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把学生的思路完全引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及时恰当地留给学生认识的自觉“内化”机会,这就是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运用"空白",是一种艺术。它既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空白",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做到在课堂上不让一个学生有偷懒的机会;而教师自身要少讲,即使需要讲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教师讲得是知识的规律,是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文文 《成才之路》2009,(16):33-34
物理讲评课是高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要遇到的一类课型,通过讲评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并且在这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本文就物理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上好讲评课阐述了高中物理讲评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赵凯华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在我国 ,有一种普遍的提法 :作为一名好教师 ,应当‘课堂上解决问题 ,把所教的内容都讲透’ ,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 ,让学生课后提不出问题”。他指出 ,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 ,在物理教学中 ,要及时恰当地在时间、空间上留下一块“空白” ,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艺术。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空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上去给学生留出想象、思考的余地 ,不讲透、讲深 ,而且在适当的地方有意留下一些暂时的空白 ,设置一些缺陷地带 ,促使学生产生一…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或者翻箱倒柜似地一问一答到底,把一堂课搞得水泄不通,学生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样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留给学生认识的自觉“内化”机会。这就是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6.
马绪霞 《现代语文》2007,(9):107-108
在诗词教学中,如何把知识轻松愉快地输入学生的头脑是至关重要的。有的老师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整齐划一一地与自己拉平,把学生的思路完全引在教师设置的框架里,其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反而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诗词教学中,应追求“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  相似文献   

7.
梁旭 《物理教师》2001,22(7):10-12
从审美角度讲,教师有节制的讲解会造成空白,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本文对物理教学中的空白艺术,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从当前的高考题实际来看,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习题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要求学生做题、讲题,而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训练.一、传统思维训练的困惑当今面对高考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教师为了应对高考在物理习题的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例题,学生做习题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用大量的时间、下相当大的功夫,用来记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物理公式,教师千方百计想尽各种方法,通过对物理例题的详尽分析与讲解,让学生进行模仿,再通过完成大量的物理习题来强化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从而导致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一味追求讲细、讲透.把教师的思维完全束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高明的教师总爱把矛盾引入课堂,讲到关键处,突然停一下.或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尽量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从不越俎代疱,这就是教学的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实验教学存在很多误区。主要是教师讲得过多、做得过多,学生很少动手。实验中教师统得过紧,阻断了学生发现知识的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实验应改变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放开手、把好度,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如何把知识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头脑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教师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把学生的认知水平整齐划一地与自己拉平,把学生的思路完全引在教师设置的框框里,认为把教材讲解得越明白易懂,学生的疑问就会越少。对知识就会学得越深刻。其实,教学既是科学,亦是艺术,在教学中,学生并不喜欢那种太实、太露、太烦、太琐的不留给他们一点想象余地的教学。“满堂灌”,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效果不佳。这样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因为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它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无论是物理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要求教师让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又能获得与物理有关的良好素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活化课堂教学又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体现,教师讲课首先要讲得正确,讲得得法,讲得生动,讲得活泼,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崔丽 《甘肃教育》2000,(10):42-42
一、正确处理物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多数教师对“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是认同的,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却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堂课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即使学生参与教学,也是沿着教师铺设的轨道走向既定的目标,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主动选择思维策略、表达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机会。这种用教师教的活动掩盖学生学的活动,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被动地思维、机械地记忆,根本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我认为正确…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三物理复习中,试卷、习题讲评课占去了学生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试卷讲评课的效果是决定学生备考效率的关键,对学生的备考复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率是高三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高三物理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要想实现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必须从问题出发,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一、目前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强实验,探索物理素质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物理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好的物理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真实生动的物理现象,有助于启发思维,抓住主要的物理过程,探索物理规律和理论。这是物理教学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的施行,使物理教学打破了以往“灌输式”教学的樊篱,开启了“启发、探究式”教学之门。在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用身边的物品可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谈几点用身边的物品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方法。一、教师找物品,激发兴趣学物理初中物理新教材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通过从自然现象、生活常识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利用身边的物品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现…  相似文献   

17.
空白艺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就是在教学时打破“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目前广泛存在的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或学生训练表面化的现状,提倡教师担当启发、点拨、引导的角色,在时间与空间上给学生留出思维和训练的余地,从而使学生实现良好的知识内化和能力转化,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其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促成他们由“学会”汉语转向“会学”汉语。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授课、进行学习指导、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体之一。教师教学语言技能的高低,对知识的传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也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下面就物理教学语言的运用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准确的教学语言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物理教学中,一些物理概念、规律、定律,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保证它们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准确性。如在讲初中物理“功”的概念时,要清楚、准确地讲清两点: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例题:举重运动员在把杠…  相似文献   

19.
在物理习题的教学中,通常一节课只能讲一两道题,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收,抑制了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思维,结果教师讲的辛苦,学生听的吃力,甚至走神.为了打破这种僵化的教学格局,经过长期的尝试,我探索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习题教学方法——“递进式教学法”.“递进式教学法”的特点是:遵循学生的物理认知规律,环环相扣,启迪学生思维,主动思考,从而即复习巩固了物理概念与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缜密的物理思维能力,使知识与能力齐头并进,效率高、成效好.  相似文献   

20.
留空白艺术在文学作品、艺术雕塑、服装设计等方面运用得比较广泛,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好,也能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留空白,就是有些内容教师不要讲,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猜测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