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入高了,财产多了,娱乐多了,“快乐”“健康”却越来越成为奢侈的名词;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了,却渐渐模糊了生命的本来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对诸如“快乐的节日”“喜酒”“情书”“怒发冲冠”等词语都习以为常,对其中体现出来的“把本来修饰人情感的修饰语移来修饰另一事物”的修辞现象不够在意;但“移就”带来的强烈的新颖、贴切、生动的表达效果,还是值得我们去深入体味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高校中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对市场营销类课程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市场营销类课程教学必须构建“以快乐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追求“五化”,即故事化、体验化、案例化、趣味化和知识化。“五化”教学法之间是互为补充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令人难忘的、尽情创造的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4.
文喆 《教师》2011,(11):1-1
有人说,“学习”一词本来就包含应用的意思,“学”是接受知识,“习”是“实习”,是应用知识,所以“学”与“用”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能“快乐”,这既让人羡慕,又令人生疑。这只要看看今人的“学习”,就能知道。  相似文献   

6.
林秀华 《教育艺术》2005,(10):60-60
语文课程提出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即教学要“以人为本”,要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看待.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免不了有过失.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拥有一颗平常心,用微笑教学,尊重和唤醒学生的情感和个性,保护和宽容学生的过失,让每位学生在微笑中快乐学习,在微笑中健康成长.下面谈谈我对微笑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一本书上这样写道,“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以前往往将“注意力的阳光”持续地照耀在那些本身就生长得很好的.“植物”上面,因此它们便生长得轻松和快乐,让人满心欢喜。但是针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植物”,我往往采取的更多是忽略、漠视,换来的则是“它们”一天天痛苦地枯萎。然而,当我把爱的“阳光”分给这些“植物”的时候,发现它们同样开始健康快乐地生长起来了。  相似文献   

9.
吴敏 《文教资料》2010,(28):177-178
在一股股学习热下隐藏着“学习无用论”的实情,学习已从目的降格为找工作的手段了。高职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人”。通过金钱和学习的对比.本文对目的和手段的二元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把学习本身当作目的,人才能摆脱“学习无用论”的强制,在学习中体会到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使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本途径——教科书上是这样说的。但我更赞成皮亚杰的说法:教育学足一门既是科学又生动地学问。因为教育是生动有趣的,所以学习也是“快乐”的。尤其是今天的教育,她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的是有个性、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人,所以“快乐”学习足很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永远“快乐”着呢?笔者认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学会暂停     
我家有一只黑色的纽芬兰猎犬——麦琪。本来收养它的是我儿子,但遛狗最后却成了我的责任。我赶紧给麦琪报了一个幼犬训练班,学习“坐”、“来”和“暂停”这三个遛狗时最常用的指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如何能让数学教学“快乐”起来,是困扰数学教师的难题,枯燥的“讲述型”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式,也抹杀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权利,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数学“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件快乐的事,这样才能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肖兰 《陕西教育》2009,(6):42-42
一直以来,如何能让数学教学“快乐”起来,是困扰数学教师的难题,枯燥的“讲述型”教学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式,也抹杀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权利,作为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数学“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件快乐的事,这样才能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我们的心到底想要什么呢?我想到觉悟这个词,“觉”下面是一个“见”字,“悟”是“心”旁加一个“吾”,我想它最根本的含义应该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自己看见自内心的真正愿望。人这一生,有多大眼界就有多大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有梦想,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一直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够安顿他人,也能够安顿自己。  相似文献   

15.
潘玉青  李辉 《教书育人》2007,(10):60-61
孩子们的天性是快乐的,教育最终应使人走向全面的自由,这“自由”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快乐。学习原本应是快乐的,这种快乐使教与学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癖好     
一段“自信”的歌词,引出了一个令人哑然的癖好——“在浴室里唱歌”。在这个张扬“个性”的年代,这个女孩活脱脱一个代言人。她“没有顾虑”地唱,唱各种风格的歌,她认为这“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语言爽朗、明快、坦率、真诚、幽默,直抒胸臆的天真,鲜明动人!难得的是,在“我的快乐我做主”的面目下,作者时时处处在暗示这种“快乐”的难得不和不易。时间最好是在“作业做完了”、“风水宝地”竟然是“浴室”,就是这样,每次还遭到父亲的干涉……读者让人竟有丝丝的不忍。真要感叹少年人的无畏和执拗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教育》2011,(7):70-71
时下,耳边不时传来“现在学生越来越难管,班主任工作越来越难做了”。随着单亲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日益增多,“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针对中学生现状。我在班级管理上实行了“四人小组制”.这种“分而化之、合而为之”既合作又竞争的班级管理方式,使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班风学风有了彻底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黄孝玉 《师道》2007,(7):22-23
现在的学术研究越来越“阳春白雪”。一个堂堂的心理学教授竟然看不懂现在很多的心理学期刊,因为其中的内容早已远离人类生活的现象和规律,尽是一些“空中楼阁”的东西。一个本来很通俗的内容经过某些学术人的解释,就变成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完全变了味。  相似文献   

19.
学习化社会人类的知识生存方式及知识观的演变要求确立一种“知识就是快乐”的知识价值观。“知识快乐观”的实质是人的学习本性的实现和超越,表现为知识作为结果的快乐与知识作为过程(即求知)的快乐。与这种知识价值观相对应的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习化课程。学习化课程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其内容是整合各种有利于增进人的幸福的知识,其方法是“主体学习”与对话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李爽 《中国教师》2014,(1):94-95
学校究竟是学生一起快乐学习成长的场所,还是使学生丧失欢乐、丧失学习伙伴、丧失个性和创造性的场所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越来越偏离“快乐学习”的轨道,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厌恶学习、逃离学校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近日阅读了钟启泉先生翻译的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后,认为此书中就有这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