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小说《宠儿》主要人物在奴隶制惨无人道的迫害下所造成的扭曲性格和病态心理的分析,再现了奴隶制带给美国黑人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伤害和摧残,然而,奴隶制并没有摧毁黑人,他们勇敢地面对奴隶制带给他们的一切苦难,坚强地走上了一条追求个性解放的艰辛道路,最终他们走出了自己的心理阴影,重新找到自己独立完整的人格,从而获得个性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2.
1950年代的台湾小说,不仅在反共抗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边缘产生了现代主义、女性叙事、台湾乡土等小说形态,也在某种主流形态内部产生了疏离官方意识形态的小说形态,形成了多种边缘形态。小说自身发展的动态格局与僵化的政治体制及其意识形态之间的抗衡使台湾小说在政治高压的1950年代仍获得了较多的个人空间,并在1960年代迎来了台湾小说乃至中国当代小说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五部小说《宠儿》反映的就是饱受摧残的黑人种族在奴隶制被废除后所经历的苦难。这篇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复杂,莫里森以丰富的表达手法为读者表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宠儿》中女主人公赛丝的创伤表现进行分析,再深入剖析她内心创伤的恢复过程,进而窥探托尼·莫里森的写作思想以及作品中的黑人精神。  相似文献   

4.
孙佳 《职大学报》2008,(4):7-10
萧红小说中处处渗透着她独特的生命体悟和女性情感体验,却又不乏对国民性弱点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她的小说以鲜明的散文化特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述模式,并与自传式的叙事方法、诗意的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这既是对小说传统的背离,同时也是对小说文体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托妮·莫里森深受圣经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无一不体现出圣经中的原型。她的《秀拉》、《所罗门之歌》等几部小说中都出现了类似于耶稣的原型人物,以耶稣赎罪,救世和重生的主题原型出现在黑人社区。而作为代表黑人民族的女作家,她在运用这些原型的过程中,无疑增加了一些种族主义和女性主义色彩,这些"耶稣"原型的运用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主流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戏仿和颠覆。  相似文献   

6.
岑泽丽 《职大学报》2012,(6):27-30,60
毕淑敏小说以生命与死亡为常用的创作主题并对其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她的多重职业背景也使其小说带上了"职业化"的语言色彩。她的小说创作的语言特色具体表现为语言富含哲理、简洁凝练、善用修辞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没落的贵族家族给张爱玲心理造成的深刻影响,分析她复杂的内心感情,以及她在动荡的社会中,面对时代与社会的个人感受。没落的家族、时代的沉落感,是造成她“失落者”心态的重要原因,由此形成了她精神上的悲观气质。她在山穷水尽之时找到了最后的精神家园:文学创作。她将自己的经验世界提升为小说世界,形成她小说世界的基本主题:揭示在不可避免的时代沉落中,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小说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就张爱玲小说的故事来说,常常是平凡而普通的,而人物的心理历程往往有“传奇性”。在叙述起来很平凡很普通的故事中,隐藏着主人公很不平凡的某一种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从产生到完成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她的小说大多数都有一个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她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但如果我们从故事的层面去分析小说的叙事单元,我们会发现,简化后的这些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我们分析这些叙事单元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内容存在的整体形态和深层结构,研究她的小说的…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勃朗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集中代表和体现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本文回顾梳理了艾米莉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概况,并对译者杨苡的生平进行了介绍,对其创作情况及写作风格等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萧红小说的语言特色的探讨,认为在30年代文坛上,萧红的小说之所以独树一帜,自有众多原因,但其小说语言诗化的叙述、幽远的意境和浅白的表露等特色,确立了她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证实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过人才华。  相似文献   

11.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all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theirCreator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among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ofHappiness. "W ith these unambiguous words, Thomas Jefferson notonly justifiedAmericans' break from GreatBritain, butalso set forth a vision ofwhat kind of nation Americaused to be: a country of equality and liberty. Ironical-ly, Jefferson andmany other signers of the Declarationof Independence owned bl…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对废除奴隶制所持的态度至今还是史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但从各种史料来看 ,林肯是一贯主张废奴的 ,在废奴过程中 ,因为客观形势的变化 ,废奴的具体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 ,大体分为4个阶段和 4种形式。整个废除奴隶制的过程说明 ,林肯是一位注重策略的现实主义的资产阶级杰出政治家。  相似文献   

13.
以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陌生化”理论为依托,深入分析托妮·莫里森的名作《宠儿》,从异化的“宠儿”、扭曲的母爱、缺失的父爱等角度,探讨了莫里森如何在《宠儿》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巧妙地使用“陌生化”技巧,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和理解奴隶制对美国黑人几代人命运的迫害。  相似文献   

14.
陶芸 《职大学报》2014,(5):71-74
托尼·莫里森创作了一系列小说,例如《宠儿》、《爵士乐》和《乐园》等等,侧重于对农奴制与黑人问题的思考和探讨。音乐在黑人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身份和地位。《宠儿》这部小说中折射出黑人多种传统音乐元素:塞丝、保罗·D身上所体现的布鲁斯音乐和贝比·萨格斯所代表的非裔基督教的音乐等。文本弘扬了黑人文化的价值观和魅力,提升了黑人社区中个人自我发展的空间,鞭笞了罪恶的奴隶制。  相似文献   

15.
奴隶解放是奴隶制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从军事、政治、经济、奴隶主个人情感及娱乐等方面探讨了奴隶制国家和奴隶主个人解放奴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人是生物体、智力体和精神体的结合。运动员作为竞技的主体,其尊严、价值、权利和地位应得到尊重,欲实现生物体、智力体和精神体相结合的"完人竞技",应建立竞技与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新方式,将人从极度的物质奴役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路翎小说文本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对“语言奴役的创伤”反抗;深入独到的心理刻画;带有“疯狂”特质的另类人物。所有这些都表现出疏离于“左翼”文学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犬儒主要指犬儒学派的创始人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与克拉底及他们的门徒。如果将早期犬儒置于奴隶制度及城邦走向衰落的背景中来理解,那么其言行上的个人特征就凸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犬儒长期被人们忽略的对自由的追求得到了揭示。  相似文献   

19.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真实描绘了南北战争前美国社会的丑恶面貌,批判揭露了蓄奴制和种族歧视的罪恶,讽刺了宗教的虚伪,鲜明地体现了作家的民主理想.作者以其出色的幽默笔触,细腻的心理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代表作,它不愧是美国文学中的不朽之作,马克@吐温不愧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莫里森是非裔美国小说家,她的历史意识非常强烈,对美国社会对黑人历史的抑制和忽视十分关注。《宠儿》是她的代表作品,通过对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进行挪用,讲述了一个被自己亲身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后复仇的故事,深刻地批判和反思了美国的奴隶制,对人的良知进行拷问,使生者真正地见证苦难、直面苦难。通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对这部作品的悲剧情节、悲剧冲突和悲剧效果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