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2006—2007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失利的4场比赛中广东队与八一队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认为:广东队在比赛经验、战术运用、心理素质方面与八一队存在一定差距。投篮命中率偏低、第四节比分偏低、外线防守偏弱、心态不稳、教练临场指挥能力欠佳是广东队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2—20l3CBA总决赛广东和山东两队四场总决赛攻防对比进行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找出两队间的实力差距。研究认为:(1)广东东莞银行创造投篮机会比山东队更强。(2)广东东莞银行队在进攻篮板、助攻、抢断与盖帽效率上更具优势。(3)广东队的真实投篮命中率和有效投篮命中率在四场总决赛中的表现比山东队更加稳定。(4)广东队是以中锋进攻为主的球队。广东队主力阵容的稳定发挥是球队获得总冠军的保证,其中易建联是球队攻守两端的核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队外援在总决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进攻端到防守端各项数据都领衔于山东队。  相似文献   

3.
2005-2006CBA总决赛广东队获胜的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5—2006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和八一队五场比赛双方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认为:广东队在阵容结构、战术的安排和运用等方面均优于八一队,其中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得分多、篮板球控制出色、投篮命中率高、两位外援发挥出色,这些都是广东队获胜的因素。当然,广东队主场解说员的激情解说和扣篮次数多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2006-2007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卫冕失利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广东队卫冕失败的原因,对两队赛前实力和广东队输掉的四场比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广东队理论上实力应高于八一队,但是从比赛的过程和赛后的技术统计来分析,广东队虽然在整体技术统计与对手没有显著性差距,但决胜期的技术统计与对手具有较大差距,体现出队员对关键球的把握能力较差,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广东队教练员没有针对性的配备上场阵容,使队员的发挥不稳定,造成攻防的持续能力较差是其失败的另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5.
2006-2007赛季CBA联赛总决赛已经落下帷幕,在紧张激烈的5场比赛后,八一队最终以4:1的总比分大胜广东队。通过对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对比与分析。表明:八一队赢球主要发扬我军顽强的战斗作风,稳定的场上心理素质和经验,灵活多变的战术以及扎实的技术功底。广东队失利主要是因为场上失误较多,年轻队员技术和经验不足,心理状态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6.
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八一队制胜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2002-2003赛季CBA总决赛四场比赛中八一队和广东宏远队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结合常规赛中两队之间两场比赛情况,研究认为:八一队在战斗力、比赛经验、意志品质、核心队员作用、第一节和第四节比赛得分、教练员临场指挥能力等方面优于宏远队.其中战术安排得当、主力队员大赛经验丰富、斗志顽强、刘玉栋的核心作用是八一队获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CBA近三个赛季广东队与八一队攻防技术和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2003~2006年CBA职业联赛广东队与八一队三个赛季总共2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对双方的主要攻防技术和能力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队赢球主要是阵容整齐,投篮命中率高,篮板球好,配合默契,防守积极,但失误较多。八一队失利主要是因为投篮命中率低,篮板球拼抢少,老队员年龄较大体力不支,年轻队员技术和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8.
通过CBA03-04赛季总决赛广东队和八一队全部4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双方的主要攻防技术和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广东队队员实力强大,新老交替也已完成,队员在中锋、二中锋、后卫位置上发挥均好于对手;八一队在前锋位置上发挥好于对手,但是由于老队员体力下降,造成技战术水平下降,投篮命中率的下降,是八一队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赶快提高年轻队员的实力,是八一队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广东队五场比赛的技术统计、两队四位外援的基本情况、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以及从场上位置的角度对两队四位外援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旨在为CBA联赛各球队在今后挑选外援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等对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广东队的各项比赛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探寻两队在攻守层面上存在的深层差距。结果显示:北京队内线的攻击性比较强,不同位置的得分能力相对均衡,广东队前锋得分能力强,中锋得分能力差;在投篮命中率指标上北京队均优于广东队,在2分球出手次数、3分球出手次数、抢前场篮板球次数上广东队优势明显;在被侵、助攻、快攻成功、失误等指标上不及北京队;双方防守比较凶狠,防守实力相当。在封盖次、抢断等指标上北京队优势明显,但在后场篮板球指标上不及广东队。  相似文献   

11.
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3分球的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6场比赛中运用3分球的技战术统计,把中国队3分球的投篮技术、战术和不同防守情况下的运用与对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中国男篮3分球的运用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新一代河北女篮为研究对象,从球队的防守技战术特点方面入手,对2010年全国女篮俱乐部比赛中的河北女篮与国内甲级女篮防守技战术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差距和不足,总结适合河北女篮发展的防守技战术特点。结果表明:与国内甲级女篮相比,河北女篮前后场篮板球拼抢积极,但防守缺乏攻击性和破坏性,抢断球次数少;局部防守配合比较熟练、默契,防守以一对一控制为主,具有良好的协、补、换防意识,但夹击意识差;全队防守战术只有半场人盯人防守,与国内强队相比形式过于单一。  相似文献   

13.
CUBA联赛以“发展高校篮球,培养篮球人才”的宗旨,对校园篮球文化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郑州大学男篮参加第14届CUBA西北赛区主要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郑州大学男篮参加第14届CUBA西北赛区七场预选赛的临场技术统计与太原理工大学男篮参加第12届CUBA所有场次、华侨大学男篮参加第13届CUBA所有场次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客观地剖析郑州大学男篮技术和战术的优劣势,为准备全国总决赛乃至今后发展提出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防守技战术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现代篮球防守技战术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查找我国篮球防守技战术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八一男子篮球队防守战术体系体现着现代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综合多变的防守战术体系所体现出的完善的战术功能,使得八一男篮防守战术运用的效果与其他各队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防守战术功能的体现,依赖于战术体系结构的优化;而战术结构优化则取决于防守战术整体的训练水平:防守配合运用的总体情况和防守战术运用的整体效果密切相关。在这些方面,八一队均优于国内其他各甲A队伍。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录像、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男篮在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决赛中惨败的原因,认为中国男篮队员的技战术素养没有实质性改变、姚明缺阵、主教练选择不当及赛前心态未调整好等因素导致了中国男篮的失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女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兼论向韩国女篮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届中国女篮在第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夺得第6名,这是中国女篮重新崛起历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本文研究认为,中国女篮应以备战2004年、2008年奥运会为战略目标,倡导向韩国女篮学习并从风格建设、作风培养和提高防守水平等3个方面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秩和比法等,对参加31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球队的攻防能力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并将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攻防能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进攻RSR处于D级,在得分、助攻、3分球命中率与罚球命中率上,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失误数、进攻篮板、3分球出手数上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防守RSR处于D级,防守篮板数比对手少,而失分和犯规数比对手多,且在犯规数上与法国男篮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男篮攻防RSR处于E级;球队最终排名与进攻RSR值和攻防RSR值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组织后卫在第30届奥运会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组织后卫在得分能力、助攻、抢断、篮板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若要改变中国男篮的现状,缩小与欧美强队之间的差距,组织后卫的技术能力培养和提高是中国男篮所必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