人,反思自身,以自由和平等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印度佛教中国化,是释道安在襄阳依托智慧襄阳、文化襄阳的土壤实现的。他的成就也进一步丰富了智慧襄阳、文化襄阳的内涵。道安的创世之举与襄阳的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所创立的中国佛教也有襄阳名士的参与。所以,襄阳应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发源地。佛教界把道安在襄阳的寺院称之谓中国佛教的祖庭是名符其实的。襄阳应充分开发、利用道安佛学文化资源,发挥襄阳传统文化优势,强化"文化立市"理念,促进"文化襄阳"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昆明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昆明精神;2.开展文化理论创新;3.实施文化名人工程,培养文化高级人才;4.打造文化品牌;5.构建具有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城市文化是新昆明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在“文化昆明”建设中还应注重研究昆明城市文化主题性问题;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着力提高文化产业在昆明经济中的分额。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跨化的交流活动,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频敏,迫切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以其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化和译语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化的传播和外来化的接受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英国伯明翰学派领军人物斯图尔特.霍尔把原本属于哲学认识论的再现(representation)概念转换为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相结合的"表征"(representation)概念,从而实现了再现概念的"文化转向"。霍尔在其文化研究和批评实践中,以表征概念为基石,形成了一种系统的文化表征理论。在再现论、能动反映论思维占垄断地位的中国学术界,表征理论不失为一种思维和研究范式的替代性选择,它将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开启一系列全新的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