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伟 《数学教学》2004,(9):26-2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通过探索,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互补思维漏洞,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探索来的知识是最难忘、最深刻的.由此,我根据上述理念做了大胆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2.
从数学课程标准出发,认识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好的课堂教学应“能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做数学中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中学数学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意见》中指出:“新型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和过程体验,注重探究性学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因此,结合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探索“自主一探究”的教学策略,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然”之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娜 《辽宁教育》2013,(2):62-63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数学活动分不开的,重视数学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活动成了学生学习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操作了,也就“动”起来了,但有的“动”却没有触及学生的思维。这种只重视形式而忽略数学思考的操作活动会有多少价值?又能让学生体验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体现着个人的品质与风采。课程标准关于“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的说法,是时代发展的标志。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数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为了学习者掌握必要的技能、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思维的方法,运用数学和思维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数学是进行发展数学思维的“脑力操”,而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知识而搞题海战术的那种重复的机械性操练。不可否认“题海战”对应付低认知水平的考试有明显的短期效益,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有一定的益处,但从长远的人的发展角度出发,这样的方法,无疑是高投入低产生出,不能因追求课堂的大容量而忽视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我们不仅要抓好“三基”,还要使…  相似文献   

7.
猜想在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猜想.已经成为学生当今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教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实验、探索围绕“乐学”找窍门,受到了启发,略有成效。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作法: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如果数学教学离开了问题,就相当于人失去心脏,没有了生命。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旧的教学模式影响之下,教师充当了“讲解员”角色,学生就如“听众”,学生根本没有提问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思维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学生学会提问,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提问?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第三学段(7至9年级)的“数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法着重于教给学生知识,不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60年代把数学在代数基础上进行统一处理的运动(“新数”运动)也只是教给学生数学家事后领悟的数学知识结构,没有结构的建立过程,因此学生难于理解.80年代美国教育界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学习活动,“问题解决”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而且成为90年代教育的中心课题.“问题解决”教学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强调教师应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提供观察、实验、操作、探索、猜测、归…  相似文献   

13.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是有思想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更离不开思维的“运动”。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运动的“场”,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陈明娥 《中学文科》2009,(17):43-4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成为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新课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探索意识、实践能力。具体地说,要摄取生活现象;感受生活细节;表演生活情境;妙用生活数学;与时代共进步。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突出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同时也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探讨数学学习中学生思维的充分发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而传统教学法与仅有新理念形式但无实质打新意的教学法,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过程中充分发展思维,应立足于学生的“学”,抓住实质,实施“四变”。  相似文献   

20.
满涛 《现代教育》2003,(5):75-75
“思源于疑”,是说思维来源于疑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思维,更谈不上数学创造性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心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