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情报学期刊科研论文信息,建立了一个作者科研合作网络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网络模型节点的度分布(作者合作人数)符合幂率分布,该网络是一种无尺度网络模型.为了说明作者合作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发表在<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情报工作>期刊上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别建立了作者合作网络.根据实际数据计算出网络模型的参数设置,网络模型的计算机仿真和理论结果与实证统计数据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2.
作者科研合作网络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科研论丈作者合作方式,建立一个作者科研合作网络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网络模型节点的度分布(作者合作人数)符合幂率分布,该网络是一种无尺度网络模型。为了说明作者合作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发表在“图书情报工作》期刊上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建立作者合作网络。对作者合作网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网络模型结论一致,因此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作者合作网络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参照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亲密因子构造一个科研合作网络演化模型,分别从网络的度分布、点强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以及聚集系数对亲密因子进行分析,发现演化后的科研合作网具有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聚集系数。最后对一个科研合作的实证网络和仿真网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社团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针对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建模的基于Agent实验平台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合作网络是近年来复杂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当前关于科研合作网络动态演化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特别是把网络演化和网络中知识创造与传播问题结合起来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文在分析Guimera等人提出的一个基于团队组合的科研合作网络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网络演化和网络中知识传播的动态网络建模框架暨元模型.进而,以所提出的元模型为依托,开发了一个计算机仿真实验平台原型,以辅助采用基于Agent建模范式的科研合作网络演化和知识传播研究.通过若干建模试验,初步验证了所提出的元模型和相应的实验平台原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情报学报》作者科研合作网络及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福生  杨洪勇 《情报学报》2007,26(5):659-663
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发表于《情报学报》上的科学研究论文作者进行统计,研究了6年内作者合作所形成的网络.数据分析表明形成的科研合作关系网络是一个非连通网络,但是网络统计参数呈现出无尺度网络特性和小世界网络特性.通过对合作网络内部较大的几个连通子网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该领域内新思想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6.
将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科研合作网络的研究中,为分析和评价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文章以合作网络为背景,微观深入地研究了科研合作网络中个体成员的网络生命特性,从全局网络和局部社团演化的角度定量分析个体网络生命过程对网络发展的影响.文章以大量的科技文献数据为实验数据集,以网络演化为线索跟踪个体成员的生命过程,同时考虑网络演化中的普通成员和核心成员对社团演化的不同影响,定量分析演化特性和个体网络生命过程.数据分析证实了科研团队要持续不断地发展,既要不断吸纳新成员为科研团队注入新活力,同时又要有相对稳定的中坚力量维持着团队的科研方向.更进一步地,文章的研究方法可以扩展到对其他社会组织分析,追踪分析相关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关键人物对组织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收集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农业论文索引》中粮食作物专题研究论文作者合作情况,构建了有向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一科研合作网络进行实证分析,包括:整体网络分析、作者中心性分析、合作频次分析、凝聚子群分析、最大合作子群分析;并且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对粮食作物研究专题所有高产作者发文量与其在合作网络中的度数、入度作了相关性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近代科学学者合作网络的整体状况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就该研究意义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应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知识,对国内的医药学文献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以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机构科研合作网络,对网络的静态参数、拓扑结构、动态演化进行挖掘分析,找出机构间科研合作网的静态特征,并以年为单位切分时间片,分析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通过研究得出机构合作网络的静态参数,同时发现,机构科研合作网络有明显的局部化特征,它的主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机构的影响力和活跃度不仅体现在发文量上,同时也体现在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融合多元网络和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学习并发现作者间的关联性,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者推荐。[方法/过程]文章首先搜集情报学领域相关文献数据作为原始数据集,在经过数据清洗后,根据作者间的多元关系构建各信息实体的多个科研信息网络,然后对高维网络利用Node2vec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学习各节点的信息,从而得到各网络中节点的向量表示。其次,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各网络中的作者相似度。最后融合作者间机构合作偏好和作者学术水平相似度得到最终的推荐结果。[结果/结论]文章提出的融合模型考虑了多元网络和数据稀疏性,在AUC值上的表现优于单一维度,得到了更好的合作预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合作者推荐模型在情报学领域作者合作者推荐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复合合作强度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构建一个基于科学家合作行为来评价科学家科研表现的复合合作强度(CCS)指数,该指数的特点在于不仅反映作者合作网络的特征,而且揭示科学家的合作机构及分布特征。[方法/过程] 基于科学家的合作与科研表现的正相关性,提出六大假设构建CCS指数理论模型。选取来自中国科学院2007-2011年间发表SCI论文在30篇以上的40位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科学家为实证分析对象,并对实证结果与合作网络度数、H指数和篇均被引频次进行比较。[结果/结论] CCS指数与合作网络度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H指数和篇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很弱,CCS指数的价值在于揭示科学家的合作者及合作机构的分布广度、深度和密度,反映科学家的国际合作参与度。这些指标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可进一步丰富科学家评价的指标,有助于开展科学家的科研表现评价和专家发现工作。  相似文献   

