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能力低于全国水平,实物性体育消费占主导地位,观赏性体育消费相对滞后,参与性体育消费有快速增长势头。提出发展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陕北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陕北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陕北城镇居民对体育的关心程度低、参与体育的意识差,体育消费水平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北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借助ELES模型对当前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消费结构中,非实物型所占比例略高于实物型;实物型基本体育消费需求仍高于非实物型;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研究方面,随居民收入提高对非实物型体育消费的需求量更大;价格弹性方面,实物型体育消费受价格因素影响的波动较小,更为稳定;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宁波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态度较消极;体育消费多为购买运动服装等实物型消费等。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于军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100-102
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城镇居民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体育健身消费的价值取向 逐渐趋向理性;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居民因实际收入、闲暇时间和健身场地设施 的影响,消费水平较低;实物型体育消费品有着较好的市场潜力。据此,提出3项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性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及时把握女性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变化趋向,有针对性的提供符合女性消费者需求的体育产品,为优化女性体育消费结构,促进女性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女性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以参与型和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体育传媒、体育彩票和体育观赏型消费相对滞后;56岁及以上年龄段女性居民参与型体育消费占比最高;学生是实物型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高学历和高收入女性居民在体育消费结构中参与型体育消费均高于实物型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武汉市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武汉多数城镇居民把"健康的身体"作为人生首要追求目标;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全面而深刻;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体育健身消费的价值取向逐渐趋向理性;居民体育消费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消费为主,观赏型消费次之,参与型消费很少;居民因收入低、缺乏体育消费环境和没有空闲时间等而导致消费水平较低.据此,提出"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宣传引导、优化环境、健全法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从家庭体育是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新市场、生活方式的新追求、子女教育的新课堂和情感交流的新平台等方面,阐明了家庭体育是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的新需求,旨在凸显家庭体育在新时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促进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鲁西南地区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观念等,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发展鲁西南地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城市家庭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大对体育功能的宣传力度,促进市民树立更有深意的体育消费动机;引导市民进行参与型体育消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力;提供不同档次的体育服务,开拓河南省体育市场。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民的家庭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不高;居民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型消费为主,主要集中在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等物质消费;体育消费的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或者与家人锻炼;体育消费的场所主要在非收费性的体育场所。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研究,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找出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促进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及推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找出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促进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发展的对策,为河南省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及推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全国4大经济区16个城市调研的截面数据建立了ELES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结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参与型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实物型体育消费次之,会员年费和体育辅导等参与型消费项目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消费热点;男性居民偏好观赏性、彩票和传媒类消费,女性喜欢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消费受性别差异影响不显著;从年龄特征来看,19~55岁的居民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中部地区居民参与型消费的收入弹性最大,西部地区彩票消费收入弹性最高,东北地区实物型、观赏型和传媒型消费的收入弹性最高,东部地区居民各类型收入弹性相对均衡。建议优先发展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等参与型体育消费市场,在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方面做到总体均衡、各有侧重,形成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在生活消费中占有一定位置;体育消费构成以体育实物产品消费为主;苏南、苏中、苏北3个区域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有一定差别,但不显著;影响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同时与人们受教育程度、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和所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关联度;江苏省城镇居民参与性体育消费方式仍以传统的球类、跑步、拳操为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法、访问座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影响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特征及规律,为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加快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城市中青年女性体育消费行为作为研究主线,分析其体育消费意识、动机、方式、消费水平和结构等要素,为提升河南省城市中青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促进体育消费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休闲体育消费态度、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动机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对安徽省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消费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体育消费指标体系中绝对量指标多、相对量指标少、可比性差的问题,以计划列入统计年鉴中的体育消费指标为基础,遵循对比性原则,设计了14个指数,并对城镇居民2008年家庭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与体育消费支出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家庭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与体育消费支出之间相关非常显著,居民家庭月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00元,用于体育消费的月支出为4.328元。研究旨在为体育消费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满足体育界对统计方法及体育消费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江苏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了解体育经济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家庭休闲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形式和结构,以便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江苏群众体育活动及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