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自然和谐,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颜循泽 《广西教育》2004,(7B):65-66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呢?当前许多学校及有关部门都在积极地进行各种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着许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及研究,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课程整合是一种趋势,它对各个学科的教学带来新的思索,许多学科都在探索怎样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本学科的教学中去,以促进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促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成长。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我更渴望探索信息技术课本身的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时尚和热点,但广大教师却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热情不高,因此,有必要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行理性反思,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朝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前进。本文试图以婚姻为喻,解读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希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已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我们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或知识主题)的整合,另一层是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模式有基于“情境创设”的学习模式,基于“应用软件”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专题网站”的学习模式等。信息技术课程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实现整合的关键是培训高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在全国普遍开展,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疑惑,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上(即在各学段的课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只是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以整合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以整合的理念为核心和线索、整合的目的为导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对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履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9.
从实施策略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开展多年,但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界)中仍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笔者认为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有两种错误倾向:第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扩大化。国内很多学者与一线教师都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称为课程整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提出到实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多媒体课件制作阶段。过渡期的资源库阶段。现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阶段。纵观这三个阶段不难看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如下特点:信息技术对学科内容的包装,信息技术思想对学科过程的影响,是信息技术对学科内容的单向整合,发展到目前整合的双向性,学科内容可以表现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渗透信息技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2.
学科课程的合理性理解与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科课程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既是课程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的生发点,也是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但在当前课程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逐渐对学科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学科课程的深化研究。追寻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澄清关于学科课程的相关争议,理解知识与经验的关系,剖析学科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揭示了学科课程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为学科课程的存在给予了一定的理论阐明。  相似文献   

13.
学科课程已有较长的历史.通过阐述学科课程发展的历程,分析学科课程的组织原理,从而对学科课程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传统学科课程注重文化的复制与保存,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其局限性也是存在的.它秉承哲学的实体思维方式,将学生视为"实体"而忽略其主观能动性;它将知识视为"实体",学科课程的组织就是对实体知识的组织,而忽略了学生与知识的主客观有机结合.学科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课程理念,针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问题,分析了仅按单一的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所存在的弊端,论证了由生活逻辑、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所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处理原则,试图为科学地认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关于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构成及其关系的观念与主张。在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管理主体观呈现出从“权威管理”向“民主管理”、从“主客实践”向“交往实践”、从“共同课程”向“共有课程”的转变。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权责的分配变化,而且也体现了学校课程管理价值择取的深刻变革。全面把握和自觉实践新的课程管理主体观,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面临的意义重大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学科课程资源具有消费与生产一体的属性。学科课程资源的系统化开发是伴随学科课程实施过程的资源累积增长,体现出课程改革自身系统再生产与完善的机制性功能。学科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包括校内资源的自主开发和二度开发,充分体现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学习、教学实践、潜在资源、学校价值、课程管理、教学主体的紧密关联。学科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开发重在课程资源应用平台的建设与利用,将教师、学生等最生动的课程资源进行跨时空的整合,促进学科教育的模式创新和课堂优化。应该充分认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所处的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等的外部环境影响,警惕课程资源中的层级化与符号暴力现象,充分发掘学科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活动性,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应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文章通过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偏差及成因,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主要是围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中的课程主体必须面对传统课程所缺乏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简单地视之为危机和恐惧,它更多的是机遇。课程主体在改革中要树立新的课程改革观,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超越不确定性,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理解课程的生成性,转化不确定性为发展的机遇;二是把握综合化趋势,实现课程的分类与合作;三是挑战不确定性,鼓励有效的沟通和行动。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学院课程开发系统中日益凸显的团队工作、学习模式背景下,以人力资源管理中团队管理理论和方法探讨如何以团队管理为主线进行课程开发主体、课程开发实施主体、课程开发学习主体的团队管理,可以为高职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探索寻找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创建的基本路径之一。学校在进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现代课程体系建设时,要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以学校办学现实、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秉持"课程民主"理念,合理把握"学科课程注重学力凸显、活动课程着重兴趣培养、校本课程侧重素质拓展"等三个方面,努力使课程特色成为学校特色,进而发展成为秉承文化传统和展示独特风格的一种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