11.
科研合作网络的重要作者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使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文献的科研合作网进行分析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对DBLP数据库中1998年至2007年的作者合作数据构造科研合作网络,并且通过复杂网络的基本统计度量,如度、聚集系数等对网络的总体面貌进行了宏观上的描述.在微观层面,文章提出了高效的重要作者发现算法,能够从作者的合作数量以及合作范围对重要作者进行排名.通过分析科研合作数据作者的影响力,从而为科研人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科研合作网络弹性的概念、研究意义与应用,并以全球100所高校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所组成的科研合作网络为例,选取网络最大簇规模和网络效率作为网络弹性测度指标,讨论节点点度失效、介数失效以及随机失效策略下该科研合作网络的弹性。结果显示,科研合作网络对随机节点失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其网络容错能力较强;对选择性节点失效的网络抗攻击能力较弱;网络效率相对于网络最大簇规模更适合作为科研合作网络弹性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3.
指出科学合作网络中节点重要性鉴别通常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节点程度中心性或中介中心性来进行。这类指标并未考虑科学合作网络中的引文特性,因而并不能完全体现节点在合作网络中的重要性。比较和分析科学合作网络中各种节点影响力指标,并在B-rner提出的引用强度指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节点合作收益指标,最后以禽流感合作网络为例评测和分析科学合作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鉴于异质网络能够揭示数据的多重关系,引入合作网络,构建2-模异质网络,并基于此异质网络,进行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的测度与识别,增加作者间合作机会,促进学科知识的交流与融合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04-2013年间的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定义作者-作者-关键词2模异质网络,挖掘网络中的多重关系;定义潜在合作空间的相关概念及测度公式,并运用共现分析、耦合分析及编译VBA, 程序,对2-模异质网络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结论] 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的47位核心潜在合作者;某一研究主题的作者潜在合作空间相同或相近,重叠部分形成了该研究领域的潜在合作团队,这一发现为研究人员寻求潜在合作者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王伊蕾  李涛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122-125
在人际关系网络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加权网络演化模型,模型演化过程中采取局域优先策略和边权演化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演化的加权网具有较小的平均距离和较大的聚集系数,表明它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对人际关系网为BA网络、并且采取不同平均度时对加权网的研究表明,加权演化网络的度分布、点强度分布、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不受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认为已有科研合作网络分析研究成果多是基于某文献数据库单一数据源,无法全面完整地反映真实的科研合作状态。基于多数据源,从作者贡献、合著次数、合著强度和合著效果等角度对合著网络中的点权和边权进行加权,构建多数据源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较基于单一数据源的合著分析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合作状态。  相似文献   

17.
《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9,13(2):708-716
Peer review is not only a quality screening mechanism for scholarly journals. It also connects authors and referees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is means that their positions in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could influence the process, while peer review could in turn influence subsequent networking and collabor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map these complex network implications by looking at 2232 author/referee couples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that uses double blind peer review. By reconstructing temporal co-authorship networks, we found that referees tended to recommend more positively submissions by authors who were within three steps in their collaboration network. We also found that co-authorship network positions changed after peer review, with the distances between network neighbours decreasing more rapidly than could have been expected had the changes been random. This suggests that peer review could not only reflect but also create and accelerate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相似文献   

18.
针对Palla等人提出的派系过滤算法无法解决复杂网络中非派系内的节点的社团归属问题以及已有的硬划分社团检测算法不能反映复杂网络中社团间重叠的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交连社团检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社团的检测,而且可以发现社团之间的重叠部分。对一个科研合作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信息生态视角下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马捷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56-66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对于引导和规范网络信息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